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7370发布日期:2020-07-14 17:13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



背景技术:

施工电梯通常称为施工升降机,但施工升降机包括的定义更宽广,施工平台也属于施工升降机系列。单纯的施工电梯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使其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电梯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施工电梯通常采用齿轮进行爬升和下降,当其轿厢下降至最低处时,假如齿轮未能及时停止运行会导致轿厢与基底碰撞造成冲底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防止吊笼在下降过程中超过行程碰撞安装基面的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包括竖向延伸的支架、与所述支架构成竖向滑动连接的吊笼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吊笼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竖向延伸的齿条、与所述齿条啮合的爬升齿轮、驱动所述爬升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减速箱,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吊笼上侧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爬升齿轮同轴连接,同时该减速箱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齿条最下端与安装基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爬升齿轮与吊笼底面之间的间隔;所述吊笼上侧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有用于切换开关状态的摆杆,所述摆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滚轮;当吊笼未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行程开的滚轮与所述齿条侧面滚动接触并使所述摆杆保持在驱动电机开启的档位;当所述吊笼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行程开关的滚轮与齿条分离同时所述摆杆切换至关闭驱动电机的档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齿条最下端与安装基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爬升齿轮与吊笼底面之间的间隔,因此当塔吊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其吊笼底面与安装基面之间还留有一定的间隔从而防止吊笼在其行程内与安装基面碰撞,此外行程开关在吊笼下降至最低点时,行程开关会由于其摆杆与齿条的抵触取消因此摆杆会切换到关闭驱动电机的档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保障性。

进一步,所述吊笼下方的安装基面上设置有缓冲弹簧当所述吊笼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缓冲弹簧与吊笼底面接触。利用缓冲弹簧可吊笼下降至最低点时的惯性冲击,同时缓冲弹簧也可作为最后一重保险防止吊笼与安装基面碰撞。

进一步,所述支架的转角处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导柱,所述吊笼两侧设置有一对分别与两导柱配合的导轮。导轮和导柱之间相互配合引导吊笼垂直升降,防止吊笼在升降过程中偏移,保障齿条与爬升齿轮保持啮合。

进一步,所述齿条下端成型有用于引导所述行程开关的摆杆复位回摆的导向斜面。吊笼从行程最低点起升时,其摆杆可以在导向斜面的引导下重新回摆至保持驱动电机开启的档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1-支架,11-导柱,2-吊笼,21-导轮,31-齿条,32-爬升齿轮,33-驱动电机,34-减速箱,4-行程开关,41-摆杆,42-滚轮,5-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施工电梯包括竖向延伸的支架1、与所述支架1构成竖向滑动连接的吊笼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吊笼2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支架1的转角处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导柱11,所述吊笼2两侧设置有一对分别与两导柱11配合的导轮21。通过以上结构实现支架1与吊笼2之间的滑动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并竖向延伸的齿条31、与所述齿条31啮合的爬升齿轮32、驱动所述爬升齿轮32转动的驱动电机33以及减速箱34,其中所述驱动电机33固定安装于吊笼2上侧所述减速箱34的输出轴与所述爬升齿轮32同轴连接,同时该减速箱34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33同轴连接。

所述齿条31最下端与安装基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爬升齿轮32与吊笼2底面之间的间隔;当塔吊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其吊笼2底面与安装基面之间还留有一定的间隔从而防止吊笼2在其行程内与安装基面碰撞。

所述吊笼2上侧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机3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3的行程开关4,所述行程开关4设置有用于切换开关状态的摆杆41,所述摆杆41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滚轮42;当吊笼2未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行程开关4的滚轮42与所述齿条31侧面滚动接触并使所述摆杆41保持在驱动电机33开启的档位;当所述吊笼2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行程开关4的滚轮42与齿条31分离同时所述摆杆41切换至关闭驱动电机33的档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条31下端成型有用于引导所述行程开关4的摆杆41复位回摆的导向斜面。当吊笼2从行程最低点起升时,其摆杆41可以在导向斜面的引导下重新回摆至保持驱动电机33开启的档位。吊笼2下方的安装基面上设置有缓冲弹簧5,当所述吊笼2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缓冲弹簧5与吊笼2底面接触。缓冲弹簧5可吊笼2下降至最低点时的惯性冲击,同时缓冲弹簧5也可作为最后一重保险防止吊笼2与安装基面碰撞。

本实施例中,当吊笼2下降至最低点时,由于齿条31的长度限制爬升齿轮32无法进一步下降,吊笼2与安装基面之间仍留有一定的间隔,在该间隔内的缓冲弹簧5可缓冲吊笼2的惯性冲击。此外当所述吊笼2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行程开关4的滚轮42与齿条31分离同时所述摆杆41切换至关闭驱动电机33的档位,使驱动电机33停止进一步运行。当吊笼2从最低点爬升时,其摆杆41可以在导向斜面的引导下重新回摆至保持驱动电机33开启的档位。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延伸的支架(1)、与所述支架(1)构成竖向滑动连接的吊笼(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吊笼(2)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1)上并竖向延伸的齿条(31)、与所述齿条(31)啮合的爬升齿轮(32)、驱动所述爬升齿轮(32)转动的驱动电机(33)以及减速箱(34),其中所述驱动电机(33)固定安装于吊笼(2)上侧所述减速箱(34)的输出轴与所述爬升齿轮(32)同轴连接,同时该减速箱(34)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33)同轴连接;所述齿条(31)最下端与安装基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爬升齿轮(32)与吊笼(2)底面之间的间隔;所述吊笼(2)上侧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机(3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3)的行程开关(4),所述行程开关(4)设置有用于切换开关状态的摆杆(41),所述摆杆(41)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滚轮(42);当吊笼(2)未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行程开关(4)的滚轮(42)与所述齿条(31)侧面滚动接触并使所述摆杆(41)保持在驱动电机(33)开启的档位;当所述吊笼(2)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行程开关(4)的滚轮(42)与齿条(31)分离同时所述摆杆(41)切换至关闭驱动电机(33)的档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2)下方的安装基面上设置有缓冲弹簧(5),当所述吊笼(2)下降至行程最低点时,所述缓冲弹簧(5)与吊笼(2)底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转角处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导柱(11),所述吊笼(2)两侧设置有一对分别与两导柱(11)配合的导轮(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1)下端成型有用于引导所述行程开关(4)的摆杆(41)复位回摆的导向斜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电梯吊笼防冲底结构,包括竖向延伸的支架、与所述支架构成竖向滑动连接的吊笼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吊笼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竖向延伸的齿条、与所述齿条啮合的爬升齿轮、驱动所述爬升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减速箱,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吊笼上侧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爬升齿轮同轴连接,同时该减速箱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齿条最下端与安装基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爬升齿轮与吊笼底面之间的间隔;所述吊笼上侧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有用于切换开关状态的摆杆,所述摆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滚轮。

技术研发人员:周沛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方重工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