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快速运输装置的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2835发布日期:2020-05-23 08:2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快速运输装置的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运输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装盒快速运输装置的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中包装盒的在传输带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灰尘,另外工厂本身环境的灰尘也会对包装盒的美观带来一定影响,灰尘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健康影响,在工厂较为封闭的环境里,其灰尘的污染更为明显,灰尘的堆积对传输带也有一定影响,会造成链条卡顿的情况,灰尘还会使皮带表面存在打滑现象。

现有的包装盒运输装置的除尘系统较为简陋,往往除尘范围窄,无法顾及到包装盒侧面的灰尘,除尘效率低,无法更好的达到除尘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快速运输装置的除尘系统,该除尘系统能够实现多角度、多范围的除尘,还能提高除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装盒快速运输装置的除尘系统,包括第一通风管,所述第一通风管的一端连接有除尘板,且除尘板位于传输带上方,除尘板向上突起呈弧形设置,除尘板与传输带之间形成半圆腔,除尘板内开有负压腔,负压腔与第一通风管连通,除尘板的下表面开有第一吸尘孔,第一吸尘孔与负压腔连通,第一吸尘孔设有若干组,且若干组第一吸尘孔绕半圆腔中轴线等间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腔包裹于传输带和传输带运输的物品,第一通风管将负压腔的空气都抽走后,空气通过第一吸尘孔被挤压到负压腔内,达到一个吸尘效果;绕半圆腔中轴线设置的第一吸尘孔能够将包装盒的侧面灰尘也吸走,吸尘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通风管,且第二通风管连通于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远离第一通风管的一端设有吸尘头,且第二通风管为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风管为软管,操作者可拿着吸尘头对传输带上的死角进行人工补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头的外周壁上开有连接孔;吸尘头一侧开有通风孔,吸尘头的内周壁上设有用于堵住通风孔的挡风板,挡风板部分位于连接孔内,挡风板滑动连接于吸尘头的内周壁;挡风板的上侧固定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位于吸尘头外;挡风板的下侧固定有用于防止挡风板脱出连接孔的抵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不用第二通风管时,挡风板由于重力作用抵接于吸尘头的内壁上,可阻挡住第二通风管的吸力;操作者要使用第二通风管时,操作者提着第一把手,吸尘头由于重力作用会竖直向下运动,运动到抵接块的上侧抵接于吸尘头的内壁下侧时,挡风板与吸尘头相对固定,此时第二通风管呈打开状态,实现了对第二通风管的开关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尘板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开有收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不使用第二通风管的时候,便于对第二通风管进行收纳,以提升车间内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头的外周壁上固定有第二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操作者取出藏于收纳槽内的吸尘头;操作者在使用吸尘头时,一手提着第一把手,一手握持第二把手,方便对吸尘头进行一定角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板沿传输带传送方向对称设置,且每个固定板的下侧设有升降组件,两组升降组件之间设有吸尘板,吸尘板的上侧开有若干个第二吸尘孔,且吸尘板内部形成空腔,吸尘板位于传输带的下方;第一通风管的外周壁上还设有第三通风管,第三通风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一通风管内,第三通风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吸尘板的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可调节除尘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包装盒,调节至适合的高度,使吸尘效率更高;吸尘板对传输带的下方进行除尘,使除尘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组所述第一吸尘孔沿半圆腔中轴线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除尘板的除尘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下方设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使除尘系统沿着传输带运动至一定距离,方便对不同的地方进行除尘,使除尘范围更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可实现对传输带上包装盒的侧面进行吸尘,可根据不同包装盒调节除尘板的高度,提高除尘效率;

2.本方案中,通过人工补吸对传输带和包装盒上一些死角进行进一步除尘;

3.本方案中,传输带的下方设有吸尘板,可对传输带的下方进行除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除尘板的剖视图,示出内部结构。

图3是图1中升降组件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吸尘头的爆炸图。

图中,1、第一通风管;2、第二通风管;3、第三通风管;4、除尘板;41、负压腔;42、第一吸尘孔;5、收纳槽;51、阻挡板;6、传输带;7、升降组件;71、第一连接板;711、竖直板;712、水平板;72、第一支臂;73、第二支臂;74、第三支臂;75、第四支臂;76、第二连接板;77、第一转动块;78、第二转动块;79、双向丝杆;791、正螺纹;792、反螺纹;8、万向轮;9、支撑板;10、连接柱;11、连通孔;12、吸尘板;13、第二吸尘孔;14、第一把手;15、挡风板;16、抵接块;17、第二把手;18、吸尘头;19、连接孔;20、滑动槽;21、固定板;22、半圆腔;23、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包装盒快速运输装置的除尘系统,该除尘系统运用于传输带的上方和下方,包括第一通风管1、除尘板4,除尘板4位于传输带6的上方,且除尘板4的上侧连接于第一通风管1的一端,第一通风管1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除尘板4向上凸起呈弧形设置,除尘板4与传输带6之间形成半圆腔22,除尘板4内开有负压腔41,负压腔41与第一通风管1连通,且除尘板4的下表面开有若干第一吸尘孔42,第一吸尘孔42与负压腔41连通,若干组第一吸尘孔42绕半圆腔22中轴线呈等间距设置,且每组第一吸尘孔42设有若干个,并沿半圆腔22中轴线等间距设置。

参考图3和图4,除尘板4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下侧固定有升降组件7,升降组件7和固定板21均设有两组,两组升降组件7和固定板21均沿半圆腔22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升降组件7包括第一连接板71、第二连接板76、第一支臂72、第二支臂73、第三支臂74、第四支臂75、双向丝杆79、第一转动块77、第二转动块78。

第一连接板71位于固定板21的下侧,第一连接板71包括一个水平板712和两个竖直板711,两个竖直板711分别位于水平板712的相对两侧,水平板712的上侧固定连接于固定板21的下侧;第一支臂72和第二支臂73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块竖直板711之间,第三支臂74位于第一支臂72远离固定板21的一端,第三支臂74转动连接于第一支臂72,且第一转动块77位于第一支臂72和第三支臂74的转动处;第四支臂75位于第二支臂73远离固定板21的一端,第四支臂75转动连接于第二支臂73,且第二转动块78位于第二支臂73和第四支臂75的转动处;双向丝杆79穿过第一转动块77和第二转动块78,第一转动块77和第二转动块78均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79外周壁上,且双向丝杆79呈水平方向设置,双向丝杆79的外周壁上设有正螺纹791和反螺纹792,且正螺纹791与反螺纹792互不相交,第一转动块77位于正螺纹791上,第二转动块78位于反螺纹792上;第二连接板76与固定板21沿双向丝杆79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二连接板76的下侧分别固定有两个万向轮8,万向轮8可带动除尘板4移动。

参考图4,两个第二连接板76之间固定有支撑板9,支撑板9位于传输带6的下方,支撑板9的上侧固定有四根连接柱10,连接柱10的上端固定有吸尘板12,吸尘板12的上表面开有若干第二吸尘孔13,且吸尘板12内形成空腔,吸尘板12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三通风管3,支撑板9的上侧开有连通孔11,第三通风管3的一端位于吸尘板12的空腔内与第二吸尘孔13连通,第三通风管3的另一端穿过连通孔11与第一通风管1连通。

参考图1,第一通风管1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通风管2,第二通风管2为软管,第二通风管2的一端与第一通风管1内连通,第二通风管2的另一端固定有吸尘头18,第二通风管2连通于吸尘头18内。

参考图5,吸尘头18一侧开有通风孔23,吸尘头18的一侧开有连接孔19,吸尘头18内部设有挡风板15,挡风板15使通风孔23呈封闭状态,挡风板15滑动连接于吸尘头18内周壁上,且挡风板15上侧部分穿出连接孔19至吸尘头18外,挡风板15的下侧固定有抵接块16,抵接块16宽于连接孔19的宽度,吸尘头18的内壁相对两侧开有两条滑动槽20,滑动槽20呈竖直方向设置,两条滑动槽20沿吸尘头18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抵接块16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条滑动槽20内;挡风板15的上侧固定有第一把手14,第一把手14位于连接孔19外;挡风板15的一侧固定有第二把手17,第二把手17所处的一侧垂直于第一把手14所处的一侧。

参考图1,固定板21一侧表面开有收纳槽5,收纳槽5还贯穿于固定板21的上侧表面,收纳槽5用于收纳吸尘头18;收纳槽5内固定有阻挡板51,阻挡板51使吸尘头18收纳于收纳槽5时稳定性更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通风管1吸取负压腔41内的空气,使除尘板4外的空气被吸进第一吸尘孔42内,达到一个吸尘效果,半环状的除尘板4能够对包装盒的侧面灰尘也进行吸收,达到一个吸尘范围更广的目的;升降组件7可以改变除尘板4的高度,用于适配不同高度的包装盒,使吸尘装置与包装盒之间的距离最为合适;操作员工还可以拿吸尘头18对传输带6上的一些死角进行人工补吸,使吸尘效果更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