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6159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载索起重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承载索起重运输机械在工厂、农村、矿山、码头、以及林区的货物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险峻地形、复杂环境下的大型物件的运输方面,起到其它运输机械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公路、铁路等运输工具不可及的地区,越来越多的超大、超重、超长物资须进行索道运输。显然,传统的单承载索运输索道已不能适应大、重型物资的运输需要。于是开始出现了多承载索运输索道,多承载索运输索道的发展,需要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而且随着运输距离的不断增大,还要求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中的载重跑车具有中间支架的通过能力。然而,目前索道运输工程中使用的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几乎都不具备通过中间支架的能力,因此制约了大跨度多承载索索道运输的发展。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从而克服现有多承载索载重跑车不能通过中间支架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包括:载重跑车,其包括:车架,该车架上设有至少两排行走滑轮,每排所述行走滑轮与一根承载索对应;车身钢板,其上端与所述车架一体相连,下端相对于所述车架往下延伸;以及起重装置,其活动连接于所述车身钢板上,用于载物;中间鞍座,其设有能够使所述车架通过的框形部,所述框形部的下端设有使所述车身钢板能够通过的缺口,且所述框形部的下端设有多个托索板,每个所述托索板承托一根所述承载索;以及安装部,其设于所述中间鞍座的顶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起重装置包括手动葫芦及起重吊杆,所述起重吊杆的一端与所述车身钢板的下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吊钩与所述手动葫芦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载重跑车为两台,两台所述载重跑车通过连杆连接于两者的起重吊杆之间以将两台跑车进行串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为两根,两根所述连杆与两台所述载重跑车的起重吊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身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牵引耳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部为吊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身钢板组成T型结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形部为∏型。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行走滑轮为偶数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针对险峻地形和复杂环境下远距离运送重、大、长物件的需要,采用中间鞍座架于多承载索的中部,将载重跑车通过至少两组行走滑轮置于承载索上,并通过起重装置进行载物,由卷扬机牵引载重跑车沿承载索进行运输,经中间鞍座时,穿过其框形部继续运输以至将货物运至终点,通过载重跑车与中间鞍座相互配合,克服了目前多承载索跑车不能过中间支架的难题,使本跑车能适用于大跨度且需设置中间支架的凹形多承载索索道和一般凸型多承载索索道。

2.载重跑车的行走滑轮为偶数排,可横跨两根(或偶数根)承载索行走,可大幅度提高索道承载能力和运输能力,有效降低行走滑轮对钢索的压强,提高承载索和行走滑轮的使用寿命。

3.采用手动葫芦作为自带起重装置,使跑车具有自起重能力,这不但使跑车更为简单实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简化了索道的动力系统,大幅降低索道设备成本和使用运输成本。

4.载重跑车具有十分简便的串联和分立功能,可根据货物的重量大小和外形特征选择独立跑车运输或串联跑车运输,当货物重量较轻、体积较小时,可采用独立跑车运输;当货物较重且较大较长时,可将两台跑车通过连杆串联起来组成跑车组,共同承担运输工作;当采用跑车组运送货物时,可比单一载重跑车获得更大的货运净空,不但提高了跑车的通过能力,还可减少索道支架的架设高度,降低索道的设计和安装工程难度。

5.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跑车进行货物运输时,用以串联跑车的两根平行等长连杆与两台跑车的吊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工作时可使两跑车的吊杆始终相互平行,保证了跑车组始终受力均衡、运行平稳。

6.采用∏型中间鞍座与T型载重跑车相互配合,该设计使载重跑车通过中间鞍座更加顺畅。

7.本实用新型的跑车结构简单,功能独特;灵活性、适应性好;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的第一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的第二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手动葫芦,2-吊钩,3-起重吊杆,4-销钉,5-牵引索,6-车身钢板,7-承载索,8-行走滑轮,9-轴承,10-心轴,11-中间鞍座,12-托索板,13-牵引耳环,14-连杆,15-框形部,16-安装部,17-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多承载索起重运输装置包括:载重跑车、中间鞍座以及安装部16。载重跑车包括:车架17、车身钢板6以及起重装置,该车架17上设有至少两排行走滑轮8,行走滑轮通过心轴10及轴承9等组件设于车架17上,每排行走滑轮8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走滑轮呈直线排列,每排行走滑轮8间相互平行,每排行走滑轮8与一根承载索7对应,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行走滑轮对承载索的压强,提高承载索和行走滑轮的使用寿命,在现有的多承载索运输中,承载索7一般为偶数根,因此,该实施例中的行走滑轮组8也优选为偶数排,其可横跨两根(或偶数根)承载索行走,并可大幅度提高索道承载能力和运输能力;车身钢板6的上端一体成型于车架17上,下端相对于车架17往下延伸,车身钢板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牵引耳环13,方便卷扬机通过牵引索5进行牵引,优选地,由车架17与车身钢板6一体成型为T型结构;起重装置活动连接于车身钢板6的下端处,用于载物。

该实施例中,起重装置优选包括手动葫芦1及起重吊杆3,起重吊杆3的一端通过销钉4与车身钢板6的下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吊钩2与手动葫芦1的吊钩连接,采用手动葫芦1作为自带起重装置,使跑车具有自起重能力,这不但使跑车更为简单实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简化了索道的动力系统,大幅降低索道设备成本和使用运输成本。

继续参考图1,载重跑车可以由多个串联进行使用,在该实施例中,以两台载重跑车组进行说明,两台载重跑车通过连杆14连接于两者的起重吊杆3之间,将跑车进行串联。该设计使得载重跑车具有十分简便的串联和分立功能。可根据货物的重量大小和外形特征选择独立跑车运输或串联跑车运输,当货物重量较轻、体积较小时,可采用独立跑车运输;当货物较重且较大较长时,可将两台跑车通过连杆串联起来组成跑车组,共同承担运输工作;当采用跑车组运送货物时,可比单一载重跑车获得更大的货运净空,不但提高了跑车的通过能力,还可减少索道支架的架设高度,降低索道的设计和安装工程难度;优选地,采用两根平行等长的连杆14,两根连杆14与两台载重跑车的起重吊杆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采用该设计进行工作时可使两跑车的起重吊杆3始终相互平行,保证了跑车组始终受力均衡、运行平稳。

进一步参考图2,中间鞍座11设有能够使车架17通过的框形部15,框形部15的下端设有使车身钢板6能够通过的缺口,使得框形部15呈∏型结构,采用∏型中间鞍座11与T型载重跑车相互配合,使得载重跑车通过中间鞍座11更加顺畅。框形部15的下端设有多个托索板12,每个托索板12承托一根承载索7;安装部16设于中间鞍座11的顶部,安装部16优选为吊环,通过吊环16将中间鞍座架起,从而再通过托索板12将承载索7托起。

使用时,架起多根运输承载索7,采用中间鞍座架于多根承载索7的中部,将载重跑车通过行走滑轮组8置于承载索7的起点,并通过手动葫芦1起吊重物,重物到达预定高度时停止起吊,由卷扬机牵引载重跑车沿承载索7进行运输,经中间鞍座时,穿过其框形部15继续运输以至将货物运至终点,制动并停止卷扬机工作,通过手动葫芦1降下重物并卸车;之后即可释放牵引索5使跑车借自重下行或由回空索牵引回到货物起运点,开始重复下一轮货物运输作业。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载重跑车与中间鞍座相互配合,克服了目前多承载索跑车不能过中间支架的难题,使本跑车能适用于大跨度且需设置中间支架的凹形多承载索索道和一般凸型多承载索索道。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