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0405发布日期:2020-08-18 19:3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又叫建筑用施工电梯,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使其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升降机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施工电梯的轿厢一般称为吊笼,基于安全等因素,目前的施工电梯的吊笼门一般采用人工进行起降,即利用人手进行抬升或拉下,为了减小人工起降时的人力负重,一般会配置与吊笼门重量相近的配重块。现有配重块分别设置于吊笼门的两侧并分别与其两侧连接,然而由于两侧的受力难以统一,有时会导致吊笼门两侧起降不同步使吊笼门产生倾斜偏差,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吊笼门脱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合理,防止吊笼门两侧配重不均匀的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包括设置于吊笼闸口两侧并竖向延伸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笼门、设置于所述吊笼闸口上侧的门梁,所述门梁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笼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牵引绳和右牵引绳,其中所述左牵引绳与右牵引绳受所述滑轮承托并共同牵挂同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门梁的左侧或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笼门,其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牵引绳和右牵引绳进行牵引提升,其中左牵引绳和右牵引绳共同连接同一配重块,两者的受力相同可避免左牵引绳和右牵引绳受力不一致而导致笼门起升困难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滑轮的数量有两个,两所述滑轮分别转动连接于门梁左右两侧,并且两所述滑轮等高设置。两滑轮等高设置可防止左牵引绳与右牵引绳高度错位而导致的张力不一致造成受力不等。

进一步,所述吊笼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配重块升降的导槽,同时所述配重块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凸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导槽与凸部相互配合引导笼门平稳升降。

进一步,所述左牵引绳和右牵引绳一体连接构成牵引绳总成,所述牵引绳总成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笼门的左右两侧,同时所述配重块顶部设置有挂耳,所述挂耳开有供所述牵引绳总成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左牵引绳和右牵引绳为同一根牵引绳总成,进一步保障笼门的左右两侧受力均匀,使笼门可以平稳升降,此外在安装时也免除了分别量度左牵引绳和右牵引绳的麻烦,降低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配重块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配重块侧视图。

其中,1-导轨,2-笼门,3-门梁,4-滑轮,5a-左牵引绳,5b-右牵引绳,5-牵引绳总成,6-配重块,61-凸部,62-挂耳,7-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吊笼门2起降机构包括设置于吊笼闸口两侧并竖向延伸的导轨1、与所述导轨1滑动连接的笼门2、设置于所述吊笼闸口上侧的门梁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笼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配重块6升降的导槽7,同时所述配重块6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槽7配合的凸部61。利用导槽7与凸部61相互配合引导笼门2平稳升降。

所述门梁3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滑轮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4的数量有两个,两所述滑轮4分别转动连接于门梁3左右两侧,并且两所述滑轮4等高设置。所述笼门2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牵引绳5a和右牵引绳5b,其中所述左牵引绳5a与右牵引绳5b受所述滑轮4承托并共同牵挂同一配重块6,所述配重块6设置于门梁3的左侧或右侧。

由于笼门2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牵引绳5a和右牵引绳5b进行牵引提升,其中左牵引绳5a和右牵引绳5b共同连接同一配重块6,配重块6的重量与笼门2整体的重量相等,配重块6与笼门2受力平衡,乘客可轻易用人力将笼门2抬升并使其保持在当前位置上。左牵引绳5a和右牵引绳5b两者的受力相同可避免左牵引绳5a和右牵引绳5b受力不一致而导致笼门2起升困难的问题。此外,由于滑轮4等高设置,因此两滑轮4等高设置可防止左牵引绳5a与右牵引绳5b高度错位而导致的张力不一致造成受力不等。

实施例二

参见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吊笼门2起降机构包括设置于吊笼闸口两侧并竖向延伸的导轨1、与所述导轨1滑动连接的笼门2、设置于所述吊笼闸口上侧的门梁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笼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配重块6升降的导槽7,同时所述配重块6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槽7配合的凸部61。利用导槽7与凸部61相互配合引导笼门2平稳升降。

所述门梁3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滑轮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4的数量有两个,两所述滑轮4分别转动连接于门梁3左右两侧,并且两所述滑轮4等高设置。所述笼门2与配重块6之间连接牵引绳总成5,具体地所述牵引绳总成5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笼门2的左右两侧,同时所述配重块6顶部设置有挂耳62,所述挂耳62开有供所述牵引绳总成5穿过的通孔,所述配重块6设置于门梁3的左侧或右侧。

配重块6的重量与笼门2整体的重量相等,配重块6与笼门2受力平衡,乘客可轻易用人力将笼门2抬升并使其保持在当前位置上。由于左牵引绳5a和右牵引绳5b为同一根牵引绳总成5,进一步保障笼门2的左右两侧受力均匀,使笼门2可以平稳升降,此外在安装时也免除了分别量度左牵引绳5a和右牵引绳5b的麻烦,降低装配难度。此外,由于滑轮4等高设置,因此两滑轮4等高设置可防止左牵引绳5a与右牵引绳5b高度错位而导致的张力不一致造成受力不等。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吊笼闸口两侧并竖向延伸的导轨(1)、与所述导轨(1)滑动连接的笼门(2)、设置于所述吊笼闸口上侧的门梁(3),所述门梁(3)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滑轮(4),所述笼门(2)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牵引绳(5a)和右牵引绳(5b),其中所述左牵引绳(5a)与右牵引绳(5b)受所述滑轮(4)承托并共同牵挂同一配重块(6),所述配重块(6)设置于门梁(3)的左侧或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4)的数量有两个,两所述滑轮(4)分别转动连接于门梁(3)左右两侧,并且两所述滑轮(4)等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配重块(6)升降的导槽(7),同时所述配重块(6)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导槽(7)配合的凸部(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牵引绳(5a)和右牵引绳(5b)一体连接构成牵引绳总成(5),所述牵引绳总成(5)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笼门(2)的左右两侧,同时所述配重块(6)顶部设置有挂耳(62),所述挂耳(62)开有供所述牵引绳总成(5)穿过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侧配重的吊笼门起降机构,包括设置于吊笼闸口两侧并竖向延伸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笼门、设置于所述吊笼闸口上侧的门梁,所述门梁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笼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牵引绳和右牵引绳,其中所述左牵引绳与右牵引绳受所述滑轮承托并共同牵挂同一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门梁的左侧或右侧。

技术研发人员:周沛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方重工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