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膨胀内衬袋的中空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1645发布日期:2019-05-17 22:4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膨胀内衬袋的中空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膨胀内衬袋的中空桶。



背景技术:

工业上较贵重的液态原料普遍采用小开口金属桶盛装和运输,其桶身和桶盖为一体式结构,桶盖上设有开口(注液口和透气口)。对于不同特性的工业液态原料需要配置专用的金属桶盛装,为避免交叉污染,这些金属桶不能重复交叉利用,使用成本较高,传统的金属桶在清洗时还存在污染问题,难以解决。

现有技术中在包装桶中使用内衬袋,可以实现金属桶的重复交叉利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也解决了清洗时的污染问题,但是目前内衬袋的结构非常简单,其安装和更换非常的麻烦,并且金属桶在倾倒液体时,内衬袋会在桶体内发生位移,不易操作,且内部液体残留多,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膨胀内衬袋的中空桶,通过在内衬袋的外侧设置膨胀层,可以保证桶体内的内衬袋不会随着液体的减少而改变形状,有助于液体的倾倒,可以提高液体的使用率,避免液体残留造成浪费;桶口结构上的充气软管既可以对膨胀层进行充气放气,亦可以借助其确认膨胀层是否充满气处于膨胀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膨胀内衬袋的中空桶,包括桶体和桶盖,还包括软性内衬袋和与内衬袋相连的桶口结构,所述内衬袋外层设置有膨胀层,所述桶口结构包括连接管、环状外翻边和充气软管,所述连接管与内衬袋相连通,所述环状外翻边设置于连接管的圆周侧壁上,所述连接管上位于环状外翻边下部的一侧侧壁设有水平插口,该连接管的上端面设有竖直插口,所述竖直插口与所述水平插口相连通,所述充气软管插装入竖直插口和水平插口内,且与所述膨胀层相连通,所述内衬袋插装入桶体内,所述环状外翻边套设于桶体的桶口壁处将内衬袋固定于桶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环状外翻边为弹性橡胶外翻边。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膨胀层为充气条或充气袋。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膨胀层为充气条,多个所述充气条相互连通的设置于膨胀后的内衬袋的周边处,所述充气条与充气软管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膨胀层为充气袋,所述充气袋套装于内衬袋的外侧并与之粘接,且其套装口处密封于连接管上位于水平插口的上方,所述充气软管伸入充气袋中。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充气软管上远离水平插口的一端设有充气插头。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充气插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竖直插口的内径。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充气软管上远离竖直插口的一侧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所述水平插口的内径。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连接管的上端面和桶体上设有相对应的插装标识。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桶体上设有用于保护桶口结构的限位凸起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内衬袋外侧设置膨胀层,可以保证桶体内的内衬袋不会随着液体的减少而改变形状,有助于液体的倾倒,可以提高液体的使用率,避免液体残留造成浪费;

2.桶口结构上的充气软管既可以对膨胀层进行充气放气,亦可以借助其确认膨胀层是否充满气处于膨胀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桶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内衬袋与桶口结构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设有充气条的内衬袋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设有充气袋的内衬袋的结构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桶体;11.桶口壁;12.限位凸起部;13.提手;2.内衬袋;31.充气条;32.充气袋;4.桶口结构;41.连接管;42.环状外翻边;43.水平插口;44.竖直插口;45.充气软管;46.充气插头;47.限位环;48.插装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具有膨胀内衬袋的中空桶,包括桶体1和桶盖,还包括软性内衬袋2和与内衬袋2相连的桶口结构4,内衬袋为软性材质,可为类似塑料袋材质的软性可折叠和压缩的具有热固作用的袋体,但其厚度要由于塑料袋材质,内衬袋2外层设置有膨胀层,桶口结构4包括连接管41、环状外翻边42和充气软管45,连接管41为塑料材质,其与内衬袋2相连通,可通过热熔作用将内衬袋的袋口处粘结于连接管上,充气软管同样为软性可折叠可压缩材质,可通过充气软管的撑起或收缩的状态来判定膨胀层是否充满气体并膨胀,环状外翻边42设置于连接管41的圆周侧壁上,连接管41上位于环状外翻边42下部的一侧侧壁设有水平插口43,该连接管41的上端面设有竖直插口44,竖直插口44与水平插口43相连通,充气软管45插装入竖直插口44和水平插口43内,且与膨胀层相连通,内衬袋2插装入桶体1内,环状外翻边42套设于桶体1的桶口壁11处将内衬袋2固定于桶体1内,桶盖插装入连接管的管口处即可放置内衬袋中的液体流出。

环状外翻边32为弹性橡胶外翻边,可通过其弹性挤压作用将桶口结构固定于桶口壁上,防止使用时掉入桶口内。

膨胀层为相互连通的多个充气条31,通过将内衬袋中充满气体使内衬袋膨胀,然后在充气后的内衬袋多个折边处粘接充气条使之粘结于内衬袋的外侧,然后将充气袋内的气体排出即可,充气条可在充气后可膨胀,在放气后可压扁,充气后的充气条可扯动内衬袋使之膨胀,并具有立体结构,其内部具有的腔体可以盛装液体,多个充气条31相互连通的设置于膨胀后的内衬袋2的周边处,充气条31与充气软管45相连通。

充气软管45上远离水平插口43的一端设有充气插头46,充气插头可与外界气源相连,充气后可使充气条膨胀,从容带动内衬袋膨胀于桶体内,充气插头46的外径大于竖直插口44的内径,可防止充气插头滑入竖直插口内。

充气软管45上远离竖直插口44的一侧设有限位环47,限位环粘着于充气软管的外壁侧面,限位环47的内径大于水平插口43的内径,可防止充气软管被抽出连接管。

连接管41的上端面和桶体1上设有相对应的插装标识48,通过两处插装标识可以确定内衬袋与桶体的位置关系,避免内衬袋在桶体内位置不精准无法使内衬袋完全在桶体内膨胀。

桶体1上设有用于保护桶口结构4的限位凸起部12,提手13的上端面与限位凸起部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限位凸起部即可以保护桶口结构免受碰撞,亦可以方便多个桶体叠放时起到支撑作用。

先将内衬袋插装入桶体内,通过环状外翻边将桶口结构固定于桶口壁上,注入液体步骤:可先往内衬袋中注入液体,使内衬袋撑起并与桶体内壁相匹配,然后通过充气软管向充气条内通气使之膨胀,然后注入液体,亦可先将充气条内充气膨胀,使之扯动内衬袋膨胀,然后再向内衬袋中注入液体;倒出液体步骤:如果需要将内衬袋中的液体倒出,因为内衬袋已经膨胀成型,且有充气条的扯动使其具有相对稳定的膨胀结构,内衬袋不会随着液体的流出而改变其膨胀形状,只需将桶口倒转,即可将内衬袋中的液体全部倒出,可以做到液体不残留,提高液体的使用率。

实施例二

如图6至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膨胀层为充气袋32,充气袋32套装于内衬袋2的外侧,且其套装口处密封于连接管41上位于水平插口43的上方,并可在内衬袋与充气袋之间通过熔融作用形成多个粘接点或粘接带,充气软管45伸入充气袋32中,充气袋可作为充气层,在盛装液体时可先将液体注入内衬袋中使之与桶体具有相匹配的结构,然后通过充气软管在充气层中注入气体使之膨胀并具有相对稳定的膨胀结构,亦可先对充气袋充气使之带动内衬袋膨胀后注入液体,在倾倒液体时可使液体不残留,提高液体使用率。

本发明通过在内衬袋外侧设置膨胀层,可以保证桶体内的内衬袋不会随着液体的减少而改变形状,有助于液体的倾倒,可以提高液体的使用率,避免液体残留造成浪费;桶口结构上的充气软管既可以对膨胀层进行充气放气,亦可以借助其确认膨胀层是否充满气处于膨胀状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