叉车用夹持式货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9763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叉车用夹持式货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属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叉车用夹持式货运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生产型企业,原材料的输入、加工中的运输、成品的输出都会使用到各色各样运输工具,叉车作为最常用最方便的货物运输工具被广泛使用,但基础叉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企业会根据被运输货物的不同情况在基础叉车上安装具有不同功能的属具。

目前市场上叉车种类较多,从对货物的收纳方式可以分为叉入式和夹持式;现两者不足之处在于需将货物进行托举再运输,被运输的货物要求相对较为规,可以直立,由于叉头在叉车操控室的正前方,当运输尺寸较高的货物时会遮挡行驶路线,运输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叉车用夹持式货运装置适用于运输尺寸较高的货物和无法直立的较薄货物,属于夹持式叉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架和固定在基架上的夹持装置,基架为四方形框架结构,包括上横板、下横板、左竖板和右竖板;基架还包括连接横板,位于上横板、下横板之间,两端分别在左竖板、右竖板的同等高度位置上固定;上横板的后侧间隔固定有两个立板,立板用于与叉车升降机构连接;夹持装置包括承重主体、沿承重主体轴向移动的第二夹持件及用于控制第二夹持件移动的轴向液缸;承重主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件,另一侧与连接横板固定。

进一步改进的,第一夹持件通过铰接件与承重主体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承重主体的两侧为竖直的板状结构;第一夹持件为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柱状结构,铰接件穿过第一夹持件的直角固定在承重主体的上表面,第一夹持件通过铰接件进行转动;承重主体上套有活动框;第二夹持件在活动框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与第二夹持件对应的第一夹持件在承重主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轴向液缸通过支撑座固定在承重主体的上表面;轴向液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框连接,轴向液缸的活塞杆伸缩带动活动框在承重主体上滑移。

进一步改进的,承重主体与连接横板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承重主体还设有背板;承重主体通过背板上的板状扣件与连接横板固定;背板上还设有垫板,垫板位于板状扣件的下方且与板状扣件平行。

进一步改进的,上横板穿过两个固定座与立板连接;上横板能够通过固定座左右移动;在上横板的下方、连接横板的上方还固定有横向液缸;立板沿着轴向液缸的曲面弯曲延伸有托举部。横向液缸与托举部固定,横向液缸的活塞杆与左竖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叉车用夹持式货运装置通过基架将夹持装置与叉车升降机构连接,实现夹持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对货物的升降功能;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将所需运输的货物放置在两个夹持件之间,再经过轴向液缸推动第二夹持件对货物夹紧固定,由于该运输方式采用的是夹持式,可以夹持货物两端的任一一个高度位置,且夹持的长度也可以通过轴向液缸进行调节,适用于运输尺寸较高的货物或无法直立的较薄货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架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2的立体图;

图中:1、基架;11、上横板;12、下横板;13、左竖板;14、右竖板;15、连接横板;2、夹持装置;21、承重主体;22、第一夹持件;23、第二夹持件;24、轴向液缸;3、立板;31、托举部;4、铰接件;5、活动框;6、背板;7、板状扣件;8、固定座;9、横向液缸;51、支撑座;210、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叉车用夹持式货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基架1和固定在基架1上的夹持装置2,基架1为四方形框架结构,包括上横板11、下横板12、左竖板13和右竖板14;基架1还包括连接横板15,位于上横板11、下横板12之间,两端分别在左竖板13、右竖板14的同等高度位置上固定;上横板11的后侧间隔固定有两个立板3,立板3用于与叉车升降机构连接;夹持装置2包括承重主体21、沿承重主体21轴向移动的第二夹持件23及用于控制第二夹持件23移动的轴向液缸24;承重主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件22,另一侧与连接横板15固定。基架将夹持装置与叉车升降机构连接,实现夹持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对货物的升降功能;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将所需运输的货物放置在两个夹持件之间,再经过轴向液缸推动第二夹持件对货物夹紧固定,由于该运输方式采用的是夹持式,可以夹持货物两端的任一一个高度位置,且夹持的长度也可以通过轴向液缸进行调节,适用于运输尺寸较高的货物或无法直立的较薄货物。

第一夹持件22通过铰接件4与承重主体21连接。第一夹持件可以以铰接件为轴转动,对第一夹持件是否处在夹持位置进行调节。

承重主体21的两侧为竖直的板状结构;第一夹持件22为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柱状结构,铰接件4穿过第一夹持件22的直角固定在承重主体21的上表面,第一夹持件22通过铰接件4进行转动;承重主体21上套有活动框5;第二夹持件23在活动框5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与第二夹持件23对应的第一夹持件22在承重主体2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轴向液缸24通过支撑座51固定在承重主体21的上表面;轴向液缸24的活塞杆与活动框5连接,轴向液缸24的活塞杆伸缩带动活动框5在承重主体21上滑移。在放置被运输货物时,将第一夹持件向上转动到非夹持状态,再将货物从第一夹持件的一端向第二夹持件放入,再向下转动第一夹持件,无需反复使用轴向液缸调节夹持空间的宽度对货物夹持,如此放置货物更加方便;第二夹持件在活动框两侧各设置一个,对应的第一夹持件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图2中右侧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未示出),构成两个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分别在承重主体的两侧,可同时运输相同重量的货物,以使整个夹持装置左右承重平衡;轴向液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框固定连接,推动活动框带动第二夹持件对夹持空间的货物进行压紧夹持。

或者承重主体21上套有两个活动框5;两个活动框5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轴向液缸24进行控制,两个活动框5分别在不同侧固定一个相同的第二夹持件23,第一夹持件22对应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框在不同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夹持件,与两个对称的第一夹持件形成两个夹持空间,且两个夹持空间分别由两个轴向液缸控制,可以实现同时夹持不同长度的两种货物。

承重主体21与连接横板15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将承重主体从连接横板上拆下,叉车部分可以供他处所需,节省资源。

承重主体21还设有背板6;承重主体21通过背板6上的板状扣件7与连接横板15固定;背板6上还设有垫板210,垫板210位于板状扣件7的下方且与板状扣件7平行。板状扣件直接扣在连接横板上实现承重主体与连接横板的固定,该结构安装和拆卸方便,当承重主体与连接横板固定时,背板上的垫板与下横板接触,对承重主体起到平衡和支撑的作用。

上横板11穿过两个固定座8与立板3连接;上横板11能够通过固定座8左右移动;在上横板11的下方、连接横板15的上方还固定有横向液缸9;立板3沿着轴向液缸24的曲面弯曲延伸有托举部31。横向液缸9与托举部31固定,横向液缸9的活塞杆与左竖板13连接。通过横向液缸达到基架左右移动的效果,在运输货物时,不仅可以实现货物的升降运动还可以左右侧移。托举部用于对轴向液缸的托举支撑,使轴向液缸更加稳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