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的送料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159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的送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零部件的生产中需要对被加工的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对于现有的自动化生产,汽车零部件配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组立或焊接,一是用手直接放入定位然后送到目的地;二是用振动直接送料到目的地,这里方法一结构简单,但不能实现自动送料,人的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方法二配件是自动送料的,由于不能对产品位置进行预调整,只适合于简单形状的产品,无法进行后续自动化生产,对于一些对孔位定位要求较高的零件进行加工,目前的多采用红外线传感器进行定位,这样对于孔位较多的零件就需要使用到非常多的传感器,这样就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的送料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的送料调整装置,包括主体和工件,所述主体上设有工作台、报警装置、位置检验装置和位置调整装置,所述工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位置检验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升降室和位于所述升降室内部的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表面设置有检测柱,所述检测柱的位置与所述工件上需要检测的丝孔位置相对应,所述检测板的下方设有升降气缸,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红外线探测器和指示灯,所述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底部设有同步转盘。

优选的,所述升降气缸的顶部与所述检测板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板通过升降气缸活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室内。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孔,所述导孔的位置与所述工件上丝孔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检测板的上表面在工作台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检测板和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柱的上表面采用光滑球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送料装置将工件输送至工作台,此时检测板位于升降室的底部,当红外线探测器检测到工件时,升降气缸控制检测板上升,此时由于工件摆放位置的孔位不正确,检测柱将工件向上推动,工件与旋转电机下方的同步转盘进行同步转动,工件在转动的使用位置不断调整,当工件调整到正确位置时,工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指示灯及显示位置调整正确,升降气缸控制检测板下降,即可完成对工件的位置调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件上表面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检测柱;3-红外线探测器;4-工件;5-导孔;6-工作台;7-指示灯;8-复位弹簧;9-检测板;10-升降气缸;11-升降室;12-同步转盘;13-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的送料调整装置,包括主体1和工件4,所述主体1上设有工作台6、报警装置、位置检验装置和位置调整装置,所述工件4安装在所述工作台6上,所述位置检验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6下方的升降室11和位于所述升降室11内部的检测板9,所述检测板9上表面设置有检测柱2,所述检测柱2的位置与所述工件4上需要检测的丝孔位置相对应,所述检测板9的下方设有升降气缸10,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有红外线探测器3和指示灯14,所述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6上方的旋转电机13,所述旋转电机13的底部设有同步转盘12。

所述升降气缸10的顶部与所述检测板9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板9通过升降气缸10活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室11内;所述工作台6上设置有导孔5,所述导孔5的位置与所述工件4上丝孔位置相对应;所述检测板9的上表面在工作台6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8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检测板9和工作台6上;所述检测柱2的上表面采用光滑球面设置。

工作原理:使用时送料装置将工件4输送至工作台6,此时检测板9位于升降室11的底部,当红外线探测器3检测到工件4时,升降气缸10控制检测板9上升,此时由于工件4摆放位置的孔位不正确,检测柱2将工件4向上推动,工件4与旋转电机13下方的同步转盘12进行同步转动,工件4在转动的使用位置不断调整,当工件4调整到正确位置时,工件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指示灯14及显示位置调整正确,升降气缸10控制检测板9下降,即可完成对工件4的位置调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