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及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8965发布日期:2018-12-07 22:3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及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提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及提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斗式提升机,是一个可以大角度歪斜向上运送粉状、颗粒或小块物料的持续输送的机械,应用于粮食、油脂、饲料等工厂,使用领域较广;斗式提升机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输送效率高、运升高度高、运行平稳、应用范围广等优点;采用流入式喂料、诱导式卸料、大容量料斗密集型布置,在物料提升时几乎无回料和挖料现象,因此无效功率少;流入式喂料、回料少等特点,可有效减小物料间的摩擦及机械磨损,尤其在粮食输送过程中,可有效降低粮食破碎等问题。但是现有的斗式提升机往往由于加工制作及安装等因素,往往导致上滚筒与下滚筒不平行;现有的提升机结构也没有有效的调节装置,只能通过调整机尾的下滚筒从而达到畚斗皮带的涨紧作用,结构复杂、调节效果较差。

基于上述提升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及提升机,旨在解决现有提升机上滚筒无法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包括有上滚筒、轴承座、连接板以及调节螺杆;轴承座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上;连接板通过螺母可移动设置于调节螺杆上;上滚筒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轴承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上座机架和机架支撑板;上座机架固定设置于机头上;机架支撑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于上座机架上;调节螺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机架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调节螺杆通过焊接设置于机架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连接板穿过调节螺杆;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设置于调节螺杆上,并位于连接板下端;第二螺母设置于调节螺杆上,并位于连接板上端。

进一步地,调节螺杆包括两对;一对调节螺杆设置于上滚筒的一侧,另一对调节螺杆设置于上滚筒的另一侧;两队调节螺杆上均设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设有轴承座;转轴两端可转动设置于轴承座上;上滚筒设置于转轴上。

进一步地,连接板两端分别通过螺母可移动设置于调节螺杆上;轴承座设置于连接板上,并位于两个调节螺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提升机,包括有机头、机尾以及中间管道;中间管道设置于机头和机尾之间;机头包括有上述所述的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滚筒、下滚筒以及畚斗皮带总成;上滚筒设置于机头上,并带动畚斗皮带总成转动;下滚筒设置于机尾上;畚斗皮带总成绕过上滚筒和下滚筒设置。

进一步地,畚斗皮带总成包括有皮带和畚斗;皮带分别绕过上滚筒和所述下滚筒形成回路;畚斗设置于皮带上。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增加了上滚筒与机头之间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从而可增加中心距H的可调范围,当提升机机尾的调节装置由于位置原因不方便调节时,或者机尾的调节装置出现故障时,可通过机头调节装置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可对上滚筒的两侧轴承座进行分别调节,通过两侧的调节可调整上滚筒中心线位置,使得上滚筒中心线与下滚筒中心线平行,防止畚斗皮带运行中的跑偏现象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机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机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机上滚筒中心线非水平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校正的提升机机头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校正的提升机机头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校正的提升机机头结构调节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校正的提升机机头结构调节后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前后滚筒位置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前后滚筒位置侧视图。

图中:1、机尾;2、下滚筒;3、中间管道;4、上滚筒;5、机头;6、畚斗皮带总成;7、皮带;8、畚斗;10、上滚筒;20、轴承座;30、连接板;40、上座机架; 50、调节螺杆;60、第一螺母;70、第二螺母;80、机架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4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包括有上滚筒10、轴承座20、连接板30、调节螺杆50、上座机架40以及机架支撑板80;其中,轴承座20固定设置于连接板30上;连接板30通过螺母可移动设置于调节螺杆50上;上滚筒10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轴承座20上,以带动畚斗皮带总成转动提升货物;进一步地,上座机架40固定设置于机头1上;机架支撑板80沿水平方向焊接设置于上座机架40上;调节螺杆50沿竖直方向焊接固定设置于机架支撑板80上;轴承座 20通过螺栓、螺母以及平垫弹性固定设置于连接板30上;具体地,每块机架支撑板 80上焊接两个调节螺杆50,先将两个第一螺母60分别旋拧在调节螺杆50的中部位置,连接板30上开有和调节螺杆50位置相匹配的通孔,通孔套入调节螺杆50后,连接板20下表面与第一螺母60接触,从而限定轴承座20的位置,调节螺杆50上再套入第二螺母70,拧紧都起到固定整个上滚筒的作用;当安装完成后的上滚筒未处于水平状态,且左低右高时,可将左侧两根调节螺杆上的第一螺母向上调节,然后再将左侧两根调节螺杆上的螺母向上调节,使得整个左侧的轴承座向上部移动,同时可以将右侧两根螺杆上的第二螺母向下调节,使得上滚筒中心线处于水平状态,最后将所有螺母拧紧放松,如此完整上滚筒的水平调整;反之则将上述调整步骤相反调节即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分别调节上滚筒两侧高度,补偿制作及安装误差,从而达到调节上下滚筒水平调节作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4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0穿过调节螺杆50;螺母包括第一螺母60和第二螺母70;第一螺母60设置于调节螺杆50上,并位于连接板30下端;第二螺母70设置于调节螺杆50上,并位于连接板30上端;通过采用双螺母固定,可以起到移动调节的作用,且方便调节。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4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包括两对;一对调节螺杆设置于上滚筒的一侧,另一对调节螺杆设置于上滚筒的另一侧;两队调节螺杆上均设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设有轴承座;转轴两端可转动设置于轴承座上;上滚筒设置于转轴上;由于上滚筒两侧均设有调节螺杆,这样可以起到两侧同时调节的作用,即在畚斗皮带需要涨紧度需要调节时,如需要将上滚筒向上调节增加畚斗皮带涨紧时,可将左右两对调节螺杆上的四个第一螺母向上旋动到适当位置,再将四个第二螺母向上旋动,要求四个螺母向上旋动的行程相同(如此才能保证上滚筒的水平上移)位置调整合适后将第一螺A拧紧固定,防松处理,即完成畚斗皮带涨紧,反之则将上述调整步骤相反调节即可;通过同时调节上滚筒两侧高度,使得上、下滚筒中心距变化,恻然达到涨紧畚斗皮带的作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4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0两端分别通过螺母可移动设置于调节螺杆50上;轴承座20设置于连接板30上,并位于两个调节螺杆50之间。

相应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提升机,包括有机头5、机尾1以及中间管道3;中间管道3设置于机头5和机尾1之间;机头5 包括有上述所述的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采用上述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能够避免上滚筒中心线A和下滚筒中线B在安装或工作时未处于水平时,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从而起到调节上滚筒中心线与下滚筒中心线的间距H值的变化。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滚筒4、下滚筒2以及畚斗皮带总成6;上滚筒4设置于机头5上,并带动畚斗皮带总成6转动;下滚筒2设置于机尾1上,起到导向的作用;畚斗皮带总成6绕过上滚筒4和下滚筒 2设置;具体地,畚斗皮带总成6包括有皮带7和畚斗8;皮带7分别绕过上滚筒4 和下滚筒2形成回路;畚斗8设置于皮带7上,在上滚筒带动下进行提升货物。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增加了上滚筒与机头之间可调节的提升机机头结构,从而可增加中心距H的可调范围,当提升机机尾的调节装置由于位置原因不方便调节时,或者机尾的调节装置出现故障时,可通过机头调节装置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可对上滚筒的两侧轴承座进行分别调节,通过两侧的调节可调整上滚筒中心线位置,使得上滚筒中心线与下滚筒中心线平行,防止畚斗皮带运行中的跑偏现象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