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绞车排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2411发布日期:2020-07-04 01:1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新型绞车排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绞车排绳器,属于绞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绞车工作过程中,多数矿山企业都对绞车排绳不整齐容易出问题有所反映,有时会造成压绳、乱绳、钢丝绳相互挤压严重的情况,更严重时会引发矿山工作事故,为企业带来财产损失,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和出现的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矿用绞车排绳装置应运而生,排绳装置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的产生,为矿山企业绞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防护措施,对于大多的矿山企业来说还是值得拥有的。

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当下的绞车在缠绕排绳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钢丝绳排绳过程中由于跟随不精确,换向不及时而引起的压绳,绞绳现象,极易造成钢丝绳磨损甚至引起钢丝绳的断裂,这些现象的发生对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情况有极大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绞车排绳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安装框,矩形安装框的中部安装有中部支撑横梁,中部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矩形安装框的侧边上,中部支撑横梁的中部铰接有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结构相同,且平行间隔设置,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上端均为竖向连杆铰接连接,中部支撑横梁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推动机构,往复推动机构的一端与竖向连杆铰接,往复推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的侧边上,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绳轮轴的两端铰接,导绳轮轴的中心转动安装有导绳轮。

优选地,所述矩形安装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顶梁、第二侧梁、第三底梁及第四侧梁,第一顶梁、第二侧梁、第三底梁及第四侧梁均采用方钢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中部支撑横梁采用方钢制作而成,中部支撑横梁的一端焊接在第二侧梁的中部,中部支撑横梁的另一端焊接在第四侧梁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往复推动机构为伸缩气缸,往复推动机构的缸体铰接在第四侧梁上,往复推动机构的活塞杆上铰接有竖向连杆,竖向连杆的底端垂直连接有水平连杆,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等长设置,且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顶端铰接在水平连杆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分别通过转动销轴一和转动销轴二安装在中部支撑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导绳轮包括轮体,轮体的表面具有截面为u型的导绳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往复推动机构的伸缩精准控制导绳轮的摆动实现排绳过程中精准跟随,实现了钢丝绳有序稳定的排绳目的;排绳器结构简单,安装简易方便,简化了现有排绳器的复杂机械结构,是排绳效果更佳牢靠,从而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缩短了维护,检修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矩形安装框2、往复推动机构3、中部支撑横梁4、竖向连杆5、左侧摆动杆6、右侧摆动杆7、导绳轮轴8、导绳轮9、水平连杆10、转动销轴一11、转动销轴二12、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所述新型绞车排绳器,包括矩形安装框1,矩形安装框1的中部安装有中部支撑横梁3,中部支撑横梁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矩形安装框1的侧边上,中部支撑横梁3的中部铰接有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结构相同,且平行间隔设置,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的上端均为竖向连杆4铰接连接,中部支撑横梁3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推动机构2,往复推动机构2的一端与竖向连杆4铰接,往复推动机构2的另一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1的侧边上,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绳轮轴7的两端铰接,导绳轮轴7的中心转动安装有导绳轮8。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安装框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顶梁、第二侧梁、第三底梁及第四侧梁,第一顶梁、第二侧梁、第三底梁及第四侧梁均采用方钢制作而成;所述中部支撑横梁3采用方钢制作而成,中部支撑横梁3的一端焊接在第二侧梁的中部,中部支撑横梁3的另一端焊接在第四侧梁的中部;所述往复推动机构2为伸缩气缸,往复推动机构2的缸体铰接在第四侧梁上,往复推动机构2的活塞杆上铰接有竖向连杆4,竖向连杆4的底端垂直连接有水平连杆9,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等长设置,且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的顶端铰接在水平连杆9的两端;所述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分别通过转动销轴一10和转动销轴二11安装在中部支撑横梁3上;所述导绳轮8包括轮体,轮体的表面具有截面为u型的导绳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往复推动机构2通过电磁阀与气源相连通,通过控制往复推动机构2的伸长和缩短,带动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摆动,最终实现导绳轮8沿导绳轮8的轮轴中心线移动,将钢丝绳放置在导绳轮8上,往复推动机构2的伸缩精准控制导绳轮的摆动实现排绳过程中精准跟随,实现了钢丝绳有序稳定的排绳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绞车排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安装框(1),矩形安装框(1)的中部安装有中部支撑横梁(3),中部支撑横梁(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矩形安装框(1)的侧边上,中部支撑横梁(3)的中部铰接有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结构相同,且平行间隔设置,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的上端均为竖向连杆(4)铰接连接,中部支撑横梁(3)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推动机构(2),往复推动机构(2)的一端与竖向连杆(4)铰接,往复推动机构(2)的另一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1)的侧边上,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绳轮轴(7)的两端铰接,导绳轮轴(7)的中心转动安装有导绳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安装框(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顶梁、第二侧梁、第三底梁及第四侧梁,第一顶梁、第二侧梁、第三底梁及第四侧梁均采用方钢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横梁(3)采用方钢制作而成,中部支撑横梁(3)的一端焊接在第二侧梁的中部,中部支撑横梁(3)的另一端焊接在第四侧梁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推动机构(2)为伸缩气缸,往复推动机构(2)的缸体铰接在第四侧梁上,往复推动机构(2)的活塞杆上铰接有竖向连杆(4),竖向连杆(4)的底端垂直连接有水平连杆(9),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等长设置,且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的顶端铰接在水平连杆(9)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摆动杆(5)和右侧摆动杆(6)分别通过转动销轴一(10)和转动销轴二(11)安装在中部支撑横梁(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绳轮(8)包括轮体,轮体的表面具有截面为u型的导绳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绞车排绳器,包括矩形安装框,矩形安装框的中部安装有中部支撑横梁,中部支撑横梁的中部铰接有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结构相同,且平行间隔设置,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上端均为竖向连杆铰接连接,中部支撑横梁的上方设置有往复推动机构,往复推动机构的一端与竖向连杆铰接,往复推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矩形安装框的侧边上,左侧摆动杆和右侧摆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绳轮轴的两端铰接,导绳轮轴的中心转动安装有导绳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绞车排绳器,往复推动机构的伸缩精准控制导绳轮的摆动实现排绳过程中精准跟随,实现了钢丝绳有序稳定的排绳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波;张俊强;袁立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元昇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2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