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取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3574发布日期:2019-11-06 02:02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滚筒取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取料机,属于取料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取料机在刮取原料时,原料多为颗粒状,刮板刮取原料,易产生大量灰尘,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同时在刮板运送原料时,会出现原料散落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取料机,解决取料机在刮取原料时会产生大量灰尘以及运送原料时出现原料散落的问题。

本发明刮板取料机,包括外筒、内筒、滚轴、转动轴、底座、驱动电机和刮板,其特征在于:内筒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固定轴上,外筒底端安装有轴承,轴承固定在固定轴上,固定轴和滚轴固定在转动轴上,驱动电机连接外筒和滚轴。

所述转动轴和固定轴是一体的,转动轴相对于底座转动。

所述滚轴在外筒内与外筒轴向平行,滚轴下方为内筒,与内筒轴向平行。

所述滚轴和外筒由驱动电机驱动,产生差速转动。

所述刮板为斗型开口,固定在外筒上。

所述内筒开口向上并相对滚轴固定不动,内筒与外筒轴向平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滚筒后端固定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滚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转动轴;3、驱动电机;4、外筒;5、刮板;6、轴承;7、固定轴;8、支撑杆;9、内筒;10、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滚筒取料机,包括外筒(4)、内筒(9)、滚轴(10)、转动轴(2)、底座(1)、驱动电机(3)和刮板(5),其特征在于:内筒(9)通过支撑杆(8)固定在固定轴(7)上,外筒(4)底端安装有轴承(6),轴承(6)固定在固定轴(7)上,固定轴(7)和滚轴(10)固定在转动轴(2)上,驱动电机(3)连接外筒(4)和滚轴(10)。

转动轴(2)和固定轴(7)是一体的,转动轴(2)相对于底座(1)转动。

滚轴(10)在外筒(4)内与外筒(4)轴向平行,滚轴(10)下方为内筒(9),与内筒(9)轴向平行。

滚轴(10)和外筒(4)由驱动电机(3)驱动,产生差速转动。

刮板(5)为斗型开口,固定在外筒(4)上。

内筒(9)开口向上并相对滚轴(10)固定不动,内筒(9)与外筒(4)轴向平行。

滚筒的外筒(4)和滚轴(10)通过驱动电机(3)差速转动,外筒(4)上的刮板(5)将原料刮进滚筒内并运送到原料传送带,液压缸可以使滚筒绕转动轴上下摆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用滚筒取代大臂,外筒上的刮板通过转动将原料运进滚轴,再通过滚轴差速转动运出原料。本发明可以解决取料机在刮取原料时会产生大量灰尘以及运送原料时出现原料散落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取料机,包括滚筒、滚轴、转动轴、驱动电机、底座和刮板。所述滚筒由外筒和内筒组成,所述转动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滚筒转动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滚轴和外筒,所述滚轴和外筒之间安有开口的内筒。本发明用滚筒取代大臂,外筒上的刮板通过转动将原料运进滚轴,再通过滚轴差速转动运出原料。本发明可以解决取料机在刮取原料时会产生大量灰尘以及运送原料时出现原料散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吕春毅;吴海志;朱少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27
技术公布日:2019.1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