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和高空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9523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和高空作业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和高空作业车。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平台为了保证作业安全,不发生倾覆,通常会限制高空作业平台工作斗中载荷的重量。为了高空作业平台能够最高效率的工作,会希望工作斗中能够承受的载荷能够最大化,同时又希望臂架的工作范围最大化。显然,载重和工作范围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通常在在大高度的高空作业平台中,设计时会设计两种载重量,小载重量时臂架的工作范围较大;大载重量时臂架的工作范围较小。所以此时就需要一种载荷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工作斗中的载荷是处于小载荷状态还是大载荷状态,以决定臂架的工作范围。

高空作业设备通常采用压力式称重传感器来检测工作载荷,当工作斗托架上承载过大时,由于重力作用工作斗托架会下沉,与之相连的两个连接架产生位移形变,对压力式称重传感器进行拉伸来检测压力大小。参见专利公开号cn106744548a的一种新型工种平台用称重装置和专利公开号cn201141780y的高空作业平台的四连杆称重机构。其工作原理表现为支架与工作斗托架通过两个连接架来连接,用销轴固定在支架和工作斗托架上,形式平行四边形机构,称重传感器通过螺栓安装在两个连接架之间,当工作斗托架载重时,由于重力作用工作斗托架会下沉,产生位移,与之相连的两个连接架会朝外张开对称重传感器进行拉伸,控制器依据称重传感器所产生的压力大小来测算其载荷重量。该技术方案工作是承载过大,称重传感器容易损坏,没有过载保护;重复测量的精度及可靠性误差范围较大;维护性较差,需重新标定和设置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和高空作业车。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包括支架、工作斗托架、两个连接架,工作斗安装在工作斗托架上,其中一个连接架分别与支架和工作斗托架一端铰接,另外一个连接架分别与支架和工作斗托架另一端铰接,支架、工作斗托架、两个连接架构成四连杆机构;在支架和工作斗托架分别安装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用于感应两个连接架上下偏转行程;两个连接架通过第一杆件连接,在第一杆件上套有弹簧,弹簧用于使两个连接架复位至初始状态;在空载状态时,连接架压向其中一个行程开关;在第一载荷状态时,连接架均未压向两个行程开关;在第二载荷状态时,连接架会压向另一个行程开关。

为了保证工作斗始终水平,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四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机构。

为了保护第一行程开关不被压坏,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两个连接架为上连接架和下连接架;上连接架分别与支架和工作斗托架一端铰接,下连接架分别与支架和工作斗托架另一端铰接;在上连接架的向下延伸末端安装有第一限位块,在下连接架的向上延伸末端安装有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朝下连接架横向延伸,第二限位块朝上连接架横向延伸;当上连接架和下连接架靠拢时,第一限位块抵靠在下连接架上,第二限位块抵靠在上连接架上。

为了保护第二行程开关不被压坏,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在支架上安装有限位螺栓,在限位螺栓上拧有限位锁紧螺母,当工作斗载荷超过第二预定值时,连接架会抵靠在限位螺栓上,限制连接架继续偏转,第二预定值大于第一预定值。

为了方便调节检测头伸出长度,在进一步技术方案中,在连接架上安装有两个检测头和用于锁紧检测头的检测头锁紧螺母,连接架上的两个检测头与两个行程开关相对应布置;检测头与连接架螺纹连接,检测头可以调节伸出长度。

在进一步技术方案中,两个检测头分别安装在其中一个连接架的左侧和右侧。

在进一步技术方案中,包括帽盖,第一杆件依次穿过两个连接架、弹簧、帽盖,第一杆件末端拧有固定螺母,弹簧一端抵靠在下连接架上,弹簧另一端抵靠在帽盖上。

在进一步技术方案中,两个行程开关为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二行程开关和安装在工作斗托架上的第一行程开关,当工作斗空载时,两连接架向上偏转,连接架会压向其中第一行程开关;当工作斗载荷到达第一预定值重量时,连接架远离第一行程开关,到达第二预定值重量是,连接架压向第二行程开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车,包括上述的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

本发明的一种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和高空作业车,采用两个行程开关对置式设计,结构巧妙,性能可靠,可以检测三个状态,分别为空载状态、第一载荷状态、第二载荷状态。如果增加行程开关,可以检测多个状态。另外,为了保护行程开关,设计了限位块和限位螺栓,防止行程开关不被压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图1的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在空载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在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在有载荷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的上连接架6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本发明优选了一种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3、工作斗托架11、两个连接架6、7,工作斗安装在工作斗托架11上。两个连接架6、7为上连接架6和下连接架7;上连接架6的a、b点分别与支架3的b’点和工作斗托架11的a’点上端铰接,下连接架7的c、d点分别与支架3的d’点和工作斗托架11的c’点下端铰接;相互之间的铰接点a、b、c、d构成平行四边形。支架3、工作斗托架11、两个连接架6、7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如图4和图5所示,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在空载状态和有载荷状态,工作斗托架11处于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工作斗托架11不发生偏转。

如图1和图2及图3所示,在支架3和工作斗托架11分别安装有行程开关12、13,行程开关12、13用于感应两个连接架6、7上下偏转行程;两个行程开关为12、13安装在支架3上的第二行程开关13和安装在工作斗托架11上的第一行程开关12。

如图1和图2及图3所示,两个连接架6、7通过第一杆件4连接,在第一杆件4上套有弹簧8,弹簧8用于使两个连接架6、7复位至初始状态。第一杆件4依次穿过垫块5、两个连接架6、7、弹簧8、帽盖9,第一杆件4末端拧有固定螺母10,弹簧8一端抵靠在下连接架7上,弹簧8另一端抵靠在帽盖9上。本实施例的第一杆件4为螺杆,弹簧8为压缩弹簧。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构件。

如图1所示,在上连接架6的左右两侧上安装有两个检测头61、62和用于锁紧检测头的检测头锁紧螺母63(如图6所示),上连接架6上的两个检测头61、62与两个行程开关12、13相对应布置。其中一个检测头61与第一行程开关12对应,其中一个检测头6与第二行程开关13对应。如图6所示,检测头61为带螺纹长柄形零件,在上连接架6上开设有螺纹孔,检测头61拧入连接架6的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调节可以精确控制检测头61的伸出长度,然后锁紧螺母63进行锁紧,保证检测头61的长度不发生变化。检测头62的结构与检测头61结构相同,检测头61、62可以调节伸出长度,能够方便调节的同时降低了制造精度,并且保证了对载荷的检测精度。

如图4所示,当工作斗空载时,两连接架6、7向上偏转,上连接架6上的检测头61会压向其中第一行程开关12,使第一行程开关12触发得电,确定为空载状态。如图5所示,随着工作斗中载荷增大时,两连接架6、7会克服弹簧的压缩力慢慢张开,当载荷达到设定第一预定值重量时,固定在上连接架6上的检测头61会慢慢脱离第一行程开关12,致使第一行程开关12由原来的压缩状态转变为脱开状态,发送给控制系统一个信号,确定第一载荷状态。当载荷继续增大,两连接架6、7继续向下偏转,载荷达到设定第二预定值重量时,上连接架6上的检测头62会压向第二个行程开关13,致使第二个行程开关13由原来的脱开状态转变为压缩状态,此时再发送一个信号给控制系统,确定第二载荷状态。当载荷再继续增加时,限制上连接架6继续向下偏转,上连接架6会抵靠在限位螺栓1上,从而限制上连接架6继续向下偏转,所以检测头62不会无限制的压缩第二个行程开关13,从而起到对第二个行程开关13的保护作用。

因此,采用两个行程开关对置式设计,结构巧妙,性能可靠,可以检测三个状态,分别为空载状态、第一载荷状态、第二载荷状态。如果增加行程开关,可以检测多个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压坏行程开关。

为了进一步保护行程开关12、13,防止行程开关12、13被压坏。为了防止第一行程开关12在空载时被压坏,在上连接架6的向下延伸末端安装有第一限位块60,在下连接架7的向上延伸末端安装有第二限位块70,第一限位块60朝下连接架7横向延伸,第二限位块70朝上连接架6横向延伸。当上连接架6和下连接架7靠拢时,第一限位块60抵靠在下连接架7上,第二限位块70抵靠在上连接架6上。从而防止了第一行程开关12被压坏。

为了保护第二行程开关13不被压坏,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在支架3上安装有限位螺栓1,在限位螺栓1上拧有限位锁紧螺母2,当载荷超过设定第二预定值重量时,限制上连接架6继续向下偏转,上连接架6会抵靠在限位螺栓1上,从而限制上连接架6继续向下偏转,所以检测头62不会无限制的压缩第二个行程开关13,从而起到对第二个行程开关13的保护作用。限位螺栓1避免第二行程开关13被压坏。显然限位螺栓1的设计也是为了降低对制造精度的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车,包括上述的工作斗载荷感应机构。

本发明未描述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公知常识,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