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4601发布日期:2020-07-14 17:1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排料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链式输送机因其运输能力大,工作阻力小、耗电量低,已广泛地应用在冶金、煤炭、交通、水电、化工等部门。因为链式输送机是连续作业,链式输送机排料困难成为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问题,通常只能通过人工搬运进行排料,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工作效率低。因此针对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小径材在链式输送机上进行曲度图像识别检测之后,当小径材曲度不能满足加工要求时,给移动式排料装置一个信号,使排料装置移动到链式输送机上小径材的中间位置,对小径材进行精准排料,若满足曲度要求则通过链式输送机输送到下一工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它是由电机减速器总成、齿轮、侧面直线导轨安装板、推料底板、推料气缸、圆柱导轨、直线轴承、气缸安装板、推料板等构成。电机减速器总成的输出轴与齿轮通过键连接,侧面直线导轨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减速器总成的侧面,推料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减速器总成上端,气缸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推料底板上,推料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板上,推料气缸两侧的直线轴承安装在气缸安装板上,圆柱导轨安装在直线轴承上,圆柱导轨一端连接在推料板的螺纹孔中上,通过螺母预紧,推料气缸的杆连接在推料板的螺纹孔中,通过螺母预紧。当小径材在链式输送机检测其曲度不能达到加工要求,驱动电机减速器总成通过齿轮在齿条上直线移动,使排料装置到达链式输送机上小径材的中间位置,然后控制推料气缸杆伸出,在两个圆柱导轨的辅助支撑下,通过推料板对小径材进行精准排料,如果检测到小径材曲度达到要求则通过链式输送机将小径材输送到下一工位。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这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能够根据链式输送机上小径材的实际位置,对小径材进行精准排料,实现了精准的自动化排料,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轴侧图;

图中1.电机减速器总成2.齿轮3.侧面直线导轨安装板4.推料底板5.推料气缸6.圆柱导轨7.直线轴承8.气缸安装板9.推料板。

图2一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案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它是由电机减速器总成1、齿轮2、侧面直线导轨安装板3、推料底板4、推料气缸5、圆柱导轨6、直线轴承7、气缸安装板8、推料板9等构成。

下面对各部分装置组成和功能进行介绍:

电机减速器总成1的输出轴与齿轮2通过键连接,侧面直线导轨安装座3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减速器总成1的侧面,推料底板4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减速器总成1上端,气缸安装板8通过螺栓固定在推料底板4上,推料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板8上,推料气缸两侧的直线轴承7安装在气缸安装板8上,圆柱导轨6安装在直线轴承7上,圆柱导轨6一端连接在推料板9上,通过螺母预紧,推料气缸5的杆一端连接在推料板9上,通过螺栓预紧。当小径材在链式输送机检测其曲度不能达到加工要求,驱动电机减速器总成1通过齿轮2在齿条上直线移动,使排料装置到达链式输送机上小径材的中间位置,然后控制推料气缸5的杆伸出,在两个圆柱导轨6的辅助支撑下,通过推料板9对小径材进行排料,如果检测到曲度达到要求则通过链式输送机将小径材输送到下一工位。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它是由电机减速器总成、齿轮、侧面直线导轨安装板、推料底板、推料气缸、圆柱导轨、直线轴承、气缸安装板、推料板等构成,其特征是:当检测到链式输送机上的小径材曲度不能达到加工要求时,驱动电机减速器总成,通过齿轮在齿条上直线移动,使排料装置到达链式输送机上小径材的中间位置,然后控制推料气缸杆伸出,在两个圆柱导轨的辅助支撑下,通过推料板对小径材进行精准排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涉及排料输送设备领域,是一种用于链式小径材输送机的移动式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机减速器总成、齿轮、侧面直线导轨安装板、推料底板、推料气缸、圆柱导轨、直线轴承、气缸安装板、推料板等构成的移动式排料装置,当检测到链式输送机上小径材的曲度不能达到要求时,通过齿轮在齿条上直线移动,使移动式排料装置到达链式输送机上小径材的中间位置,然后控制推料气缸杆伸出,在两个圆柱导轨的辅助支撑下,通过推料板对小径材进行精准排料。本发明针对于链式输送机上的小径材的实际位置,通过移动式排料装置对小径材进行排料,实现了精准自动化排料,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梅;杨存亮;马岩;刘智超;杜炳霖;王刚;谭吉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05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