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线的直角转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1919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直角转弯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线辅助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线的直角转弯系统。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又名发泡混凝土,是将化学发泡剂或物理发泡剂发泡后加入到胶凝材料、掺合料、改性剂、卤水等制成的浆料中,经混合搅拌、浇注成型、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它属于气泡状绝热材料,突出特点是混凝土内部形成封闭的泡沫孔,使混凝土轻质化和保温隔热化,用其作为外墙的保温材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在泡沫混凝土保温板(砖)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场地空间的限制,用于传送泡沫混凝土保温板(砖)的生产线是弯折设计的,这样在拐角处就需要设置转弯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生产线的直角转弯系统,以解决被传送的物品在生产线的拐弯处的转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直角转弯系统,包括输送方向垂直设置的上模轨道和送模轨道,上模轨道的输送面高于送模轨道的输送面,送模轨道内部设置有运载车,运载车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送模轨道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运载车上方设置有升降轨道架,升降轨道架上设置有与上模轨道的输送方向相同的短轨道,送模轨道上固接有挡板,升降轨道架靠近挡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突出于侧壁的碰撞块,碰撞块朝着挡板的方向延伸;

升降轨道架与运载车通过升降连杆连接,升降连杆分别与升降轨道架和运载车铰接,升降轨道架能够相对于运载车摆动,升降轨道架下降到极限位置时,短轨道的输送面低于送模轨道的输送面或者与送模轨道的输送面齐平,同时所述碰撞块突出于运载车的靠近挡板的侧壁,当升降轨道架升起到极限位置时,短轨道的输送面与上模轨道的输送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或者短轨道的输送面介于上模轨道的输送面和送模轨道的输送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轨道架与挡板之间的运载车上设置有突出于运载车的上平面的推板,所述推板的高度高于升降轨道架升到极限位置时的高度,推板中间设置有用于碰撞块穿过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送模轨道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送模导轨,所述运载车处于两条送模导轨之间,所述运载车靠近两条送模导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所述两条送模导轨的下方分别开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一U型槽,所述导向轮分别嵌在第一U型槽内并且能够在第一U型槽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送模轨道上分别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送模滚轮,送模滚轮的高度高于送模轨道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轨道架为矩形结构,所述运载车为矩形框架结构,升降轨道架靠近送模轨道的两侧壁分别与运载车靠近送模轨道的两侧壁齐平,升降连杆的数量至少四个,升降连杆对称分布在运载车靠近送模轨道的两侧,升降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轨道架和运载车的侧壁铰接,升降连杆的上端朝向挡板倾斜。

进一步的,当短轨道的输送面与上模轨道的输送面重合时,所述短轨道与上模轨道对正。

进一步的,所述运载车远离挡板的一端下部固接有突出于运载车朝下延伸的推杆支架,推杆支架与运载车垂直,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液压推杆的自由端与推杆支架固接,液压推杆固接在所述挡板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轨道靠近送模轨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感应运载车位置的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运载车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升降轨道架位置的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开关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轨道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上模导轨,上模导轨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U型槽,第二U型槽内设置有等间距设置的上模滚轮,上模滚轮突出于上模导轨。

一种生产线系统,包括上述的直角转弯系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生产线的直角转弯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角转弯系统构的设置,使得生产线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完成了物料90度转弯,且整条生产线由液压油缸作为驱动装置提供动力,无需其他额外动力运输物料,能源消耗低,经济性好;运载车和升降轨道架通过升降连杆连接的设计巧妙,工作安全可靠,不易发生机械故障,且安装、维护、保养方便;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内设置的滚轮,有助于装有物料的模具推动过程中减少模具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加入了限位开关和控制器,使得设备更加的自动化,智能化。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运载车和升降轨道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运载车和升降轨道架的升起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运载车和升降轨道架的降落状态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运载车和升降轨道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模轨道;11-上模导轨;111-第二U型槽;112-上模滚轮;2-送模轨道;21-送模导轨;211-第一U型槽;212-第三U型槽;213-送模滚轮; 3-运载车;31-推板;311-开口;32-导向轮;33-推杆支架;4-升降轨道架; 41-短轨道;42-碰撞块;5-升降连杆;6-挡板;61-油缸支座;7-液压油缸; 71-液压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生产线的直角转弯系统,包括输送方向互相垂直设置的上模轨道1和送模轨道2,上模轨道1的输送面大约高于送模轨道2的输送面3~5毫米。送模轨道2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送模导轨21,两条送模导轨21之间设置有运载车3。运载车3靠近两条送模导轨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32,两条送模导轨21的下方分别开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一U型槽211,导向轮32分别嵌在第一U型槽211内并且能够在第一U型槽 211内滑动。送模导轨21上端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三U型槽212,第三U型槽212内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送模滚轮213,送模滚轮213的高度高于送模导轨21的平面。运载车3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送模轨道2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如图1至图7所示,上模轨道1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上模导轨11,上模导轨1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U型槽111,第二U型槽111内设置有等间距设置的上模滚轮112,上模滚轮112突出于上模导轨11。运载车3上方设置有升降轨道架4,升降轨道架4为矩形框架结构,升降轨道架4的与上模导轨11平行的两条框架上设置有短轨道41,两条短轨道41分别与两条上模导轨11对正。与上模轨道1的长度方向相同的短轨道41,靠近驱动装置固定端一侧的送模轨道2上固接有挡板6,升降轨道架4靠近挡板6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突出于侧壁的碰撞块42,碰撞块42朝着挡板6的方向延伸。

如图1至图7所示,运载车3为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的中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横梁。升降轨道架4与运载车3通过升降连杆5连接,升降连杆5分别与升降轨道架4和运载车3铰接。升降轨道架靠近送模轨道2的两侧壁分别与运载车3靠近送模轨道2的两侧壁齐平,升降连杆5的数量为四个,升降连杆5对称分布在运载车3靠近送模轨道2的两侧,升降连杆5 的两端分别与升降轨道架4和运载车3的侧壁铰接。升降连杆5的上端朝向挡板6倾斜。升降轨道架4的下平面与运载车3的上平面接触时,碰撞块42 突出于运载车3的靠近挡板6的侧壁。当驱动装置驱动运载车3朝向挡板6 运动到碰撞块42与挡板6的侧面抵顶时,升降轨道架4相对于运载车3升起,当升降轨道架4升起到极限位置时,短轨道41的输送面与上模轨道1 的输送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或者短轨道41的输送面介于上模轨道1的输送面和送模轨道2的输送面之间。当驱动装置驱动运载车3朝向相反反向运动到碰撞块42与挡板6分离时,升降轨道架4在自重的作用下回位到运载车3 上,此时短轨道41的输送面低于送模轨道2的输送面或者与送模轨道2的输送面齐平。

如图2至7所示,为了方便运载车3推动者轨道上的物品前行,升降轨道架4与挡板6之间的运载车3上设置有突出于运载车3的上平面的推板31,推板31的高度高于升降轨道架4升到极限位置时的高度,推板31中间设置有用于碰撞块42穿过的开口311。

如图4至7所示,运载车3远离挡板6的一端下部固接有突出于运载车 3朝下延伸的推杆支架33,推杆支架33与运载车3垂直,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7,液压油缸7的液压推杆71的自由端与推杆支架33固接,液压油缸 7固接在挡板6的下端的油缸支座61上。

上模轨道1靠近送模轨道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感应运载车3位置的第一限位开关(图中未示),第一限位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液压油缸7 连接,运载车3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升降轨道架4位置的第二限位开关(图中未示),第二限位开关与控制器(图中未示)连接。

一种生产线系统,包括上诉的直角转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时,升降轨道架4处于升起状态,短轨道41的输送平面与上模轨道1的输送平面重合,短轨道41衔接上模轨道1。当上一个直角转弯系统的液压油缸7将模具推到短轨道41的指定位置后,此直角转弯系统的液压油缸7工作。由液压推杆71推动运载车3向前运行,运载车3运行时,设置在运载车3上的推板31推动模具一起运行。同时,升降轨道架4在运载车3的带动下同步运行,碰撞块42在升降轨道架4的带动下远离挡板6,挡板6对碰撞块42的反作用力逐渐消失。当挡板6对碰撞块42的反作用力完全消失时,升降轨道架4在其自重的作用下降落到运载车3上。升降轨道架4下降到运载车3上后,短轨道41的输送平面低于送模轨道2的输送平面,此时模具到达送模轨道2的输送面上。液压油缸7继续工作,当液压推杆71将模具推到指定位置后,由于轨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第一限位开关感应到运载车3后,第一限位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液压油缸7反向运行,液压推杆71收缩,拉着运载车3返回。运载车3返回到碰撞块42接触挡板6时,升降轨道架4逐渐升起,由于运载车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开关,当升降轨道架4升起到短轨道41的输送面与上模轨道1 的输送面高度相同时,第二限位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液压油缸7停止工作。此时,为下一个模具的到来做好准备。整个生产线是由若干个这种直角转弯系统组成的,每一条上模轨道1是上一个直角转弯系统的送模轨道2,每一条送模轨道2是下一个直角转弯系统的上模轨道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