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钵倒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9570阅读:1152来源:国知局
翻钵倒料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钵倒料设备,属于电池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翻钵倒料机翻转匣钵时,匣钵底面因受到从动辊的摩擦力作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匣钵本体逐渐出现裂纹或断裂,降低匣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钵倒料机,不会造成匣钵本体出现裂纹或断裂。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一种翻钵倒料机,包括支架、主驱动电机减速机、旋转体和压紧机构,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体包括水平的主轴和垂直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各自与所述支架旋转连接,所述主驱动电机减速机位于所述后旋转盘的后方,其输出轴与所述主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延伸的左辊道运输线和右辊道运输线,所述旋转体上安装有辊子组,所述辊子组包括相互平行的一个主动辊和若干个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链传动,每个辊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旋转连接,所述主动辊与辊子组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辊子组电机减速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旋转盘或后旋转盘上,所述辊子组的辊子一字排开,当所述旋转体转到所述辊子组处于水平分布方位时,所述辊子组与所述左辊道运输线和右辊道运输线等高,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框架和能够带动所述压紧框架沿着垂直于所述辊子组所分布的平面移动的压紧框架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压紧框架的上端设有与匣钵顶面对应的压条,所述压条的下面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压紧框架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后旋转盘和/或前旋转盘上。

所述旋转体上设有对中装置,所述对中装置可以包括成对前后相对设置的对中杆和驱动所述对中杆前后移动的对中气缸,所述对中气缸分别安装在前、后旋转盘上,成对的所述对中杆的端头相向伸向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之间,所述对中杆到所述辊子组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匣钵的高度,所述对中杆的端头优选安装有减震垫。

所述对中气缸可以安装在相应旋转盘的外侧,所述旋转盘上优选安装有滑套,所述对中杆与相应旋转盘上的所述滑套滑动配合。

所述对中杆可以有两对,左右间隔设置,同位于前侧或后侧的两个所述对中杆由一个所述对中气缸驱动同步动作。

所述翻钵倒料机还可以设有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挡板和带动所述挡板进入和离开所述辊子组和所述左辊道运输线或右辊道运输线之间空位的挡板驱动装置,所述挡板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前旋转盘或后旋转盘上。

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匣钵的板面上优选安装有减震垫。

所述挡板驱动装置可以包括挡板气缸、挡板转轴和挡板连杆,所述挡板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旋转连接,所述挡板的下端安装在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之间的所述转轴上,所述挡板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伸出所述前旋转盘的前侧或所述后旋转盘的后侧的一端固定,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板连杆在所述挡板转轴的径向平面内呈一夹角,所述挡板气缸的缸筒固定在所述前旋转盘或后旋转盘上,并位于所述前旋转盘的前侧或所述后旋转盘的后侧,所述挡板气缸的缸杆外伸端与所述挡板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体后方的所述支架上可以安装有一处轴承支撑座,所述主驱动电机减速机到所述后旋转盘之间的所述主轴轴段旋转连接在所述轴承支撑座中。

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位于所述旋转体的下方,所述接料斗的内壁优选设有特氟龙涂层。

所述压紧框架有前后两个,一前一后分别侧立在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的内侧,所述压条在所述压紧框架的上端左右延伸,分别对应于匣钵顶面上的前后边缘,所述压紧框架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压紧气缸、压紧框架转轴、扭转臂和升降连杆,所述压紧气缸、扭转臂和升降连杆也相应有两套,每一套对应一个所述压紧框架,所述压紧框架转轴为两套共用,所述压紧框架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旋转连接,单侧的所述压紧气缸的缸筒固定在所述后旋转盘或前旋转盘上,并位于所述后旋转盘的后侧或前旋转盘的前侧,相应侧所述扭转臂的中部与所述压紧框架转轴伸出所述后旋转盘的后侧或所述前旋转盘的前侧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扭转臂的一端与所述压紧气缸的缸杆外伸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连杆的下端铰接,所述升降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压紧框架的下部铰接,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的内侧各自安装有导向光轴,所述导向光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辊子组所分布的平面,两个所述压紧框架的外侧各自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侧的所述导向光轴滑动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辊子组、辊子组电机减速机全部安装在旋转体上随旋转体一同翻转,翻钵倒料时无论主动辊还是从动辊都不会与匣钵底部产生相对位移,也就不会对匣钵摩擦,因此可以彻底消除匣钵因摩擦引起的晃动以及因此导致的裂纹或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视角下所述压紧机构的放大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图1中所述对中装置的俯视放大图;

图6为图2视角下所述阻挡装置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架;

2.主驱动电机减速机;

3-1.主轴;3-2.前旋转盘;3-3.后旋转盘;

4.左辊道运输线;

5.右辊道运输线;

6.辊子组电机减速机;

7-1.压紧框架;7-2.压紧气缸;7-3.压紧框架转轴;7-4.扭转臂;7-5.升降连杆;7-6.导向光轴;7-7.滑块;

8.对中装置;8-1.对中杆;8-2.对中气缸;8-3.减震垫;8-4.滑套;

9.阻挡机构;9-1.挡板;9-2.减震垫;9-3.挡板气缸;9-4.挡板转轴;9-5.挡板连杆;

10.轴承支撑座;

11.接料斗;

12.匣钵;

13.外罩;

14.平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目前的翻钵倒料机进行分析后发现,从动辊摩擦匣钵底部的原因是翻转机构上的辊子组中主动辊位于旋转中心,主动辊和驱动主动辊的电机减速机不跟随翻转机构一同转动,因此翻转机构翻转时,从动辊的位置在以主动辊为中心的圆上不断地发生改变,由于主从动辊之间为链传动,导致从动辊随之产生反向旋转,从而摩擦匣钵底部,引起匣钵在旋转过程中产生晃动,最终造成匣钵本体出现裂纹或断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钵倒料机,如图1-6所示,包括支架1、主驱动电机减速机2、旋转体和压紧机构,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体包括水平的主轴3-1和垂直固定在所述主轴上的前旋转盘3-2和后旋转盘3-3,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各自与所述支架旋转连接。所述主驱动电机减速机位于所述后旋转盘的后方,其输出轴与所述主轴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主驱动电机减速机的带动下,所述旋转体可以相对所述支架转动,由此实现所述旋转体的翻转和复位动作。所述旋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延伸的左辊道运输线4和右辊道运输线5,用于将匣钵12运进、运出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上安装有辊子组,所述辊子组包括相互平行的一个主动辊和若干个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一侧端部固定有链轮,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采用链传动。每个辊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旋转连接,所述主动辊与辊子组电机减速机6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辊子组电机减速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旋转盘或后旋转盘上。所述辊子组的辊子一字排开,主动辊和辊子组电机减速机的安装位置避开旋转盘的中心,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辊是最靠右边的一个。随着所述旋转体的转动,所述辊子组及辊子组电机减速机同步转动,辊子组的方位处于变化中。当所述旋转体转到所述辊子组处于水平分布方位时,所述辊子组与所述左辊道运输线和右辊道运输线等高,此时,也是所述匣钵翻转前的起始方位和翻转后的终了方位,匣钵进出旋转体时旋转体应保持在这个方位上。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所述辊子组电机减速机优选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旋转盘上。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框架7-1和能够带动所述压紧框架沿着垂直于所述辊子组所分布的平面移动的压紧框架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压紧框架的上端设有与匣钵顶面对应的压条,以便从匣钵的顶面向下将匣钵压牢固定在所述辊子组上,所述压条的下面安装有减震垫,以减轻对匣钵顶面的冲击。所述压紧框架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后旋转盘和/或前旋转盘上,随旋转体同步旋转。

由于辊子组、辊子组电机减速机全部安装在旋转体上随旋转体一同翻转,翻钵倒料时无论主动辊还是从动辊都不会与匣钵底部产生相对位移,也就不会对匣钵摩擦,因此可以彻底消除匣钵因摩擦引起的晃动以及因此导致的裂纹或断裂。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各自与所述支架旋转连接优选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所述支架的前、后壁面的外侧各自安装一圈滚动轴承,例如一圈8-10个,尺寸上使所述前、后旋转盘与相应侧上的一圈滚动轴承相外切,各滚动轴承内圈与支架固定,外圈可以自由地转动,前、后旋转盘各自支撑于一圈滚动轴承之间,并可在一圈滚动轴承之间自由地定轴转动。

所述旋转体上设有对中装置8,所述对中装置包括成对的前后相对设置的对中杆8-1和驱动所述对中杆前后移动的对中气缸8-2,所述对中气缸分别安装在前、后旋转盘上,成对的所述对中杆的端头相向伸向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之间,所述对中杆到所述辊子组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匣钵的高度,所述对中杆的端头安装有减震垫8-3,以减轻对中装置在定位过程中对匣钵本体的冲击,保护匣钵的前后外侧面。所述减震垫与匣钵侧面相贴合的面大于对中杆的端头面积,使匣钵前后外侧面受力更均匀。所述减震垫的端面可以呈圆形或矩形。

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气缸安装在相应旋转盘的外侧,所述旋转盘上优选安装有滑套8-4,所述对中杆与相应旋转盘上的所述滑套滑动配合。

所述对中杆有两对,左右间隔设置,同位于前侧或后侧的两个所述对中杆由一个所述对中气缸驱动同步动作。左右间隔视匣钵的左右宽度而定。对中装置使匣钵前后居中,四个对中杆从匣钵的前后同步相向运动,推力作用更均匀,也能有效避免匣钵在辊子组上的平面偏转。

所述翻钵倒料机还设有阻挡机构9,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挡板9-1和带动所述挡板进入和离开所述辊子组的运输方向的出口位置的挡板驱动装置。该出口位置是所述辊子组和所述左辊道运输线或右辊道运输线之间的空位,附图所示实施例中该出口位置在旋转体的右侧。所述挡板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前旋转盘或后旋转盘上。

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匣钵的板面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减震垫9-2。

所述挡板驱动装置包括挡板气缸9-3、挡板转轴9-4和挡板连杆9-5。所述挡板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旋转连接,所述挡板的下端安装在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之间的所述转轴上。所述挡板连杆位于所述旋转体的外侧,其一端与所述转轴伸出所述前旋转盘的前侧或所述后旋转盘的后侧的一端固定,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板连杆在所述挡板转轴的径向平面内呈一夹角,所述挡板气缸与所述挡板连杆位于所述旋转体的外侧的同侧,其缸筒可借助一个过渡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前旋转盘或后旋转盘上,其缸杆外伸端与所述挡板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缸杆伸缩带动所述挡板连杆绕挡板转轴转动一定角度,挡板随挡板转轴同向同角度摆动,挡板的顶端进入或离开所述辊子组的运输方向的出口位置。进入则起到阻挡作用,阻止匣钵继续前行。

所述旋转体后方的所述支架上还可以安装有一处轴承支撑座10,所述主驱动电机减速机到所述后旋转盘之间的所述主轴轴段旋转连接在所述轴承支撑座中。特别对于所述主轴在旋转体之外悬伸较长的情况下,增设一处轴承支撑座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刚性,更重要的是,可明显减少主驱动电机减速机的径向跳动。

考虑到辊子组电机减速机在转动当中偏心力的作用,特别在主驱动电机减速机侧安装平衡支架14来抵消偏心力对电机减速机的冲击。本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支架大端固定在主驱动电机减速机的端面法兰上,小端固定在一个小台架上,小台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接料斗11,用于承接从匣钵倾倒出的物料,所述接料斗位于所述旋转体的下方。所述接料斗的内壁设有特氟龙涂层。该涂层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耐高温的特点,因此耐用度好,且由于该涂层材料摩擦系数极低,粉状材料不易粘附在接料斗的内壁上,有利于物料的再收集和回收。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框架有前后两个,一前一后分别侧立在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的内侧,前后对称,所述压条在所述压紧框架的上端左右延伸,或分成左右间隔的两处,压条下的减震垫也可以分在几处设置,两个压紧框架上的压条分别对应于匣钵顶面上的前后边缘。所述压紧框架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压紧气缸7-2、压紧框架转轴7-3、扭转臂7-4和升降连杆7-5。所述压紧气缸、扭转臂和升降连杆也相应有两套,每一套对应一个所述压紧框架。所述压紧框架转轴为两套共用。所述压紧框架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旋转连接,单侧的所述压紧气缸的缸筒固定在所述后旋转盘或前旋转盘上,并位于所述后旋转盘的后侧或前旋转盘的前侧,相应侧所述扭转臂的中部与所述压紧框架转轴伸出所述后旋转盘的后侧或所述前旋转盘的前侧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扭转臂的一端与所述压紧气缸的缸杆外伸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连杆的下端铰接,所述升降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压紧框架的下部铰接。所述前旋转盘和后旋转盘的内侧各自安装有导向光轴7-6,所述导向光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辊子组所分布的平面,两个所述压紧框架的外侧各自安装有滑块7-7,所述滑块与对应侧的所述导向光轴滑动配合。所述压紧框架升降驱动装置为平面机构。所述压紧气缸的缸杆伸缩,带动所述扭转臂绕所述压紧框架转轴摆动,所述扭转臂经所述升降连杆带动相应侧的所述压紧框架活动。由于所述滑块与导向光轴的滑动连接,限制了所述压紧框架只能沿固定方向平移,由此实现对匣钵的压紧和松开,也确保了压紧位置的准确。

所述翻钵倒料机还设有外罩13,所述外罩可以将倒料过程中产生的物料颗粒、粉尘等集中隔离在外罩之内,以减少对机器外部环境的影响。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

匣钵通过左辊道运输线被送入所述旋转体中,通过辊子组的运送继续向右行进,当被光电开关检测到到达预定位置时,所述阻挡机构的挡板的上端进入所述辊子组的右侧出口位置,挡住匣钵,然后使辊子组停止转动,所述对中装置动作,使匣钵前后居中,然后所述压紧机构动作,压紧框架从上方向下压住匣钵,将匣钵固定在辊子组上。主驱动电机减速机带动所述旋转体转动180度,把匣钵内的材料倒入接料斗中,主驱动电机减速机再次带动所述旋转体转动180度复位,完成翻钵倒料作业。

本文所说的前后左右是为表达相关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非对其绝对方位的限定。由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特性,其上的结构在旋转体转到不同角度上有所不同,有关上、下、顶、底等的描述是指所述辊子组与左、右辊道运输线等高时视角下相应结构的上、下、顶、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