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行车的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703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用于行车的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行车的移动机构,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行、吊车、天车都是人们对起重机的一个笼统的叫法,行车和现在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行车上设有的起吊设备(电动葫芦)要求其能移动,目前的技术方案是,通过电机驱动齿轮箱,再由齿轮箱输出动力驱动车轮,从而实现变速和动力输出,上述方案中的齿轮箱及齿轮体型庞大,制造成本高,重量大,高空安装维护存在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用于行车的移动机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行车的移动机构,包括车轮、端梁、电机、减速机构,所述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传动车轮转动,所述车轮与端梁转动安装,其特征是: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转轴、传动盘、顶柱、滚针、用于安装顶柱的安装盘,所述转轴固定设置有两传动盘,所述传动盘与转轴偏心设置,若干数量的滚针以车轮轴线为基准周向分布在车轮,所述滚针与车轮转动连接,若干数量的顶柱以车轮轴线为基准周向活动设置在安装盘,所述顶柱一端对应滚针,顶柱另一端对应传动盘。

进一步说,所述顶柱抵触滚针的一端为尖角,所述顶柱抵触传动盘的一端为弧面。

进一步说,所述传动盘为圆形或凸轮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在不改变原车轮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将车轮内部进行结构改良,使其具有减速功能,并去掉原外联接减速机,可大幅节省物料成本,安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剖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a-a向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用于行车的移动机构,包括车轮1、端梁2、电机3、减速机构4,所述电机3通过减速机构4传动车轮1转动,所述车轮1与端梁2转动安装,所述减速机构4包括转轴41、传动盘42、顶柱43、滚针44、用于安装顶柱43的安装盘45,所述转轴41固定设置有两传动盘42,所述传动盘42与转轴41偏心设置,若干数量的滚针44以车轮1轴线为基准周向分布在车轮1,所述滚针44与车轮1采用直轴转动连接,若干数量的顶柱43以车轮1轴线为基准周向活动设置在安装盘45,所述顶柱43一端对应滚针44,顶柱43另一端对应传动盘42。本实施例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盘42为两个,滚针44为两组,一组滚针44对应一个传动盘42。传动盘42转动时,传动盘42为偏心设置,顶柱43另一端抵触传动盘42,因此当传动盘42转动时,部分顶柱43沿车轮1径向伸出,部分顶柱43沿车轮1径向收缩;径向伸出趋势的顶柱43在抵触滚针44后会推动车轮1旋转;径向收缩趋势的顶柱43从原来的推动作用变为回缩,待下一周期时再伸出再推动车轮1旋转。

本实施例所述顶柱43抵触滚针44的一端为尖角,所述顶柱43抵触传动盘42的一端为弧面。所述尖角为两侧为斜面,从而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在触及滚针44时为斜面,可渐缓推动,动力传动柔顺。

本实施例所述传动盘42为圆形或凸轮形。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用于行车的移动机构,包括车轮、端梁、电机、减速机构,所述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传动车轮转动,所述车轮与端梁转动安装,其特征是: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转轴、传动盘、顶柱、滚针、用于安装顶柱的安装盘,所述转轴固定设置有两传动盘,所述传动盘与转轴偏心设置,若干数量的滚针以车轮轴线为基准周向分布在车轮,所述滚针与车轮转动连接,若干数量的顶柱以车轮轴线为基准周向活动设置在安装盘,所述顶柱一端对应滚针,顶柱另一端对应传动盘。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洪文星
技术研发日:2017.11.01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