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5058发布日期:2020-04-03 19:3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



背景技术:

电梯轿门护脚板安装于轿门地坎的下方,防止人员误入井道后被下降的轿厢剪切伤害,护脚板的垂直高度是保证乘客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国标gb7588-2003中要求,轿厢护脚板的垂直高度不小于750mm。实际使用中,许多电梯受到安装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对旧楼加装电梯时,电梯底坑深度受到地底管道等设施的限制,导致轿厢在完全落下后护脚板与底坑形成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提供一种适用于浅底坑的电梯轿厢护脚板,工作可靠性高,安全稳定,节能环保。

一种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包括:安装在地坎上的第一护脚板、以及相对于第一护脚板可滑动收折的第二护脚板,还包括:

相对井道固定安装的驱动件;

转动安装在轿底平台上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为与所述驱动件相配合的驱动端,另一端为摆动端;

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摆动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护脚板相连。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轿底平台上用于改变所述牵引索延伸方向的换向轮。

可选的,所述换向轮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换向轮分别位于联动杆转动轴线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换向轮上设有用于容置牵引索的限位槽,还设有阻挡牵引索脱离限位槽的挡杆。

可选的,所述驱动端与联动杆转动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摆动端与联动杆转动轴线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联动杆的转动轨迹所处的平面垂直于护脚板的板面。

可选的,轿底平台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联动杆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联动杆上设有用于贯穿所述转轴的条形孔。

可选的,所述牵引索与第二护脚板相连接的部位位于第二护脚板的底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护脚板上设有安全开关,所述第二护脚板上设有与安全开关相配合用以确认展开到位状态的触发件。

本申请提供的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通过机械结构自动完成护脚板的收折和展开,生产成本低,工作稳定性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的立体图(第二护脚板处于展开状态);

图2为本申请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的侧视图(第二护脚板处于展开状态);

图4为本申请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的立体图(第二护脚板处于收折状态);

图5为本申请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的侧视图(第二护脚板处于收折状态);

图6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中安全开关与触发件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中导轨的侧视图;

图9b为图9a中的c向视图;

图9c为本申请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中导轨的示意图。

图中:1、轿底平台;2、驱动件;3、安装支架;4、联动杆;41、驱动端;42、摆动端;43、条形孔;5、第一护脚板;6、第二护脚板;61、折边;7、第一导向部件;71、导向槽;72、底边螺孔;73、侧边螺孔;74、安装孔;75、滑槽;8、加强板;81、条形孔;9、牵引索;10、地坎;11、导向条;12、换向轮;13、档杆;14、支座;15、触发件;16、安全开关;17、第二导向部件;18、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但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申请的发明创造、目前所描述的实施例或优选方式中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参见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浅底坑电梯的护脚板,包括:安装在地坎10上的第一护脚板5、以及相对于第一护脚板5可滑动收折的第二护脚板6,还包括:

相对井道固定安装的驱动件2;

转动安装在轿底平台1上的联动杆4,联动杆4的一端为与驱动件2相配合的驱动端41,另一端为摆动端42;

牵引索9,牵引索9的一端与摆动端42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护脚板6相连。

参见图3所示,当电梯轿厢未抵达底坑时,第二护脚板6处于展开状态,参见图5所示,当电梯轿厢接近电梯底坑时,驱动件2作用于联动杆4的驱动端41,使联动杆4发生转动,联动杆4的摆动端42牵引第二护脚板6向上运动,第二护脚板6切换至收折状态,避免与底坑产生干涉。

本申请在电梯轿厢到达底坑位置时,通过驱动件2的作用,使第二护脚板6自动收缩,进而减小护脚板的占用空间,使护脚板能够在轿厢下降至底位时,稳定容置在浅底坑内;当电梯轿厢脱离底坑时,联动杆4脱离驱动件2的作用发生复位,第二护脚板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切换至展开状态,以保证护脚板的垂直高度达到750mm以上,从而对乘客起到有效的阻挡和保护作用,安全性和工作稳定性较好。

电梯轿厢接近底坑时,减速运动直至停梯,电梯离开底坑时,从静止逐渐加速,本申请中,联动杆4的动作均在轿厢速度较慢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第二护脚板6的收折和展开过程也相对平稳有序的进行,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折弯式或者电气控制式的升降方式,可有效减小机械部件的受力变形。

通过调整驱动件2的高度、换向轮12的位置、联动杆4的长度、牵引索9端部的固定位置,可以配合不同的第二护脚板6活动行程。

第二护脚板6在展开和收折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不需要通过电子设备辅助完成,联动杆4和牵引索9的生产成本较低,可靠性极高。

参见图1所示,第二护脚板6的底部设有相对于竖直面倾斜布置的折边61,当第二护脚板6下降触碰到异物时,通过折边61的导向作用,可以有效减少伤害。

第一护脚板5和第二护脚板6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参见图1所示,第一护脚板5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导向槽71,

第二护脚板6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与对应导向槽71相配合的导向条11。

通过水平方向两侧的导向机构,可以提高第二护脚板6运动过程的平稳性,避免发生第二护脚板6的卡死。

参见图9a、图9b、图9c所示,导向槽71采用燕尾槽,导向条11具有与燕尾槽形状相应的截面形状,在第一护脚板5和第二护脚板6的相互收折和展开的过程中,导向条11仅在导向槽71内做直线往复运动。

第一护脚板5为板件,第一护脚板5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折边,导向槽71设置在第一导向部件7上,参见图9a、图9b、图9c,第一导向部件7上设有与第一折边相贴靠的底边,以及与第一护脚板5相贴靠的侧边,底边和侧边上分别设有螺孔,通过贯穿底边螺孔72和第一折边的螺栓、以及贯穿侧边螺孔73和第一护脚板5的螺栓将第一导向部件7固定安装在第一护脚板5上。

第二护脚板6为板件,第二护脚板6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折边,导向条11设置在第二导向部件17上,导向条11与第二导向部件17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导向部件17与第二折边相贴靠且通过螺栓固定。

第二导向部件17除了用于支撑导向条11,同时能够和导向条11一起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使第二护脚板6在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水平方向上两侧位移的一致。

在第二护脚板6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第二导向部件17、导向条11以及第二护脚板6的重力作用,能够起到保持第二护脚板6处于展开状态的作用,也即在一定向上推力范围内,第二护脚板6能够保持展开状态,进一步保证安全性和工作稳定性。

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视角中,第一导向部件7和第二导向部件17位于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之间,导向条11和导向槽71相互滑动配合。

第一导向部件7和第二导向部件17能够相应地增加第一护脚板5和第二护脚板6的受力强度,防止第一护脚板5和第二护脚板6的板面变形,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安全性,参见图8所示,第一护脚板5上设有安全开关16,第二护脚板6上设有与安全开关16相配合用以确认展开到位状态的触发件15。图8为了结构表达清楚,采用了透视画法。

参见图9a所示,第一导向部件7的侧边上设有滑槽75,滑槽75的长度限定了触发件15的行程。参见图8所示,触发件15为触发杆,触发杆固定在第二护脚板6的顶端,贯穿滑槽75延伸至导向槽71内部与安全开关16相配合。触发杆与滑槽75的配合,也对第二护脚板6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第二护脚板6的运行更加顺畅。

参见图9c所示,第一导向部件7上的底边设有安装孔74,安全开关16固定在第一导向部件7上,安全开关16的触臂通过安装孔74后延伸至导向槽71内与触发杆相配合。安全开关16采用电气开关。

安全开关16固定在第一护脚板5的底端,第一护脚板5和第二护脚板6处于展开到位状态时,触发件15触发安全开关16,第二护脚板6相对第一护脚板5收折时,触发件15脱离安全开关16。通过触发件15和安全开关16的配合,及时发现第二护脚板6展开状态的异常,保证安全性。

第一护脚板5上至少设有一个安全开关16,相应地第二护脚板6上设有对应的触发件15,为了提高安全性,也可以在第一护脚板5水平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安全开关16,第二护脚板6水平方向上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对应的触发件15,通过两侧的冗余设置确保第二护脚板6展开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当井道内的护脚板下方有异物(人或物体)时,电梯轿厢下降,第二护脚板6首先触碰到异物,异物对第二护脚板6施加的作用力大于第二导向部件17、导向条11以及第二护脚板6的重力作用时,第二护脚板6上向上收折,触发件15脱离安全开关16,电梯停止运行,防止轿厢继续下降,对异物造成伤害,相对于第二护脚板6设置为弯折状或整体刚性结构而言,安全性更好。

驱动件2相对于井道固定,可以设置在底坑底部,也可以固定在井道壁上。若驱动件2与第二护脚板6位于联动杆4旋转轴线的同侧,则可以不设置图1中所示的换向轮12,直接通过驱动件2驱动联动杆4的驱动端41运动,牵引索9牵引第二护脚板6与驱动端41同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

驱动件2与联动杆4的接触面为点接触或线接触(驱动件2顶面可以设置为水平面),通过减少接触面积,有效降低碰撞带来的噪音,便于联动杆4与驱动件2之间产生相对的滑移,使联动杆4的转动过程更为顺畅,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乘梯安全性。

驱动件2与第二护脚板6位于联动杆4旋转轴线的两侧,参见图3、图5所示,还包括设置在轿底平台1上用于改变牵引索9延伸方向的换向轮12。

参见图5所示,第二护脚板6上升至最高位时,联动杆4的驱动端41位于上升极限位置,联动杆4的摆动端42位于下降极限位置,牵引索9在换向轮12上的包角最大,牵引索9在换向轮12上的绕置状态最为稳定,将第二护脚板6稳定保持在收折状态。

参见图7所示,轿厢平台底部安装有支座14,换向轮12通过转轴安装在支座14上,换向轮12邻近护脚板一侧布置,换向轮12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换向轮12上设有用于容置牵引索9的限位槽,还设有阻挡牵引索9脱离限位槽的挡杆。第二护脚板6下方受力时,档杆13用于防止牵引索9脱离限位槽,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牵引索9的两端分别与联动杆4的摆动端42以及第二护脚板6相固定,牵引索9的固定方式有多种,例如,参见图6所示,牵引索9的端部通过固定夹18与摆动端42或第二护脚板6相固定。

固定夹18包括螺纹配合的筒体和压紧螺杆,筒体的筒壁上设有相对布置的穿引孔,筒体的一端封闭为筒体底部,筒体的外周设有限位台阶,钢丝绳贯穿穿引孔,通过旋转压紧螺杆,使压紧螺杆的端部和筒体底部配合压紧固定钢丝绳。

通过旋转压紧螺杆可以方便地对钢丝绳长度进行调整,便于工地更换部件,也方便后期保养维护。

参见图3、图5所示,驱动端41与联动杆4转动轴线的距离小于摆动端42与联动杆4转动轴线的距离,也即驱动端41的力臂小于摆动端42的力臂,驱动端41具有较小的行程即可满足第二护脚板6的运动行程。

联动杆4采用横截面相同的杆件,驱动端41与联动杆4转动轴线的距离小于摆动端42与联动杆4转动轴线的距离,可以使摆动端42的重力大于驱动端41的重力,使牵引索9在第二护脚板6的收折展开过程中,始终保持张紧状态,提高第二护脚板6动作的稳定性。

参见图1所示,联动杆4的转动轨迹所处的平面垂直于护脚板的板面。轿底平台1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3,安装支架3远离护脚板一侧布置,联动杆4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支架3上,联动杆4上设有用于贯穿转轴的条形孔43。

条形孔43沿联动杆4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条形孔43可以对联动杆4的旋转过程起到一定的位置调节作用,增加联动杆4转动的自由度,减小转轴对联动杆4的作用力,延长联动杆4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所示,牵引索9与第二护脚板6相连接的部位位于第二护脚板6的底端。

第二护脚板6上设有加强板8,加强板8位于第二护脚板6水平方向的中部,牵引索9连接在加强板8上。

加强板8上设有至少两个条形孔81,各条形孔81沿第二护脚板6的运行方向延伸,固定牵引索9端部的固定夹18位于其中一条形孔81内(具体的,固定夹18的筒体部分位于其中一条形孔81,限位台阶与加强板8相抵),且可在条形孔81内活动。

当护脚板受到振动或者斜向力时,通过固定夹18在条形孔81内的活动,避免对联动杆4和换向轮12造成影响,避免各部件因震动过大出现弯曲或松动现象,提高安全性。

本申请设计简洁巧妙、成本低、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方便工厂大批量生产,安装便捷,后期维保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