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揭封边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856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揭封边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揭封边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PET12/INK/VMPET12/PE50-70包装袋封口强度太大,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很难揭开包装袋。当封口强度太小的时候,封口密封性又很难得到保证,在克重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封口强度较小的包装时,包装袋的耐跌落性能下降且很难满足产品运输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易揭封边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易揭封边袋,包括PET聚酯薄膜层,MPET层和PE层,所述的PE层是热封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低密度聚乙烯层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

进一步,所述PET聚酯薄膜层厚12微米。

进一步,所述MPET层厚12微米。

进一步,所述PE层厚50-70微米。

进一步,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为15-30微米。

进一步,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为20微米。

进一步,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厚度为15-20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易揭封边袋内层采用易揭热封材料,其三层分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低密度聚乙烯层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使得其热封强度适中而易于揭开且开口非常整齐,耐跌落性能也能满足要求。老人小孩在使用易揭包装袋将不借助剪刀等辅助工具且能保证开口的完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PE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ET聚酯薄膜层;2--MPET层;3--PE层;4--低密度聚乙烯层;5--低密度聚乙烯层;6--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易揭封边袋,包括PET聚酯薄膜层,MPET层和PE层,所述的PE层是热封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低密度聚乙烯层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

进一步,所述PET聚酯薄膜层厚12微米。

进一步,所述MPET层厚12微米。

进一步,所述PE层厚50微米。

进一步,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为15微米。

进一步,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为20微米。

进一步,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厚度为15微米。

实施例2

一种易揭封边袋,包括PET聚酯薄膜层,MPET层和PE层,所述的PE层是热封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低密度聚乙烯层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

进一步,所述PET聚酯薄膜层厚12微米。

进一步,所述MPET层厚12微米。

进一步,所述PE层厚70微米。

进一步,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为30微米。

进一步,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为20微米。

进一步,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厚度为20微米。

实施例3

一种易揭封边袋,包括PET聚酯薄膜层,MPET层和PE层,所述的PE层是热封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低密度聚乙烯层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

进一步,所述PET聚酯薄膜层厚12微米。

进一步,所述MPET层厚12微米。

进一步,所述PE层厚60微米。

进一步,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为22微米。

进一步,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为20微米。

进一步,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层厚度为18微米。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