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402发布日期:2018-09-11 23:29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筒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的加工生产线中,运输装置将物料运送至加工设备处,或将加工好的物品运送至收集整理的装置处。

物料的运输有通过滚筒运输装置来完成的,现有技术的滚筒运输装置结构简单,包括架体、驱动源、传动装置和滚筒,物料运送时,将物料放置在滚筒上,此时驱动源驱动传动装置运动,传动装置带动滚筒转动,放置在滚筒上的物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运送往下一个滚筒上,最终物料被运送往指定位置处。

而实际加工中,加工设备或收集整理的装置与滚筒间存在高度差,若倾斜设置滚筒运输装置,物料可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滚筒的表面滑动,可能会使得物料很难运送往指定位置处,此时仍需人力搬动使物料运送至指定位置处,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运输装置,具有可将物料水平运送往有高度差的指定地点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滚筒运输装置,包括支架、支撑座和滚筒,所述滚筒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源,支架上设置有可升降的叉式支撑架,所述叉式支撑架背离支架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叉式支撑架上连接有驱动叉式支撑架升降以带动支撑座竖直方向位移的液压缸。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向高处运送物料时,将物料放置在滚筒上,使液压缸伸长带动叉式支撑架运动,同时滚筒输送物料沿水平方向移动,叉式支撑架带动支撑座上升降到指定位置,此时滚筒将物料运送到指定位置;运输完成后,液压缸收缩带动叉式支撑架向下运动,使支撑座回到运送前位置,等待下一次运输,期间减少了人力搬运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

进一步,所述叉式支撑架包括相互铰接的内支撑架和外支撑架,且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内支撑架和外支撑架,两侧内支撑架间铰接有支撑杆,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相对的一端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可沿支架和支撑座移动,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相对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座和支架上,液压缸一端铰接于支架上,另一端与支撑杆中部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液压缸伸长,推动支撑杆,支撑杆带动内支撑架与外支撑架运动,此时连接在内支撑架与外支撑架的滑动件滑动使支撑座升高,达到自动升降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所述滑动件设置为滑块,支架和支撑座侧壁上设置有供滑块滑移的第一滑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液压缸伸长,推动支撑杆,支撑杆带动内支撑架与外支撑架运动,此时连接在内支撑架与外支撑架的滑块沿第一滑槽滑移使支撑座升高,达到自动升降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所述滑动件设置为滑轮,支架和支撑座正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滑轮滑移的第二滑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液压缸伸长,推动支撑杆,支撑杆带动内支撑架与外支撑架运动,此时连接在内支撑架与外支撑架的滑轮沿第二滑槽滚动使支撑座升高,达到自动升降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滚轮与第二滑槽间的摩擦力小于滑块与第一滑槽间的摩擦力,使得滚轮在第二滑槽内更易滚动。

进一步,所述滑动件设置为滚轮,滚轮与外支撑架或内支撑架连接,且可在支架和支撑座端面滚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液压缸伸长,推动支撑杆,支撑杆带动内支撑架与外支撑架运动,此时连接在内支撑架与外支撑架的滚轮支架或支撑座端面滚动使支撑座升高,达到自动升降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且滚轮直接沿支架或支撑座滑移,减少了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设置,使得支架与支撑座的加工工序减少,加工更加简单。

进一步,所述支架靠近地面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脚,多个所述支撑脚靠近地面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盖,调节盖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承重弹簧,且承重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撑脚和调节盖抵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调节盖既可微调支撑座的高度,减少了在实际生产中该滚筒运输装置与运送物料至该滚筒运输装置的其他运输装置间存在的一定的高度差,从而无法将物料平稳的运送到该滚筒运输装置上的情况,承重弹簧分担了作用在螺纹上的力,延长了调节盖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调节盖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可增大手与调节盖间的摩擦力,使得在转动调节盖时不易打滑,转动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自动升降装置实现了该滚筒运输装置的自动升降,使物料能够水平的运送往有高度差的指定位置;

二、转动调节盖即可对支撑座与地面的距离进行微调,减少了物料无法平稳的运送至该滚筒运输装置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滚筒运输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滚筒运输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滚筒运输装置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C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种滚筒运输装置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的D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支撑脚;111、调节盖;112、空腔;113、承重弹簧;114、防滑纹;2、支撑座;3、滚筒;4、叉式支撑架;41、液压缸;42、内支撑架;43、外支撑架;44、支撑杆;45、滑块;46、第一滑槽;47、第二滑槽;48、滑轮;4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滚筒运输装置,包括支架1、支撑座2和滚筒3,滚筒3与支撑座2可转动连接,支撑座2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滚筒3转动的驱动源,支架1上设置有可升降的叉式支撑架4,叉式支撑架4背离支架1的一端与支撑座2连接,叉式支撑架4上连接有驱动叉式支撑架4升降以带动支撑座2竖直方向位移的液压缸41,叉式支撑架4包括相互铰接的内支撑架42和外支撑架43,且支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内支撑架42和外支撑架43,两侧内支撑架42间铰接有支撑杆44,外支撑架43与内支撑架42相对的一端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可沿支架1和支撑座2移动,外支撑架43与内支撑架42相对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座2和支架1上,液压缸41一端铰接于支架1上,另一端与支撑杆44中部连接。本实施例中滑动件设置为滑块45,支架1和支撑座2侧壁上设置有供滑块45滑移的第一滑槽46。

需要将物料运送至有高度差的指定位置时,将物料放置在滚筒3上,此时滚筒3输送物料沿水平方向移动,同时液压缸41伸长,液压缸41推动支撑杆44运动,支撑杆44带动内支撑架42与外支撑架43运动,此时连接在内支撑架42与外支撑架43的滑动件滑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设置为滑块45,滑块45沿第一滑槽46滑移使支撑座2升高,使物料能够水平的运送往有高度差的指定位置。

如图3、图4所示,支架1靠近地面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脚11,多个支撑脚11靠近地面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盖111,调节盖111内设置有空腔112,空腔112内设置有承重弹簧113,且承重弹簧113两端分别与支撑脚11和调节盖111抵触,调节盖111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114。

旋转调节盖111既可微调支撑座2的高度,减少了在实际生产中该滚筒运输装置与运送物料至该滚筒运输装置的其他运输装置间存在的一定的高度差,从而无法将物料平稳的运送到该滚筒运输装置上的情况,承重弹簧113分担了作用在螺纹上的力,延长了调节盖111的使用寿命,防滑纹114可增大手与调节盖111间的摩擦力,使得在转动调节盖111时不易打滑,转动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滑动件的不同: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滑动件设置为滑轮48,支架1和支撑座2正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滑轮48滑移的第二滑槽47。

使用时液压缸41伸长,推动支撑杆44,支撑杆44带动内支撑架42与外支撑架43运动,此时连接在内支撑架42与外支撑架43的滑轮48沿第二滑槽47滚动使支撑座2升高,达到自动升降的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滚轮49与第二滑槽47间的摩擦力小于滑块45与第一滑槽46间的摩擦力,使得滚轮49在第二滑槽47内更易滚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滑动件的不同: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滑动件设置为滚轮49,滚轮49与外支撑架43或内支撑架42连接,且可在支架1和支撑座2端面滚动。

使用时液压缸41伸长,推动支撑杆44,支撑杆44带动内支撑架42与外支撑架43运动,此时连接在内支撑架42与外支撑架43的滚轮49沿支架1或支撑座2端面滚动使支撑座2升高,达到自动升降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且滚轮49直接沿支架1或支撑座2滑移,减少了第一滑槽46或第二滑槽47的设置,使得支架1与支撑座2的加工工序减少,加工更加简单。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