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牵引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795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数控牵引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机械,尤其是塑料圆织机的数控牵引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数控牵引收卷装置,用数控技术实现塑料圆织机的牵引、收卷合二为一。例如,申请号为201620834681.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牵引功能的数控收卷装置”。此装置采用压簧,使牵引辊压紧收卷辊,虽然可行,但结构稍显复杂、工艺性差;更为严重的是,牵引辊一端设有一齿轮,与收卷辊齿轮相啮合,使其成主动辊,其有害之处在于,不仅给装配带来不便,且一旦牵引辊磨损时,就会在两辊之间出现间隙,最终使装置失去牵引功能而无法工作;再是其传动线路较长,动力要从收卷辊一端传到另一端,增加了二只齿轮,故该装置有结构不合理、难以保证装置正常运转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不合理、难以保证正常运转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传动结构,采用拉簧使牵引辊与收卷辊压紧,去除牵引辊齿轮和单侧传动,实现对织布的牵引、收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牵引收卷装置,包括底盘,设在底盘上的步进电机和减速器、第一收卷辊、第一齿轮、第二收卷辊、第二齿轮、介轮、牵引辊、立柱,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设有介轮,所述牵引辊设在摆座上,摆座一端设有拉簧,另一端设有铰销,铰销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立柱上设有连接梁、横梁、重力辊,连接梁与立柱固连,横梁上设有支架、滑块,滑块与立柱滑动配合,重力辊与支架滚动配合。

上述的牵引辊在拉簧作用下压紧在第一收卷辊上,牵引辊与第一收卷辊之间有织布,第一收卷辊为主动辊,牵引辊为被动辊,依靠相互间摩擦力传动,实现对织布的牵引。

上述的重力辊、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之间有卷布管,卷布管外有卷布,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为主动辊,在重力辊的施压下,实现对卷布的紧密卷绕。

上述的步进电机的运转,系根据设在主轴上的编码器采集的信号由数控系统控制,用以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变速。

上述的步进电机,或者是伺服电机。

上述的减速器为二级齿轮减速器,其输出齿轮即是第一收卷辊上的第一齿轮。

上述的拉簧的另一端与拉杆连接,拉杆座设在底盘上,拉杆上有螺纹,用于调节拉簧拉力。

上述的第一收卷辊与第二收卷辊旋转线速度、方向相同。

上述的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与底盘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上述的所述牵引辊与摆座之间设有第二轴承。

上述的卷布管两端有能横移和锁定的挡板。

上述的挡板的头部与横梁的方孔配合,横梁下降时,挡板头部处于横梁的方孔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数控技术,实现牵引(提升)和收卷两者合二为一,简化牵引收卷装置结构,方便安装,降低成本,提高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数控牵引收卷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牵引辊、摆座、拉簧部件的俯视展开图。

图中:1.底盘,2.牵引辊,3.摆座,4.第一收卷辊,5.挡板,6.第二收卷辊,7.卷布管,8.立柱,9.重力辊,10.支架,11.滑块,12.连接梁,13.横梁,14.卷布,15.拉簧,16.步进电机,17.减速器,18.第一齿轮,19.介轮,20.第二齿轮,21.第一轴承,22.方孔,23.鉸销,24.第二轴承,25.拉杆,26.拉杆座,27.织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数控牵引收卷装置,包括底盘1、设在底盘1上的步进电机16、减速器17、第一、第二收卷辊4、6、第一、第二齿轮18、20、牵引辊2、介轮19及立柱8,所述牵引辊2设在摆座3上,所述摆座3一端设有拉簧15,另一端设有铰销23,所述铰销23固定在底盘1上,所述立柱8上设有连接梁12、横梁13及重力辊9,所述连接梁12与立柱8固连,所述横梁13上设有支架10及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立柱8滑动配合,所述重力辊9与支架10滚动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辊2压紧在第一收卷辊4上,所述牵引辊2与第一收卷辊4之间有织布27,所述重力辊9、第一收卷辊4、第二收卷辊6之间有卷布管7,卷布管7外有卷布14。

所述步进电机16的运转,系根据设在主轴上编码器采集的信号由数控系统控制。

所述步进电机16,或者是伺服电机。

所述减速器17为二级齿轮减速器,减速器17的输出齿轮即是第一齿轮18。

所述拉簧15另一端与拉杆座26上带螺的拉杆15连接,所述拉杆座26设在底盘上。

所述第一收卷辊4和第二收卷辊6旋转线速度、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第二收卷辊4、6、与底盘1之间设有第一轴承21。

所述牵引辊2与摆座3之间设有第二轴承24。

所述卷布管7两端有能横向平移和锁定的挡板5。

所述挡板5的头部与横梁12的方孔22配合,横梁12下降时,挡板5头部处于横梁12的方孔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