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率数据特征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78846发布日期:2019-07-13 10:3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基于概率数据特征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梯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概率数据特征的电梯运行方式调整及开关门时间调整控制方法,适用于大型系统中多电梯的运行效率的提升。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载具,被运用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在一个电梯系统中,乘客在任意一层登记,电梯响应前往乘客所在楼层迎客,并将乘客送至目的层,在商场或是写字楼等场所,在高峰时期,底层候梯厅等候电梯的人数众多,导致候梯厅的拥堵,对于一个普通的电梯系统来说,只要一楼层有人登记,就会停靠在登记的楼层,这样电梯一次上行以及下行的时间较长,难以及时疏散候梯厅的人数。

在当前的技术下,尤其是物联网的发展,电梯技术趋向于网络化的集中式管理及控制,使电梯的控制及管理更便捷及高效,如每一个电梯控制装置单独作为一个特定的互联网地址(下述简称为ip)作为远端控制。另一方面,随着个人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即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终端,如智能手机,带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或者近场无线通讯技术等的个人穿戴设备),为个人的网络身份及特征提供识别(每个个人具有网络上独立特征的身份识别,下述简述为id)。基于上述,存在基于id身份识别的登录需求及指定ip进行服务分配的控制方式,即移动个人终端的登录,远程登录的服务分配技术,但上述控制技术或者当前的按钮登录通常为当前时间及当前位置的即时进行登录分配的控制方式,每次分配服务则必须进行当前时间的登记,当乘客移动于多个电梯或者ip之间无法预测登录情况因而无法从效率方面进行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概率数据特征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利用建立登录概率数据库及数据模型、分析其数据特征,通过数据分析及控制的传递,以提前进行预登记,通过调整电梯行驶方式及实时调整开关门时间,从而提高电梯整体运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概率数据特征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用于电梯运行控制的服务器先基于大量登录信息建立登录概率数据库及数据模型,所述电梯运行控制方法中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各电梯的位置、服务情况;

(2)获取各电梯候乘人员的当前位置、时间及目的位置等信息;

(3)根据电梯及电梯候乘人员的信息输出运行控制指令;

(4)基于所述登录概率数据库进行数据特征分析,计算可能登录情况的概率;

(5)根据步骤(4)的计算结果,分析并获得电梯行驶调整方案,然后输出调整运行控制指令;

(6)实时更新当前运行控制后的结果;

(7)保存登录概率历史数据,保存个人终端的身份识别特征,并根据每次的登录情况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数据误差的判断及设置,不断完善所述登录概率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应用于多电梯场合中,所述多电梯场合中的电梯具备以下特征:

a.具备对电梯位置及当前服务进行输出功能;

b.具备对获得的登录概率数据处理方法:

c.具备对数据进行最大值的计算功能;

d.具备对数据进行曲线特征的计算功能;

e.具备对多个数据进行叠加计算的功能;

f.基于上述计算进行指令输出。

进一步地,步骤(2)中获得各电梯候乘人员信息的方式包括传统方式和非传统方式,所述传统方式是指候乘人员使用电梯按键进行操作,所述服务器通过电梯系统获得候乘人员信息的方式;所述非传统方式是指候乘人员使用非连接式终端进行操作,所述服务器通过与所述非连接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而获得候乘人员信息的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传统方式和非传统方式共同使用且可以同时存在,所述服务器对不同方式的相同指令具备校准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具备其他系统的指令输入功能,如另一个系统或者公共交通系统等,通过与其他系统的通信或者信息交换进行更准确的运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可由具有一定功能的电梯计算机代替,用于代替所述服务器的电梯计算机还需要具有以下功能:

a.获取当前电梯候乘人员的当前位置、时间及目的位置的数据;

b.获得其他电梯的位置、服务情况;

c.输出当前电梯运行控制的指令;

d.转发其它电梯运行控制的指令;

e.实时更新当前控制后的结果;

f.具备其他系统的指令的输入;

g.保存登录概率历史数据,并根据每次的登录情况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数据误差的判断及设置,不断完善所述登录概率数据库;

h.对不同方式的相同指令具备校准功能。

进一步地,步骤(5)中电梯行驶调整的步骤如下:

1)对可能登录的情况进行预登录;

2)对多个重叠的登录情况进行行驶方式的调整;

3)对包括最大值的范围内重叠进行门开关时间的调整;

4)根据个人终端身份特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步骤(5),子步骤1)中,所述预登陆的登录时间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校准;且所述预登陆的登录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进一步地,步骤(5),子步骤3)中,根据重叠数量预设定值进行投入行驶调整,调整的门开关时间包括:延长开门等待时间,缩短关门等待时间。

进一步地,步骤(2)中获取的电梯候乘人员信息还包括身份识别特征,步骤(4)中的数据特征分析还包括特殊人群、特殊需求的识别,步骤(5)中的电梯行驶调整方案还包括为特殊人群、特殊需求的电梯使用者提供延长等候时间等定制化的运行服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建立登录概率数据库及数据模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登录情况,通过分析起始位置的登录概率预测不同时间后的后续位置的登录情况,并提前进行预登记;根据最大值的范围内重叠的登录情况进行门开关时间的调整,来提高开关门的效率,使整个系统(尤其是多电梯ip组成的场合)效率进行提升;如当两个乘客登录时间/预登陆时间较近时,则可通过延长第一次开门时间来提高开关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图示;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场景表示图示;

图3是本次实施方式的对应场景的运行时间-位置坐标图示;

图4是单个乘客多个位置的多次登录结果的时间-占比坐标图示;

图5是单个乘客登录结果的对应电梯的运行方式调整图;

图6是多个乘客时同一位置登录结果的对应电梯的运行方式调整图;

图7是本次实施方式实施前及实施前后的场景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专利。

实施例:

基于概率数据特征的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多电梯场合中的电梯,利用建立登录概率数据库及数据模型、分析其数据特征,通过数据分析及控制的传递,以提前进行预登记,通过调整电梯行驶方式及实时调整开关门时间,从而提高电梯整体运行效率。具体地,所述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服务器的控制方法、电梯的控制方法。

一、服务器的控制方法:用于电梯运行控制的服务器先基于大量登录信息建立登录概率数据库及数据模型,所述电梯运行控制方法中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各电梯的位置、服务情况;

(2)获取各电梯候乘人员的当前位置、时间及目的位置、身份识别特征等信息;

(3)根据电梯及电梯候乘人员的信息输出运行控制指令;

(4)基于所述登录概率数据库进行数据特征分析,计算可能登录情况的概率;

(5)根据步骤(4)的计算结果,分析并获得电梯行驶调整方案,然后输出调整运行控制指令;

(6)实时更新当前运行控制后的结果;

(7)保存登录概率历史数据,保存个人终端的身份识别特征,并根据每次的登录情况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数据误差的判断及设置,不断完善所述登录概率数据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具备其他系统的指令输入功能,如另一个系统或者公共交通系统等,通过与其他系统的通信或者信息交换进行更准确的运行控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步骤(5)中电梯行驶调整的步骤如下:

1)对可能登录的情况进行预登录;

2)对多个重叠的登录情况进行行驶方式的调整;

3)对包括最大值的范围内重叠进行门开关时间的调整;

4)根据个人终端身份特征进行调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步骤(5),子步骤1)中,所述预登陆的登录时间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校准;且所述预登陆的登录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子步骤3)中,根据重叠数量预设定值进行投入行驶调整,调整的门开关时间包括:延长开门等待时间,缩短关门等待时间。

具体地,步骤(4)中的数据特征分析还包括特殊人群、特殊需求的识别(根据识别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者),步骤(5)中的电梯行驶调整方案还包括为特殊人群、特殊需求的电梯使用者提供延长等候时间等定制化的运行服务。如当系统识别到使用者为老弱病残孕或带小孩者时,系统将适当延长等候时间等。

二、电梯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应用于多电梯场合中,所述多电梯场合中的电梯具备以下特征:

a.具备对电梯位置及当前服务进行输出功能;

b.具备对获得的登录概率数据处理方法:

c.具备对数据进行最大值的计算功能;

d.具备对数据进行曲线特征的计算功能;

e.具备对多个数据进行叠加计算的功能;

f.基于上述计算进行指令输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控制方法步骤(2)中,获得各电梯候乘人员信息的方式包括传统方式和非传统方式,所述传统方式是指候乘人员使用电梯按键进行操作,所述服务器通过电梯系统获得候乘人员信息的方式;所述非传统方式是指候乘人员使用非连接式终端进行操作,所述服务器通过与所述非连接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而获得候乘人员信息的方式。具体地,所述传统方式和非传统方式共同使用且可以同时存在,所述服务器对不同方式的相同指令具备校准功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可由具有一定功能的电梯计算机代替,用于代替所述服务器的电梯计算机还需要具有以下功能:

a.获取当前电梯候乘人员的当前位置、时间及目的位置的数据;

b.获得其他电梯的位置、服务情况;

c.输出当前电梯运行控制的指令;

d.转发其它电梯运行控制的指令;

e.实时更新当前控制后的结果;

f.具备其他系统的指令的输入;

g.保存登录概率历史数据,并根据每次的登录情况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数据误差的判断及设置,不断完善所述登录概率数据库;

h.对不同方式的相同指令具备校准功能。

具体地,如图1所表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系统图示,图1存在处理数据的服务器10,表示为ip的电梯20(电梯20包括表示为ip1的电梯和表示为ip2的电梯)。所述服务器10或者ip电梯20具有处理本次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包括ram、处理器、存储设备及网络接口设备等)。图1中服务器10具有通过通信方式51(id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双向通信方式,如移动互联网络等方式,具备双向通信功能并进行对id终端30的实时更新及提醒)、分析处理id终端30(代表乘客个人身份的终端)的服务需求的功能,即通信方式51中包含id终端30的出发位置、目的位置和请求时间等信息,其中出发位置及目的位置由位置标识z(根据不同的位置标识假设为z1和z2等)提供数据(组合个人id终端30应可以提供出发位置及时间,目的地等数据),上述为id终端30与电梯ip的通信的方式1(由于通信方式1利用id终端的方式,位置标识可采用近场无线通讯标识,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与电梯20非连接式的方式,可以将位置标识z置于非传统电梯候乘层位置,即通信方式1提供位置的识别);另外,按传统方式根据位置信息传输方式的不同,存在z1和z2位置信息分别直接传输至ip1电梯及ip2电梯(通过通信方式52转接至服务器),即图中的通信方式53a及53b,上述为通信的方式2为由电梯ip作为传递载体,如传统的按钮登录或者对个人移动终端的蓝牙连接自动识别登录等可以实施登录的方式(上述通信方式1及2可同时存在,作为对传送指令的校准)。由服务器10(服务器10的功能也可以由ip电梯中计算机进行代替,其通信方式为图1中通信方式55)根据id终端30及ip电梯的情况及数据,再对ip电梯发出控制指令。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与其它系统11(如另一个系统或者公共交通系统等)的通信或者信息交换进行更准确的控制(提供通信方式55)。

具体地,如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场景表示图示:假设存在图1所表示场景(为表述方便仅表示相关特征的图示),在图1中存在居住区域,居住区域存在代表服务的电梯(即图1中统称的电梯20),分别假设为ip1,ip2。在电梯的每个服务层站均设有位置识别的标识(二维码,按钮或者相关提供对应层站的标识,如近场通讯标识等),本标识所代表为ip所有服务层站,同理可设为z1-1,z1-2,z1-3,代表ip1的各个服务层站标识,同理可设为z2-1,z2-2,z2-3。代表ip2的各个服务层站的标识。存在公共交通区域及办公区域,即分别代表ip3电梯的各个服务层站标识z3-1,z3-2和代表ip4电梯的各个服务层站标识z4-1,z4-2,z4-3,z4-4(实际场景上服务层不一定如上述数字所以表述的全部层站,此处仅从表述方便方面进行简单设定)。图1中ip1的标识z1-3服务层有带身份识别(特别地,针对识别为老人、残障人士等可根据需求设置增长等候时间等特定行驶方式)的乘客(假设为id1);ip2的标识z1-3服务层有带身份识别的乘客(假设为id2),假设乘客id1本次的目的地的层站为ip4中标识为z4-4代表的服务层,而假设乘客id2的目的地的层站为ip4标识z4-3的服务层,而本次乘客服务需要通过公共交通区域电梯即ip3的服务,假设都为由标识z3-1的服务层站移动至z3-2代表的服务层。而本次的乘客id1及id2的服务需要通过特定的通信方式提供到特定的服务器,另外到达各个服务层的服务标识登记的数据也会实时至特定的服务器(图1中的通信方式1或通信方式2,但通信方式1时,图2中的位置标识z可以不位于电梯ip的服务层的入口处,可以与本次前往目的地路径上的门禁,闸机等个人身份识别的系统进行兼容,通过上述图1中通信方式55)。根据上述本次服务场景及情况,假设本次场景中id1乘客及id2乘客位置及时间的变化,可以表达为本次实施场景的时间-位置坐标图。

具体地,如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对应场景的运行时间-位置坐标图示:代表id1的乘客的时间-位置的变化的关系,假设代表id1乘客的位置一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横坐标代表一日之内的时间(由于不同情况下的时间-位置的变化关系差别较大,此处为方便说明,采用一个工作日作为说明例子),纵坐标表示不同时间的位置登记的记录(即代表id1的乘客的不同位置的登录记录,存在多种方式,包括按钮,随身穿戴设备扫描,智能手机扫描识别等)。不同时间在不同位置标识的记录,如时间t1-1时,此时id1乘客在住宅区域位置标识z1-3进行登记,在时间t1-2则在公共交通区域位置标识z3-1进行登记,在时间t1-3在办公区域位置标识z4-4进行登记。在图3中连接上述登记的位置时间纪录,则有图3所示的代表id1乘客通勤位置-时间变化折线31a;上述同理可得到代表id2乘客通勤位置-时间变化折线32a;而退勤是与通勤相反的路线进行,且退勤位置登记的记录不同,但原理相同,同理有图3所示代表id1乘客退勤位置-时间变化折线31b;上述同理可得到代表id2乘客退勤位置-时间变化折线32b;实际上图3中仅为id1乘客及id2乘客的一次的通勤退勤情况的记录,实际上,即使同为工作日,但不同的工作日通勤退勤情况的记录也不完全相同(每次登录与历史数据的误差),但在一般情况下,在特定的时间呈相关性(多次的统计会出现相关性,例如在不同的工作日中在同一时间的同一个位置中登录的比较集中,另外与历史数据的误差进行分析及设定数据),这相关性根据统计呈现正态分布的概率(实际为负偏态分布)。

具体地,如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的id1乘客不同位置的多次登录纪录在不同的时间上的占比(如位置z1-3即图4中时间ta时的占比μa、时间tb时的占比μb、时间tc时的占比μc、时间t1-1时的占比μ1组成部分),通过连接上述坐标(数据量越大越准确),则可以得到存在最大值(μ=μ1,后述统称最大登录概率)的曲线41(如呈负偏态分布的曲线,本曲线可描述为图3中通勤日的场景对于id1乘客在z1-3位置登录的全部可能性),为方便描述,此处描述为登录概率特征曲线(但实际中是按系统记录的数据情况形成特定的曲线),同理可得z3-1的登录概率特征曲线42(t1-2时最大值μ=μ2),z4-1的登录概率特征曲线43(t1-3最大值μ=μ3)。另外,登录概率特征曲线应符合下述表述的数据特征,由于id1乘客在位置z1-3,z3-1,z4-1之间的移动的客观条件(路径的不变)的原因时间不变,存在在不同位置特定的时间后的登录概率特征曲线的数据特征具有相似性,如z3-1时的登录概率特征曲线41a,是登录概率特征曲线41在时间δt1(即t1-2与t1-1时间的差值)时间后在位置z3-1的投影(实际以统计的时间δt1后的计算结果为准,图示仅为方便表述,可以简单理解为投影),同理也获得时间t1-3-t1-2登录概率特征曲线41a,由于登录概率特征曲线具有随着时间向下一个位置移动的特性,可能通过分析起始位置的登录概率预测不同时间后的后续位置的登录情况(服务器10或者电梯ip具有结合历史的登录概率特征曲线及当前时间推算特定时间后的登录概率特征曲线进行分析处理的功能,如按历史情况中误差的幅度、数量、间隔时间等的情况进行设定当前登录概率特征曲线)。另外,上述各个位置初始设定时,可以通过图1实施方式中通过与其它系统11的通信方式55根据位置的特定的情况进行登录概率特征曲线参数预设定(如办公区域可以根据上班的考勤时间进行设定)。

具体地,如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单个乘客登录结果的对应电梯的运行方式调整说明,根据图4在不同位置z1-3、z3-1、z4-1中时间t1-1、t1-2、t1-3时登录概率特征曲线最大值μ分别为μ1、μ2、μ3,假设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应登录概率特征曲线最大值μ1、μ2、μ3为基准,在其时间t1-1、t1-2、t1-3设定时间范围δt1-1、δt1-2、δt1-3(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并可进行调整),即图中预登录行驶时间50a,预登录行驶时间50b,预登录行驶时间50c。以预登录时间50a为例,此时,如果电梯ip1在进入预登录行驶时间50a区间,则电梯ip1在进入预登录时间50a,电梯优先运行至位置标识z1-3所在层(上述预登录时间50a的设定与电梯运行模式相关,如为保证在最大登录概率时间t1-1时,电梯ip1的轿厢51到达或者不迟于特定时间(如时间范围δt1-1、δt1-2、δt1-3)到达位置标识z1-3所在层而设置的时间范围δt1-1,图中时间范围δt1-2、时间范围δt1-3同理);同理后面位置标识z3-1所在层则根据前面位置(位置标识z1-3)的实际登录(即图中登录概率特征曲线41a)情况及当前位置(位置标识z3-1)的统计情况(即图中登录概率特征曲线42)提前计算预登录时间50b。同理后面位置标识z4-1所在层则根据前面位置(位置标识z1-3及z3-1)的实际登录(即图中登录概率特征曲线41b及42a)情况及当前位置(位置标识z4-1)的统计情况(即图中登录概率特征曲线43)提前计算预登录时间50c。根据上述预登录时间50(上述预登录时间50a,预登录时间50b,预登录时间50c总称)的检测及计算(计算中包括其它系统的时间节点,通过图1中所述的其它系统11及通信方式55进行传递,如图2场景中公共交通区域中未标示的公共交通服务提供的服务器提供的接口),进行电梯ip1、电梯ip2、电梯ip3的预测控制(预测控制除包括上述预行驶至登录层外,还应包括提前登录、预开门等根据实际要求设置方式)。

具体地,如图6所示的本实施例是多个乘客时同一位置登录结果的对应电梯的运行方式调整图;假设图6所示位置标识z3-1(位置电梯ip2)上述所述乘客id1的录概率特征曲线42,乘客id2的录概率特征曲线为62。情况一,乘客id1的最大登录概率μ2的时间t1-2,乘客id1的最大登录概率μa的时间ta-2,假设时间ta-2与t1-2的差值(此处假设为δt1)大于电梯ip2预设定的服务时间(如电梯平均单次服务时间),则定义为错高峰模式,对于这种情况,电梯按各个高峰进行分配预登录(即分别两次行驶,第一次服务于乘客id1时,由于预计算获得下一次服务乘客id2最大登录概率μa的时间为ta-2,则在进行第一次服务时根据需求再调整运行方法)(包括通过图5中轿厢51中包括的未标示的开关门装置进行提前关门出发等提高后续运行效率的方法)。情况二,乘客id1的最大登录概率μ2的时间t1-2,乘客id1的最大登录概率μa的时间ta-2,假设时间ta-2与t1-2的差值δt1小于电梯ip2预设定的服务时间(如电梯平均单次服务时间,即在同一次运行的条件内的时间),则在本次服务时根据需求再调整运行方法(包括通过上述的开关门装置延长关门等候时间等提高总体运行效率)。上述运行方法调整中还需包括下述条件:最终目的位置需求的信息、经过位置的信息、出发登录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人员数量等,上述条件基于图1所示系统中传递。另外,还根据重叠区域进行计算的情况,例如不同id乘客数量较多且重叠时,重叠区域(如图中的区域60a和区域60b)所示的时间预设定的时间范围内(以重叠的中心进行预设定的范围内),进入电梯进行的高峰运行模式(在特定时间内进行指定位置的服务)。实际情况较复杂,即包括多于2个乘客id的情况,此时,除了计算登录可能情况包括上述方法,还会包括根据登录概率特征曲线的数学计算进行分析(如根据曲线斜率计算登录概率上升、下降等的时间再进行运行调整)。

具体地,如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是实施前及实施前后的场景的图示:当id1乘客位置标识z3-1所在层时的登录到出发时,如图本实施方法实施前,在位置标识z3-1所在层进行登录后,等ip3电梯运行至当前服务层等候时间71a(假设登录时ip3电梯不在当前服务层),然后开门时间71b,关门时间71c(假设为出发总等待时间71),本实施方法实施后,由于ip3电梯根据上述所述方法,计算登录的可能时间,提前进行预登录,ip3电梯预行驶至位置标识z3-1所在层(假设预登录时ip3电梯不在当前服务层)预行驶时间72a,并进行待机,而此时位置标识z3-1所在层进行登录后ip3电梯马上开门,开门时间72b,然后关门上,关门时间72c(假设为出发总等待时间72),图中所示出发总等待时间72比出发总等待时间71更少;当d1乘客与id2乘客位置标识z3-1所在层时(根据上述描述分为情况一及情况二,为方便描述,假设登录时电梯ip3均在当前服务层),情况一时,实施前,id1乘客登录后,id1开门然后关机出发,服务完id1乘客后再对id2乘客进行服务,假设服务完id1乘客再到开始服务id2乘客时间为等待时间73a,实施后,由于提前确认id2乘客登录的可能,进行行驶调整,如id1关门时间调整,或改变行驶后的待机层(假设待机层为本次服务层以外的层站)所减少的时间(由于表述方便图中未表示的减少等待时间73b),情况二时,实施前由于id1乘客及id2乘客登录可能时间较近,此时,ip3电梯首先在id1乘客的关门时间内,遇到id2乘客登录并重新开门,并再一次关门,实施后则根据上述计算方法,获得id1乘客及id2乘客登录时间较近的情况,此时,通过延长第一次开门时间,提高开关门的效率。实际情况中,由于是根据登录概率的计算,会出现偏差(非负偏态分布曲线),但由于实际中登录的人员数据数据量更大且登录数据随次数的增加而出现数据的固定的特征(假设周未)或者由于大型公众活动的流程而提前进行设定(如通过图1实施方式中通过与其它系统11的通信方式55)调整为预设的模式(通过进入专用行驶或者高峰行驶等的方式),可以使整个系统(尤其是多电梯ip组成的场合)效率进行提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建立登录概率数据库及数据模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登录情况,通过分析起始位置的登录概率预测不同时间后的后续位置的登录情况,并提前进行预登记;根据最大值的范围内重叠的登录情况进行门开关时间的调整,来提高开关门的效率,使整个系统(尤其是多电梯ip组成的场合)效率进行提升;如当两个乘客登录时间/预登陆时间较近时,则可通过延长第一次开门时间来提高开关门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及其他图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