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线盘放线的施工拉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1821发布日期:2019-05-17 22:4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缆线盘放线的施工拉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线盘放线的施工拉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缆铺设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人力拉动电缆向电缆井内输送电缆,人力拉动电缆的劳动强度大,人的体力限制了拉动电缆的速度,工作效率很低;电缆线盘放送停止后,一方面,电缆线盘可能在无意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回转收线动作,而导致在电缆井中正在铺设的电缆回拉,不利于电缆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电缆铺设的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回转的电缆线盘对线缆的瞬间绷直拉伸,使得电缆在一定程度受到损伤,影响以后的安全使用及使用寿命;且被瞬间回拉的电缆在瞬间被绷直,可能对在电缆附近的人员造成伤害。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电缆线盘放线的施工拉线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缆线盘放线的施工拉线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用于电缆线盘放线的施工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主动输送轮、第一摆杆、第二传动轴、第二齿轮、旋转阻尼器、第一板簧、固定块、第三齿轮、第一齿条、传递条、第二齿条、第四齿轮、单向离合器、第三传动轴、第一梯形导条、复位弹簧、滚轮、电动驱动模块、固定底座、从动输送轮、压紧机构,其中第一传动轴与外壳侧面上的传动轴孔轴承配合,通过固定底座固定安装在外壳外侧面上的电动驱动模块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连接;主动输送轮与第一齿轮同轴固装在第一传动轴位于外壳内的一端,且第一齿轮位于主动输送轮和传动轴孔之间;第一摆杆上具有轴孔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的轴承配合,另一端的侧面上安装有旋转阻尼器;旋转阻尼器的外圈与第一摆杆固连,其内圈与第二传动轴一端过盈配合;第二传动轴上未与旋转阻尼器配合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摆杆通过第一板簧与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壁上的固定块连接。

第三齿轮通过与之轴承配合的轴安装在外壳内壁上,且与第二齿轮配合;上端面安装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传递条水平滑动安装于外壳内,且第一齿条与位于上方的第三齿轮啮合;第四齿轮和从动输送轮通过第三传动轴安装在外壳内,且第四齿轮与位于下方的第二齿条啮合;从动输送轮与第三传动轴之间为轴承配合;从动输送轮与主动输送轮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两个滚轮分别通过与之轴承配合的轴安装在外壳内,且分别位于从动输送轮和主动输送轮的两侧;两个滚轮与主动输送轮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两端分别与传递条端面和外壳内壁连接的复位弹簧对传递条的运动进行复位。

固定安装在外壳内且位于主动输送轮下方的压紧机构中的两个自由旋转的压紧轮对缠绕于主动输送轮下边缘的电缆实行压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压紧机构包括u型底座、第二摆杆、压紧轮、滑套、连接块、第二梯形导条、踏板、第二板簧,其中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摆杆的下端通过销铰接,且销的两端分别与u型底座的两个内壁固连;每个第二摆杆的上端都安装有可自由旋转的滚轮,且滚轮的中心轴线与两个第二摆杆下端的铰接销的中心轴线平行;两个滑套分别通过嵌套的方式滑动安装于两个第二摆杆上;两个滑套对称分布,且分别与连接块的两端铰接;连接块的侧面上对彻底安装有两个第二梯形导条,且两个第二梯形导条分别滑动于u型底座侧壁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梯形导槽内;固定安装于连接块侧面上的踏板竖直滑动于u型底座侧壁上的第二滑槽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壳内壁上开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梯形导槽。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传递齿条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梯形导条,传递条通过第一梯形导条与第一梯形导槽的滑动配合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上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条的末端齿牙啮合时,第四齿轮依然与第二齿条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复位弹簧为拉伸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壳上与开有传动轴孔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滑槽。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连接块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踏板,踏板依次穿过u型底座上的第二滑槽和外壳侧面上的第一滑槽伸出外壳并竖直滑动与第一滑槽中。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两个第二板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在初始状态,两个压紧轮的圆柱面同时与主动输送轮的圆柱面紧贴。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主动输送轮、从动输送轮、滚轮和压紧轮的圆柱面上都具有环形的内凹弧面。

本发明中的拉电缆线装置主要用于大型电缆的铺设工作。

本发明中缠绕于电缆线盘上的电缆的一端从位于从动输送轮一侧的滚轮进入底座外壳,电缆依次绕过位于从动输送轮一侧的滚轮的下部、从动输送轮的上部和主动输送轮与压紧轮之间,再绕过位于主动输送轮一侧的滚轮的上部并进入线缆井内。

本发明中的旋转阻尼器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旋转阻尼器优选基于高粘度阻尼油的阻尼器,该旋转阻尼器具有无磨损损耗,其使用可靠;此种原理的阻尼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如汽车上的安全把手;旋转阻尼器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当电力施工过程中,需要拉线时,接通电源使得电动驱动模块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由于旋转阻尼器的存在,第二齿轮不会产生绕第二传动轴的旋转,第一齿轮的旋转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轴和旋转阻尼器带动第一摆杆绕第一传动轴向第三齿轮摆动并使得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并建立传动关系,第一板簧被压缩并储能;电动驱动模块输出轴的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递给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再通过第一齿条带动传递条和第二齿条沿第一梯形导槽滑动,复位弹簧被拉伸并储能;当拉线结束时,切换电源,使得电动驱动模块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齿轮反向旋转很小角度,然后切断电源;在第一齿轮反向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旋转阻尼器的存在,第一齿轮的旋转不会带动第二齿轮绕第二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旋转;第一齿轮通过不自转的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轴和旋转阻尼器带动第一摆杆绕第一传动轴向上摆动;复位弹簧使得传递条带动第一齿条开始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条带动第三齿轮旋转;此时,第三齿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一齿轮的反向旋转方向相同,更有利于第二齿轮迅速脱离第三齿轮;在拉线过程中,由于旋转阻尼器的存在,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建立传动关系;当拉线结束后,旋转阻尼器与第一板簧的共同作用使得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的传动被切断,避免在传递条复位过程中,第三齿轮的旋转受到已经停止旋转的第一齿轮的干涉而不能复位。

本发明中的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很大,复位弹簧发生形变后所储存的能量足以通过传递条、第二齿条、从动输送轮和电缆拉动电缆线盘旋转;由于大型电缆位于从动输送轮的顶端并与之配合,所以大型电缆的自重使得电缆与从动输送轮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大;当完全拉伸并储能后的复位弹簧开始释放能量时,弹性系数很大的复位弹簧足以通过传递条、第二齿条、从动输送轮和电缆拉动电缆线盘绕轴旋转,从而使得电缆上位于主动输送轮与从动输送轮之间的部分发生松弛,为电缆施工留出一定的电缆余量;如果在此装置暂时停止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的较大外力对已经被拉出的线缆进行拉扯,或者较重的且具有棱角的重物自上落下砸向已经被拉出的线缆的悬空部位;在外力的作用下,主动输送轮与从动输送轮之间的松弛电缆逐渐向外输送其余量长度,对外力或重物对电缆的冲击作用形成缓冲,减小外力瞬间拉直电缆而对电缆造成的破坏,避免下落的重物上的棱角对电缆外皮的损坏,保证电缆的有效铺设和电力施工安全进行。

相对于传统的拉线装置,本发明中的拉线装置在电动驱动模块中的电机停止运转后,电缆不再继续从电缆线盘上放出来,两个压紧轮可以挤压住电缆;当电缆线盘在有意无意的外力作用下回转并向回缠绕电缆时,由于压紧轮和主动输送轮对电缆挤压,使得电缆不容易被拉动,进而阻止了电缆线盘的回转,避免了位于电缆井内的电缆被回拉而造成对正在进行的电力施工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被瞬间回拉绷紧的电缆对附近的人员造成伤害;当主动输送轮在停止旋转后,复位弹簧释放能量可以使从动输送轮继续沿其原旋转方向旋转一些角度;由于电缆的较大自重使得电缆与从动输送轮之间依然存在很大的摩擦力,所以沿原旋转方向继续发生小角度旋转的从动输送轮从电缆线盘上拉出部分电缆,从而使得电缆上位于主动输送轮与从动输送轮之间的部分处于松弛状态。当停止拉线后,已经停止旋转的电缆线盘在有意无意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回转;位于主动输送轮和从动输送轮之间的处于松弛状态的电缆被电缆线盘回拉并逐渐被绷紧,松弛状态的电缆缓解了回转的电缆盘对电缆的冲击拉伸,避免了绷直的电缆在瞬间被拉伸时发生的损坏,保证电缆的有效铺设及电力施工后电缆的安全载荷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施工拉线装置示意图。

图2是第三齿轮、第一齿条、传递条、第二齿条、第四齿轮及单向离合器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3是外壳、第一传动轴、第一摆杆、旋转阻尼器、第二齿轮及第一齿轮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电缆、滚轮、主动输送轮、压紧机构及从动输送轮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第一摆杆、旋转阻尼器、第二传动轴及第二齿轮配合示意图。

图6是第一摆杆、旋转阻尼器、第二传动轴及第二齿轮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7是第一传动轴、第一摆杆、旋转阻尼器、第二传动轴、第一板簧及固定块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8是第三齿轮、第一齿条、传递条、第二齿条、第四齿轮及单向离合器配合示意图。

图9是外壳透视示意图。

图10是外壳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压紧机构示意图。

图12是压紧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滑套、第二摆杆、连接块、踏板及u型底座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14是u型底座示意图。

图15是压紧机构内部传动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外壳;2、第一滑槽;3、第一梯形导槽;4、传动轴孔;5、第一传动轴;6、第一齿轮;7、主动输送轮;8、第一摆杆;9、第二传动轴;10、第二齿轮;11、旋转阻尼器;12、第一板簧;13、固定块;14、第三齿轮;15、第一齿条;16、传递条;17、第二齿条;18、第四齿轮;19、单向离合器;20、第三传动轴;21、第一梯形导条;22、复位弹簧;23、滚轮;24、电动驱动模块;25、固定底座;26、从动输送轮;27、压紧机构;28、u型底座;29、第二梯形导槽;30、第二滑槽;31、第二摆杆;32、压紧轮;33、滑套;34、连接块;35、第二梯形导条;36、踏板;37、第二板簧;38、电缆线盘;39、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均为本发明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如图1、2所示,它包括外壳1、第一传动轴5、第一齿轮6、主动输送轮7、第一摆杆8、第二传动轴9、第二齿轮10、旋转阻尼器11、第一板簧12、固定块13、第三齿轮14、第一齿条15、传递条16、第二齿条17、第四齿轮18、单向离合器19、第三传动轴20、第一梯形导条21、复位弹簧22、滚轮23、电动驱动模块24、固定底座25、从动输送轮26、压紧机构27,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轴5与外壳1侧面上的传动轴孔4轴承配合,通过固定底座25固定安装在外壳1外侧面上的电动驱动模块24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5连接;如图1、2、3所示,主动输送轮7与第一齿轮6同轴固装在第一传动轴5位于外壳1内的一端,且第一齿轮6位于主动输送轮7和传动轴孔4之间;如图5、7所示,第一摆杆8上具有轴孔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5轴承配合,另一端的侧面上安装有旋转阻尼器11;如图6所示,旋转阻尼器11的外圈与第一摆杆8固连,其内圈与第二传动轴9一端过盈配合;如图3、5、6所示,第二传动轴9上未与旋转阻尼器11配合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0,且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6啮合;如图7所示,第一摆杆8通过第一板簧12与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壁上的固定块13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三齿轮14通过与之轴承配合的轴安装在外壳1内壁上,且与第二齿轮10配合;如图7、8所示,上端面安装有第一齿条15和第二齿条17的传递条16水平滑动安装于外壳1内,且第一齿条15与位于上方的第三齿轮14啮合;如图1、2所示,第四齿轮18和从动输送轮26通过第三传动轴20安装在外壳1内,且第四齿轮18与位于下方的第二齿条17啮合;如图2所示,从动输送轮26与第三传动轴20之间为轴承配合;如图1所示,从动输送轮26与主动输送轮7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两个滚轮23分别通过与之轴承配合的轴安装在外壳1内,且分别位于从动输送轮26和主动输送轮7的两侧;两个滚轮23与主动输送轮7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如图2所示,两端分别与传递条16端面和外壳1内壁连接的复位弹簧22对传递条16的运动进行复位。

如图4所示,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且位于主动输送轮7下方的压紧机构27中的两个自由旋转的压紧轮32对缠绕于主动输送轮7下边缘的电缆39实行压紧。

如图11、12所示,上述压紧机构27包括u型底座28、第二摆杆31、压紧轮32、滑套33、连接块34、第二梯形导条35、踏板36、第二板簧37,其中如图12所示,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摆杆31的下端通过销铰接,且销的两端分别与u型底座28的两个内壁固连;如图15所示,每个第二摆杆31的上端都安装有可自由旋转的滚轮23,且滚轮23的中心轴线与两个第二摆杆31下端的铰接销的中心轴线平行;如图12、13所示,两个滑套33分别通过嵌套的方式滑动安装于两个第二摆杆31上;如图13、15所示,两个滑套33对称分布,且分别与连接块34的两端铰接;连接块34的侧面上对彻底安装有两个第二梯形导条35,且两个第二梯形导条35分别滑动于u型底座28侧壁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梯形导槽29内;如图11所示,固定安装于连接块34侧面上的踏板36竖直滑动于u型底座28侧壁上的第二滑槽30内。

如图9、10所示,上述外壳1内壁上开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梯形导槽3。

如图8所示,上述传递齿条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梯形导条21,传递条16通过第一梯形导条21与第一梯形导槽3的滑动配合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上。

如图2所示,当上述第三齿轮14与第一齿条15的末端齿牙啮合时,第四齿轮18依然与第二齿条17啮合。

如图2所示,上述复位弹簧22为拉伸弹簧。

如图9、10所示,上述外壳1上与开有传动轴孔4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开有第一滑槽2。

如图3所示,上述连接块34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踏板36,踏板36依次穿过u型底座28上的第二滑槽30和外壳1侧面上的第一滑槽2伸出外壳1并竖直滑动与第一滑槽2中。

如图12所示,上述两个第二板簧37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在初始状态,两个压紧轮32的圆柱面同时与主动输送轮7的圆柱面紧贴。

如图1所示,上述主动输送轮7、从动输送轮26、滚轮23和压紧轮32的圆柱面上都具有环形的内凹弧面。

本发明中的拉电缆39线装置主要用于大型电缆39的铺设工作。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缠绕于电缆线盘38上的电缆39的一端从位于从动输送轮26一侧的滚轮23进入底座外壳1,电缆39依次绕过位于从动输送轮26一侧的滚轮23的下部、从动输送轮26的上部和主动输送轮7与压紧轮32之间,再绕过位于主动输送轮7一侧的滚轮23的上部并进入线缆井内。

本发明中的旋转阻尼器11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的旋转阻尼器11优选基于高粘度阻尼油的阻尼器,该旋转阻尼器11具有无磨损损耗,其使用可靠;此种原理的阻尼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如汽车上的安全把手;旋转阻尼器11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当电力施工过程中,需要拉线时,接通电源使得电动驱动模块24通过第一传动轴5带动第一齿轮6旋转;由于旋转阻尼器11的存在,第二齿轮10不会产生绕第二传动轴9的旋转,第一齿轮6的旋转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10、第二传动轴9和旋转阻尼器11带动第一摆杆8绕第一传动轴5向第三齿轮14摆动并使得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4啮合并建立传动关系,第一板簧12被压缩并储能;电动驱动模块24输出轴的通过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10传递给第三齿轮14,第三齿轮14再通过第一齿条15带动传递条16和第二齿条17沿第一梯形导槽3滑动,复位弹簧22被拉伸并储能;当拉线结束时,切换电源,使得电动驱动模块24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轴5带动第一齿轮6反向旋转很小角度,然后切断电源;在第一齿轮6反向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旋转阻尼器11的存在,第一齿轮6的旋转不会带动第二齿轮10绕第二传动轴9的中心轴线旋转;第一齿轮6通过不自转的第二齿轮10、第二传动轴9和旋转阻尼器11带动第一摆杆8绕第一传动轴5向上摆动;复位弹簧22使得传递条16带动第一齿条15开始与第三齿轮14啮合,第一齿条15带动第三齿轮14旋转;此时,第三齿轮14的旋转方向与第一齿轮6的反向旋转方向相同,更有利于第二齿轮10迅速脱离第三齿轮14;在拉线过程中,由于旋转阻尼器11的存在,第一齿轮6通过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4之间建立传动关系;当拉线结束后,旋转阻尼器11与第一板簧12的共同作用使得第一齿轮6与第三齿轮14之间的传动被切断,避免在传递条16复位过程中,第三齿轮14的旋转受到已经停止旋转的第一齿轮6的干涉而不能复位。

本发明中的复位弹簧22的弹性系数很大,复位弹簧22发生形变后所储存的能量足以通过传递条16、第二齿条17、从动输送轮26和电缆39拉动电缆线盘38旋转;由于大型电缆39位于从动输送轮26的顶端并与之配合,所以大型电缆39的自重使得电缆39与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大;当完全拉伸并储能后的复位弹簧22开始释放能量时,弹性系数很大的复位弹簧22足以通过传递条16、第二齿条17、从动输送轮26和电缆39拉动电缆线盘38绕轴旋转,从而使得电缆39上位于主动输送轮7与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部分发生松弛,为电缆39施工留出一定的电缆39余量;如果在此装置暂时停止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的较大外力对已经被拉出的线缆进行拉扯,或者较重的且具有棱角的重物自上落下砸向已经被拉出的线缆的悬空部位;在外力的作用下,主动输送轮7与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松弛电缆39逐渐向外输送其余量长度,对外力或重物对电缆39的冲击作用形成缓冲,减小外力瞬间拉直电缆39而对电缆39造成的破坏,避免下落的重物上的棱角对电缆39外皮的损坏,保证电缆39的有效铺设和电力施工安全进行。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在初始状态下,压紧机构27中的两个第二板簧37处于被压缩状态,从而使得压紧机构27中的两个压紧轮32上边缘同时紧贴位于上方的主动输送轮7的下边缘;复位弹簧22未发生形变。

初始状态下,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4未啮合,有利于减轻电动驱动模块24中电机启动所承受的负载,使得电动驱动模块24中的电机快速启动并达到一定的转速。

当电力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本发明的装置拉动电缆39时,用脚向下踩踏位于外壳1侧面上的踏板36,踏板36带动两端都铰接有滑套33的连接块34沿第二滑槽30向下运动,安装在连接块34两端的两个滑套33同时沿相应的第二摆杆31向下滑动;由于两个滑套33之间的距离恒定,所以两个向下运动的滑套33分别带动两个上端安装有压紧轮32的第二摆杆31绕两者之间的铰接点分别向两侧摆动,两个压紧轮32与位于上方的主动输送轮7脱离并相互分开一定距离,两个第二板簧37被压缩并储存能量;然后,把缠绕在电缆线盘38上的电缆39的一端依次绕过位于从动输送轮26一侧的滚轮23的下部、从动输送轮26的上部和主动输送轮7与两个压紧轮32之间位置,再绕过位于主动输送轮7一侧的滚轮23的上部进入电缆39井内,电缆39与主动输送轮7、从动输送轮26和滚轮23接触的部分分别位于主动输送轮7、从动输送轮26和滚轮23圆柱面上的环形内凹弧面内;然后再撤去施加在踏板36上的压力,在两个第二板簧37的作用下,两个压紧轮32圆柱面上的内凹弧面对缠绕在主动输送轮7下方的电缆39进行压紧,以提供足够的压力使得电缆39与主动输送轮7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足够大。

然后接通电源,电动驱动模块24中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轴5带动同轴的第一齿轮6和主动输送轮7同步旋转,嵌套在第二传动轴9上的旋转阻尼器11发挥阻尼作用,旋转阻尼器11通过第二传动轴9阻止第一齿轮6带动第二齿轮10发生自转;由于旋转阻尼器11的对第二齿轮10的旋转发挥阻尼作用,所以第一齿轮6不会带动第二齿轮10发生绕第二传动轴9中心轴线的自转;第一齿轮6通过第二齿轮10、第二传动轴9和旋转阻尼器11带动第一摆杆8绕第一传动轴5向第三齿轮14摆动,第一板簧12被压缩并储能;当第二齿轮10在第一摆杆8的带动下与第三齿轮14相遇并啮合时,第一板簧12的形变量达到最大。

在第一板簧12和第三齿轮14的共同作用下,第一摆杆8不再继续摆动,第二齿轮10的位置被固定,第一齿轮6开始克服旋转阻尼器11的阻尼作用带动第二齿轮10和第二传动轴9同步旋转;第二齿轮10带动第三齿轮14旋转,第三齿轮14通过第一齿条15、传递条16和第二齿条17带动第四齿轮18旋转,复位弹簧22被拉伸并储能;第四齿轮18的旋转方向与第一齿轮6的旋转方向相反;此时,单向离合器19不发挥驱动作用,第四齿轮18不会通过单向离合器19和第三传动轴20带动从动输送轮26同步旋转;当第一齿条15与第三齿轮14的末端啮合时,第三齿轮14的继续旋转会持续拨动第一齿条15末端的最后一个齿牙,从而使第一齿条15维持在该状态,第二齿条17依然与第四齿轮18啮合,复位弹簧22的形变量达到最大。

与此同时,主动输送轮7通过摩擦力带动缠绕在其上且被两个压紧轮32挤压的电缆39从电缆线盘38向外输送,电缆39通过摩擦力带动从动输送轮26旋转且旋转方向与主动输送轮7相反,从动输送轮26与同轴的第四齿轮18旋转方向相反;由于此时的单向离合器19不发挥驱动作用,所以从动输送轮26的旋转未受到同轴的第四齿轮18的干涉,使得复位弹簧22的储能动作和从动输送轮26的辅助输送线缆的动作同时进行。

当电缆39井内的电缆39铺设结束时,切换电源,使得电动驱动模块24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轴5带动第一齿轮6略微方向旋转很小角度,第一传动轴5的主动输送轮7的反向旋转可以忽略不计,此状态下主动输送轮7反转所拉动的电缆39幅度非常小,几乎不会对已拉出的电缆39造成影响;在第一齿轮6小角度反向旋转的过程中,第一齿轮6通过第二齿轮10、第二传动轴9和旋转阻尼器11带动第一摆杆8绕第一传动轴5向上摆动;复位弹簧22使得传递条16带动第一齿条15开始与第三齿轮14啮合,第一齿条15带动第三齿轮14旋转;此时,第三齿轮14的旋转方向与第一齿轮6的反向旋转方向相同,第二齿轮10迅速脱离第三齿轮14;然后切断电源,安装在第一传动轴5上的第一齿轮6和主动输送轮7停止旋转,主动输送轮7不再拉动电缆线盘38上的电缆39向电缆39井内输送,从动输送轮26停止旋转;在第一板簧12的作用下,第一摆杆8通过旋转阻尼器11和第二传动轴9带动第二齿轮10缓缓地回摆至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二齿轮10在第一齿轮6的作用下发生自转。

在复位弹簧22的作用下,移动复位的传动条经第一齿条15带动第三齿轮14继续反向旋转,第二齿条17带动第四齿轮18反向旋转;由于此时的单向离合器19开始发挥驱动作用,所以反向旋转的第四齿轮18通过单向离合器19和第三传动轴20带动从动输送轮26同步旋转;由于电缆39缠绕在从动输送轮26的上部,所以电缆39与从动输送轮26之间存在很大摩擦力;旋转的从动输送轮26继续从电缆线盘38上拉动电缆39,使得电缆39上位于主动输送轮7与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部分开始发生松弛。

当复位弹簧22完全释放能量并恢复原状时,传递条16连同第一齿条15和第二齿条17一起回到初始位置;从动输送轮26拉动电缆39一定长度,使得电缆39上位于主动输送轮7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部分产生最大限度的松弛,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回转的电缆线盘38对电缆39的冲击拉伸而造成对电缆39的损坏,进而延长电缆39的使用寿命和保证安装后的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拉线装置在电动驱动模块24中的电机停止运转后,电缆39不再继续从电缆线盘38上放出来,两个压紧轮32可以挤压住电缆39;当电缆线盘38在有意无意的外力作用下回转并向回缠绕电缆39时,由于压紧轮32和主动输送轮7对电缆39挤压,使得电缆39不容易被拉动,进而阻止了电缆线盘38的回转,避免了位于电缆39井内的电缆39被回拉而造成对正在进行的电力施工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被瞬间回拉绷紧的电缆39对附近的人员造成伤害;当主动输送轮7在停止旋转后,复位弹簧22释放能量可以使从动输送轮26继续沿其原旋转方向旋转一些角度;由于电缆39的较大自重使得电缆39与从动输送轮26之间依然存在很大的摩擦力,所以沿原旋转方向继续发生小角度旋转的从动输送轮26从电缆线盘38上拉出部分电缆39,从而使得电缆39上位于主动输送轮7与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部分处于松弛状态。当停止拉线后,已经停止旋转的电缆线盘38在有意无意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回转;位于主动输送轮7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处于松弛状态的电缆39被电缆线盘38回拉并逐渐被绷紧,松弛状态的电缆39缓解了回转的电缆39盘对电缆39的冲击拉伸,避免了绷直的电缆39在瞬间被拉伸时发生的损坏,保证电缆39的有效铺设及电力施工后电缆39的安全载荷工作。

本发明不仅适合电缆,还适合光缆,光电复合缆,甚至是绳类、纺纱类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