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6292发布日期:2019-04-29 15:3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的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自动输送机。



背景技术:

加料装置是铁合金生产的关键装备之一。目前,国内矿热炉生产多数采用半自动料管或旋转流槽加料,人工加料仅作为其辅助加料方法,只有少数采用。上述加料方式,由于混合物料的密度存在差异,使得焦炭等一些密度较小的物料滞后落下,从而导致加料区域原料分布不均匀,需要捣料机等辅助机构或设备进行平整,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效率低,产品质量不易保证。同时,影响熔炼工艺及电耗。另外,存在零部件易损坏,设备故障率高,维修周期长等缺陷。皮带加料机在国内矿热炉生产中,目前尚处于研发起步阶段,工业应用空白。

国外铁合金生产加料技术稍领先于国内,自动旋转流槽加料技术广泛应用,但也存在布料不均,质量难以保证,零部件易损坏,设备故障率高、维修周期长等需解决的问题。皮带加料机在北欧、南非等一些企业有一定的应用,但目前使用的皮带机存在不能定距输送物料位置的缺陷,加料幅度空间窄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半自动输送机,该半自动输送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效率低等缺陷;采用输送带设置挂杆的结构能前后定距输送物料的位置,及输送带能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加料,改变了传统的加料工艺;可本地、远程自动控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加料的高效、节能及清洁化。

实现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自动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于输送机本体的两端各设有输送轮,输送轮之间以皮带连接,皮带的表面连接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上下表面横向分布有各十六杆挂杆以及两侧各设有一杆挂杆,上下表面的各挂杆之间的杆距为39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送轮表面凹陷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凹坑位,凹坑位呈齿槽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半自动输送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效率低等缺陷;采用输送带设置挂杆的结构能前后定距输送物料的位置,及输送带能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加料,改变了传统的加料工艺;可本地、远程自动控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加料的高效、节能及清洁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半自动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半自动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1,于输送机本体的两端各设有输送轮2,输送轮之间以皮带3连接,皮带的表面连接有输送带4,输送带的上下表面横向分布有各十六杆挂杆5以及两侧各设有一杆挂杆,共34杆挂杆,上下表面的各挂杆之间的杆距为39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轮表面凹陷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凹坑位6,凹坑位呈齿槽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自动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于输送机本体的两端各设有输送轮,输送轮之间以皮带连接,皮带的表面连接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上下表面横向分布有各十六杆挂杆以及两侧各设有一杆挂杆,上下表面的各挂杆之间的杆距为390mm。采用输送带设置挂杆的结构能前后定距输送物料的位置,及输送带能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加料,改变了传统的加料工艺;可本地、远程自动控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加料的高效、节能及清洁化。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朝粦
技术研发日:2017.10.18
技术公布日:2019.0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