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721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管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



背景技术:

流体(液体或气体等)进行传输,是将流体通过传送装置从一端传送至另一端;

卷管器又称绕线器、卷线器、卷盘或卷鼓等;是把管或者线绕在一个轴上,简单实用,常应用于生产装配车间、维修车间、汽车美容店、汽车4S店等工作场所;而卷管器是进行流体传输的最为常见的设备;

现有技术中,通过卷管器进行流体的传输;而根据使用的需要,在一些领域中需要使用压力较大的流体;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卷管器结构简单,一方面不能适用高压状态下,另一方面,如果强行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卷管器,则会造成卷管器内响应的部件出现损坏,甚至造成人身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及高压卷管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卷管器因结构的限制不能适用高压流体传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包括:

固定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固定;

传输部,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并以固定部为轴心进行旋转;另一端穿过壳体,置于壳体外部;

第一高压连接孔,设置在传输部上,并通过第一锁紧组与管线连通;

高压连接头,与传输部另一端连接,且高压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二高压连接孔,第二高压连接孔通过第二锁紧组与管线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输部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固定部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槽与连接凸起相适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输部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固定部一端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与连接凸起相适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降低固定部与传输部之间摩擦力的第一旋转体,设置在连接槽内,且连接凸起穿设在第一旋转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固定部包括:

固定段,与壳体固定;

用于与传输部连接的连接段,与固定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输部包括:

传输体,一端与固定部连接;且在连接体内设置有导流腔,导流腔一端与第一高压连接孔连通;

导流头,设置在传输体另一端,并穿过壳体与高压连接头连接;

用于支撑连接体的连接架,设置在壳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用于减小传输体与连接架之间摩擦力的第二旋转体,设置在连接架上,且导流头穿设在第二旋转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高压连接头包括:

连接壳,设置在壳体上;

储物腔,设置在连接壳内,且传输部的一端至于储物腔内,并与储物腔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干分流孔,设置在传输部上,并与传输部连通,且通过第三锁紧组与管线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高压卷管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绕线机构、限位机构和管线;还包括高压传输机构;

固定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固定;传输部另一端穿过壳体,置于壳体外部;管线分别与第一高压连接孔和第二高压连接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固定部与传输部配合,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管线的放开与缠绕,且在第一锁紧组与第二锁紧组的配合下,实现管线与第一高压连接孔和第二高压连孔的连接,这样在使用阶段一方面通过第一高压连接孔和第一锁紧组的配合,提高管线与传输体的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二高压连接孔与第二锁紧组的配合,提高高压连接头与管线的连接,这样当高压气体通过传输部和高压连接头是不会与管线分离,提高了连接的强度,进而避免部件的损坏和人身损伤等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传输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锁紧组的机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三锁紧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锁紧台的剖视图;

图9为高压卷管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部;101、固定段;102、连接段;2、传输部;201、传输体;202、导流头;203、连接架;3、第一高压连接孔;4、第一锁紧组;401、第一连接头;402、第二连接头;51、排出管线;52、进入管线;6、高压连接头;601、连接壳;602、储物腔;7、第二高压连接孔;8、第二锁紧组;801、第一卡件;802、第二卡件;9、连接凸起;10、连接槽;11、第一旋转体;12、分流孔;13、第三锁紧组;1301、锁紧台;1302、锁片;1303、卡片;14、壳体;15、绕线机构;16、限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压传输机构,包括:

固定部1设置在壳体14内,并与壳体14固定;传输部2一端与固定部1连接,并以固定部1为轴心进行旋转;另一端穿过壳体14,置于壳体14外部;第一高压连接孔3设置在传输部2上,并通过第一锁紧组4与管线连通;高压连接头6与传输部2另一端连接,且高压连接头6上设置有第二高压连接孔7,第二高压连接孔7通过第二锁紧组8与管线连接;

在使用前,管线通过第一高压连接孔3与传输部2连通,具体的第一高压连接孔3通过第一锁紧组4与管线连通,该管线为流体排出管线51;第二高压连接孔7通过第二锁紧组8与管线连通,该管线为流体进入管线52;这样高压的流体通过流体进入管线52经高压连接头6进入到传输部2,并经传输部2传输使高压的流体进入到排出管线51,这样通过排出管线51将高压液体输送到指定的位置;

其中,

固定部1包括固定段101和连接段102,该固定段101与壳体14固定;连接段102与固定段101连接;

传输部2包括传输体201、导流头202和连接架203;该传输体201一端与固定部1连接;且在连接体内设置有导流腔,导流腔一端与第一高压连接孔3连通;导流头202设置在传输体201另一端,并穿过壳体14与高压连接头6连接;连接架203设置在壳体14上;这样流体通过高压连接头6进入到导流头202中,并进入到传输体201,穿过传输体201内的导流腔经第一高压连接孔3进入到排出管线51,经第一管线排出;

当然,为减小传输体201与连接架203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设置有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设置在连接架203上,且导流头202穿设在第二旋转体上;这样导流头202在旋转的中降低了与连接头与连接架203之间的摩擦力;

高压连接头6包括连接壳601和储物腔602,该连接壳601设置在壳体14上;储物腔602设置在连接壳601内,且传输部2的一端至于储物腔602内,并与储物腔602连通;流体通过进入管线52进入到高压连接头6,后实际是闯过连接壳601进入到储物腔602,而传输部2的一端置于储物腔602内,由于在连接头与储物腔602内设置有密封装置(具体为密封圈等),这样使得流体进入到连接头,进而通过导流腔传送;

如图1所示,第一锁紧组4可以为螺纹组,即在第一高压连接孔3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排水管线的一端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则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进行排出管线51与第一高压连接孔3的连接;

第二锁紧组8也可以为螺纹组,即在第二高压连接孔7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进入管线52的一端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则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进行进入管线52与第二高压连接孔7的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锁紧组4包括第一连接头401和第二连接头402,该第一连接头401设置在传输体201上并置于第一高压连接孔3处,该第二连接头402套设在排出管线51上,且卡接在排出管线51上,在进行固定时,第一连接头401和第二连接头402的配合将第一高压连接孔3与排出管线51连通,当然,在排出管线51上还可以设置外螺纹,第一高压连接孔3上设置有内螺纹,这样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第一连接头401和第二连接头402的配合,提高排出管线51与第一高压连接孔3的连接强度;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进入管线52也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头401和第二连接头402的方式进行固定,同样也可以设置第二高压连接孔7内设置有内螺纹,进入管线52上设置外螺纹,这样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第一连接头401和第二连接头402的配合,提高排出管线51与第二高压连接孔7的连接强度;

如图4,第二锁紧组8包括第一卡件801和第二卡件802,该第一卡件801设置在高压连接头6上,第二卡件802设置进入管线52上,这样,通过第一卡件801与第二卡件802的配合将进入管线52与高压连接头6连接;当然,也可以在第二高压连接孔7内设置有内螺纹进入管线52上设置有外螺纹;这样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第一卡件801与第二卡件802的配合提高进入管线52与第二高压连接孔7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卡件801上一端设置有卡钩,另一端与高压连接头6铰接;第二卡件802一端设置有卡孔;另一端与进入管线52铰接,这样,通过卡钩与卡孔的连接实现第二高压连接孔7与进入管线52的连接;且由于进入管线52通过均由一定形变的材料制成,这样在连接时使进入管线52产生形变后连接卡钩与卡孔,而连接后,在进入管线52的形变作用下使卡钩和卡孔牢固的连接;

当然第一锁紧组4也可以包括第一卡件801和第二卡件802,具体的设置方式与第二锁紧组8相同,本实用新型为节省篇幅不再进一步限定;

当然,优选的,传输部2一端设置有连接槽10,固定部1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9,连接槽10与连接凸起9相适配;具体的,在固定部1上设置有连接槽10,在传输部2上设置有连接凸起9,这样在连接的过程中,将连接凸起9置于连接凹槽中,实现旋转部以固定部1为轴心进行旋转;

当然还可以,传输部2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9,固定部1一端设置有连接槽10,连接槽10与连接凸起9相适配;进而实现旋转部以固定部1为轴心进行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减小连接槽10与连接凸起9的摩擦力,降低损耗,优选的设置有第一旋转体11;该第一旋转体11,设置在连接槽10内,且连接凸起9穿设在第一旋转体11上;这样通过第一旋转体11降低固定部1与传输部2之间摩擦力的;提高两者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设置有若干分流孔12,若干该分流孔12设置在传输部2上,并与传输部2连通,且通过第三锁紧组13与管线连通。传输体201进行流体传输,可以为气体也可以为液体,在同时进行气体和液体传输时,可以设置一分流孔12,进行气体的传输,当然,在进行气体传输时,高压连接头6需要设置两个第二高压连接孔7,且在传输部2内设有两个导流腔;这样实现同时进行气体和液体的传输;

而在本实用新型,通过排出管线51与分流孔12连接,可以在排出管线51上设置外螺纹,在分流孔12内设置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将排出管线51与分流孔12进行连接;当然还可以通过第三锁紧组13进行排出管线51与分流孔12的连接;具体的,第三锁紧组13包括锁紧台1301、锁片1302和卡片1303,该锁紧台1301设置在传输体201上,并置于分流孔12处,如图5-8所示,在进行固定时,通过若干的卡片1303卡在锁片1302上,实现排出管线51与分流孔12的连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在分流孔12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排出管线51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进行连接,且在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旋转连接时,调整卡片1303的角度,使卡片1303贴紧在排出管线51上,而当旋转到需要卡片1303锁紧的位置时,改变卡片1303的角度,使卡片1303卡在锁片1302上,实现通过卡片1303卡住锁片1302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锁紧组4、第二锁紧组8和第三锁紧组13可以进行相互的替换或任意的组合使用,其使用原理相同,为节省篇幅,本实用新型不在进一步限定;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高压卷管器,包括壳体14及设置在壳体14内的绕线机构15、限位机构16和管线;还包括高压传输机构;且限位机构16与绕线机构15在一个平面内紧密装配;

固定部1设置在壳体14内,并与壳体14固定;具体的固定部1依次闯过绕线机构15和限位机构16与壳体14连接;传输部2另一端穿过壳体14,置于壳体14外部;管线分别与第一高压连接孔3和第二高压连接孔7连接;具体的排出管线51与第一高压连接孔3连接,进入管线52与第二高压连接孔7连接;

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位置,即壳体14的安装位置,当输出管线的拉伸在某一位置后,通过拉放输出管线的方式,将事先缠绕在绕线机构15上的输出管线经壳体14被拉扯到外部,在此过程中,绕线机构15在输出管线的作用下旋转,同样旋转部也在输出管线的带动下旋转;

当达到适用的位置后,通过限位机构16限制绕线机构15动作,进而通过该高压传输机构进行流体的传送;当使用完毕后,仅需拉扯输出管线使限位装置退出对绕线机构15的限位,进而使绕线机构15反转,实现将输出管线的自动回收缠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