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0024发布日期:2020-07-17 15:3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位于车辆两侧,操作人员在车辆两侧都可以操作。参见图1、图2,液压多路阀是控制起重机支腿伸缩的控制元件,操纵人员通过操作车辆两侧的主操纵装置2或副操纵装置3实现支腿伸缩。主操纵装置2直接与液压多路阀阀体1连接,副操纵装置3包括手柄31,手柄31连接在一个套筒33上,套筒33套接在一个前后走向的轴体32上,套筒33下侧还设有竖直布置的连接杆34,连接杆34上侧与套筒33相连,连接杆34下侧通过第一铰接座42连接有一个水平布置且横向贯穿车架的拉杆4,第一铰接座42的铰接轴走向为前后向,拉杆4另一端与液压多路阀阀体1另一端连接。

现有技术中拉杆4靠近阀体1的一端为外螺纹,直接旋入液压多路阀的阀体1螺孔内,拉杆4与阀体1刚性连接,副操纵装置3的手柄31下压时,套筒33绕轴体32旋转,连接杆34随套筒33旋转,此时与连接杆34下端铰接的拉杆4并不是仅发生水平的轴向运动,而是靠近副操纵装置3的一侧伴随小幅上移,此状态下拉杆4为悬臂梁,与阀体1连接端为固定端,承受拉杆4重量以及振动载荷,拉杆4螺纹端及阀体1均承受较大载荷,易发生拉杆4螺纹端部断裂,阀体1损坏漏油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其阀芯受力较小,能避免损坏漏油等故障,且拉杆端部受力较小,能避免断裂故障,可靠性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包括液压多路阀体、主操纵装置、副操纵装置,液压多路阀体前后叠置,主操纵装置与阀体一一对应直连,副操纵装置包括手柄,手柄连接在一个套筒上,套筒套接在一个前后走向的轴体上,套筒下侧还设有竖直布置的连接杆,连接杆上侧与套筒相连,连接杆下侧通过第一铰接座连接有一个水平布置且横向贯穿车架的拉杆,第一铰接座的铰接轴走向为前后向,所述每个拉杆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均通过第二铰接座与阀体连接,第二铰接座的铰接轴走向为前后向,拉杆下方还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托架装置,每个托架装置均包括水平布置的支撑块和安装架,支撑块呈前后走向的长条形块体,支撑块上设有至少两个前后间隔布置且沿左右向贯穿支撑块的通孔,安装架包括一个竖直布置且前后走向的长条形板,长条形板与支撑块左侧或右侧相贴靠,长条形板位置上对应支撑块的每个通孔处均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竖向腰圆形孔,支撑块、长条形板通过与通孔和腰圆形孔相匹配的螺栓、螺母连接,安装架与汽车起重机车架固接,拉杆下侧与支撑块上侧相贴靠。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均简称为本装置。

本装置的优点:本装置的拉杆与阀体通过第二铰接座连接,这样可以改善了阀芯和拉杆端部受力状态,阀芯受力较小,能避免损坏漏油等故障,拉杆端部受力较小,能避免断裂故障,可靠性较高,增加托架装置用于支撑拉杆,减小拉杆两端连接处受力,进一步减小了阀芯受力状态,同时能改善操纵舒适性,使操作人员操纵时更加顺畅。

为达到本装置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每个长条形板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向远离支撑块的一侧折弯的折弯部。

通过折弯部可以更加方便将安装架固定在车架上,且使得安装架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拉杆与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均为螺纹连接,且拉杆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

拉杆两端螺纹旋向相反,即分别为左旋和右旋,形成一个类似花篮螺栓的结构,在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固定的情况下,通过旋转拉杆可实现拉杆总成的长度调节,以保证副操纵装置的各个手柄平齐。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块为尼龙材质。

尼龙材质利于拉杆滑动,可以减少拉杆与支撑块的磨损。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拉杆为空心管体。

拉杆采用空心管体可以减轻重量利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装置拉杆与阀体连接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装置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装置中托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图6,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包括液压多路阀体1、主操纵装置2、副操纵装置3,液压多路阀体1前后叠置,主操纵装置2与阀体1一一对应直连,副操纵装置3包括手柄31,手柄31连接在一个套筒33上,套筒33套接在一个前后走向的轴体32上,套筒33下侧还设有竖直布置的连接杆34,连接杆34上侧与套筒33相连,连接杆34下侧通过第一铰接座42连接有一个水平布置且横向贯穿车架的拉杆4,所述的拉杆4为空心管体。第一铰接座42的铰接轴走向为前后向,所述每个拉杆4远离连接杆34的一侧均通过第二铰接座41与阀体1连接,第二铰接座41的铰接轴走向为前后向,所述的拉杆4与第一铰接座42和第二铰接座41均为螺纹连接,且拉杆4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拉杆4下方还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托架装置5,每个托架装置5均包括水平布置的支撑块51和安装架52,支撑块51呈前后走向的长条形块体,所述的支撑块51为尼龙材质。支撑块51上设有至少两个前后间隔布置且沿左右向贯穿支撑块51的通孔511,安装架52包括一个竖直布置且前后走向的长条形板521,长条形板521与支撑块51左侧或右侧相贴靠,长条形板521位置上对应支撑块51的每个通孔511处均设有与通孔511相匹配的竖向腰圆形孔522,支撑块51、长条形板521通过与通孔511和腰圆形孔522相匹配的螺栓、螺母连接(螺栓、螺母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每个长条形板521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向远离支撑块51的一侧折弯的折弯部523。安装架52与汽车起重机车架固接,拉杆4下侧与支撑块51上侧相贴靠。

本装置的优点:本装置的拉杆4与阀体1通过第二铰接座41连接,这样可以改善了阀体1和拉杆4端部受力状态,阀体1受力较小,能避免损坏漏油等故障,拉杆4端部受力较小,能避免断裂故障,可靠性较高,增加托架装置5用于支撑拉杆4,减小拉杆4两端连接处受力,进一步减小了阀体1受力状态,同时能改善操纵舒适性,使操作人员操纵时更加顺畅。

通过折弯部523可以更加方便将安装架52固定在车架上,且使得安装架52结构更加稳定。

拉杆4两端螺纹旋向相反,即分别为左旋和右旋,形成一个类似花篮螺栓的结构,在第一铰接座42和第二铰接座41固定的情况下,通过旋转拉杆4可实现拉杆4总成的长度调节,以保证副操纵装置3的各个手柄31平齐。

尼龙材质利于拉杆4滑动,可以减少拉杆4与支撑块51的磨损。

拉杆4采用空心管体可以减轻重量利于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包括液压多路阀体、主操纵装置、副操纵装置,液压多路阀体前后叠置,主操纵装置与阀体一一对应直连,副操纵装置包括手柄,手柄连接在一个套筒上,套筒套接在一个前后走向的轴体上,套筒下侧还设有竖直布置的连接杆,连接杆上侧与套筒相连,连接杆下侧通过第一铰接座连接有一个水平布置且横向贯穿车架的拉杆,第一铰接座的铰接轴走向为前后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拉杆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均通过第二铰接座与阀体连接,第二铰接座的铰接轴走向为前后向,拉杆下方还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托架装置,每个托架装置均包括水平布置的支撑块和安装架,支撑块呈前后走向的长条形块体,支撑块上设有至少两个前后间隔布置且沿左右向贯穿支撑块的通孔,安装架包括一个竖直布置且前后走向的长条形板,长条形板与支撑块左侧或右侧相贴靠,长条形板位置上对应支撑块的每个通孔处均设有与通孔相匹配的竖向腰圆形孔,支撑块、长条形板通过与通孔和腰圆形孔相匹配的螺栓、螺母连接,安装架与汽车起重机车架固接,拉杆下侧与支撑块上侧相贴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长条形板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向远离支撑块的一侧折弯的折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与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均为螺纹连接,且拉杆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为尼龙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为空心管体。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起重机支腿操纵装置,包括液压多路阀体、主操纵装置、副操纵装置,液压多路阀体前后叠置,主操纵装置与阀体直连,副操纵装置通过第一铰接座铰接的拉杆与阀体相连,每个拉杆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均通过第二铰接座与阀体连接,拉杆下方还设有两个托架装置,托架装置均包括支撑块和安装架,支撑块为前后走向的长条形块体,支撑块上设有通孔,安装架包括前后走向的长条形板,长条形板与支撑块相贴靠,长条形板上设有竖向腰圆形孔,支撑块、长条形板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安装架与汽车起重机车架固接,拉杆下侧与支撑块上侧相贴靠。本装置使得阀芯受力较小,能避免损坏漏油等故障,且拉杆端部受力较小,能避免断裂故障,可靠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武;贾宏飞;黄心顺;李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