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4914发布日期:2020-12-15 08:2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翻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包装流水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包装流水线中使用的自动翻转结构。



背景技术:

自动化水平在制造工业中不断提高,应用范围正在拓展。包装流水线中自动化操作正在改变着包装过程的动作方式。实现自动控制的包装流水线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消除包装工序及印刷贴标等造成的误差,有效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并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具有革命意义的自动化改变着包装流水线行业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的传输方式。

包装流水线中常需要将排列整齐的零部件纵向横向翻转,现有的翻转结构不能配合流水线作业、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翻转结构,采用u形翻转板实现排列好的零部件的整体翻转,顺畅衔接后续工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翻转结构,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前挡板、第一气缸、侧挡板、升降式后挡板、第二气缸、底板、扇形侧板、u形翻转板和第三气缸;所述前挡板、侧挡板、升降式后挡板及底板围成上部开口的槽体;所述第一气缸与前挡板中部连接,推动前挡板在前后方向平移;所述第二气缸吊装在支架上部,第二气缸与升降式后挡板连接,驱动升降式后挡板升降;所述u形翻转板扣在升降式后挡板后部,u形翻转板下部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扇形侧板设置在u形翻转板两侧;所述第三气缸铰接在支架下部,第三气缸的气缸杆端部与u形翻转板的中部铰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翻转结构还包括上层轨座、上层滑轨、下层轨座和下层滑轨;所述前挡板的截面为f形,所述上层轨座设置在前挡板上层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所述下层轨座设置在前挡板下层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所述上层轨座在上层滑轨上滑动,所述下层轨道在下层滑轨上滑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翻转结构还包括滑套和滑杆,所述滑杆竖直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滑套固定在升降式后挡板后部表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为可升降底板,所述底板的截面为l形,所述底板下部竖直部分与丝杆升降结构连接,丝杆升降结构带动底板升降。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翻转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设置在u形翻转板底部,第二转轴固定在支架上;第一轴承座固定在u形翻转板背面中部,第一转轴中部与第三气缸的气缸杆端部连接,第三气缸的缸体通过底座与支架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前挡板下设置滑轨,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前挡板能够顺畅前后推动且不会发生形变;2、后挡板能够升降,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能够顺畅将摆放整齐的零部件推入u形翻转板;3、翻转板设置为u形,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翻转之后能够顺畅衔接后续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完成翻转后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前挡板;3、上层轨座;4、上层滑轨;5、下层轨座;6、下层滑轨;7、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升降式后挡板;10、滑套;11、滑杆;12、侧挡板;13、u形翻转板;14、扇形侧板;15、底板;16、丝杆升降结构;17、第一转轴;18、第一轴承座;19、第二转轴;20、第二轴承座;21、第三气缸;22、底座;23、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翻转结构,包括支架1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前挡板2、第一气缸7、侧挡板12、升降式后挡板9、第二气缸8、底板15、扇形侧板14、u形翻转板13和第三气缸21;所述前挡板2、侧挡板12、升降式后挡板9及底板15围成上部开口的槽体;所述第一气缸7与前挡板2中部连接,推动前挡板2在前后方向平移;所述第二气缸8吊装在支架1上部,第二气缸8与升降式后挡板9连接,驱动升降式后挡板9升降;所述u形翻转板13扣在升降式后挡板9后部,u形翻转板13下部铰接在支架1上;所述扇形侧板14设置在u形翻转板13两侧;所述第三气缸21铰接在支架1下部,第三气缸21的气缸杆端部与u形翻转板13的中部铰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自动翻转结构还包括上层轨座3、上层滑轨4、下层轨座5和下层滑轨6;所述前挡板2的截面为f形,所述上层轨座3设置在前挡板2上层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所述下层轨座5设置在前挡板2下层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所述上层轨座3在上层滑轨4上滑动,所述下层轨道5在下层滑轨6上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自动翻转结构还包括滑套10和滑杆11,所述滑杆11竖直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滑套10固定在升降式后挡板9后部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板15为可升降底板,所述底板15的截面为l形,所述底板15下部竖直部分与丝杆升降结构16连接,丝杆升降结构16带动底板15升降。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自动翻转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17、第一轴承座18、第二转轴19和第二轴承座20,所述第二轴承座20固定设置在u形翻转板13底部,第二转轴19固定在支架1上;第一轴承座18固定在u形翻转板13背面中部,第一转轴17中部与第三气缸21的气缸杆端部连接,第三气缸21的缸体通过底座22与支架1铰接。

使用时,前挡板2、侧挡板12、升降式后挡板9及底板15围成上部开口的槽体内排满零部件23后,升降式后挡板9在第二气缸8的作用下升起,第一气缸7推动前挡板2将堆好的零部件23推至u形翻转板13内。u形翻转板13在第三气缸21的带动下完成翻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前挡板(2)、第一气缸(7)、侧挡板(12)、升降式后挡板(9)、第二气缸(8)、底板(15)、扇形侧板(14)、u形翻转板(13)和第三气缸(21);所述前挡板(2)、侧挡板(12)、升降式后挡板(9)及底板(15)围成上部开口的槽体;所述第一气缸(7)与前挡板(2)中部连接,推动前挡板(2)在前后方向平移;所述第二气缸(8)吊装在支架(1)上部,第二气缸(8)与升降式后挡板(9)连接,驱动升降式后挡板(9)升降;所述u形翻转板(13)扣在升降式后挡板(9)后部,u形翻转板(13)下部铰接在支架(1)上;所述扇形侧板(14)设置在u形翻转板(13)两侧;所述第三气缸(21)铰接在支架(1)下部,第三气缸(21)的气缸杆端部与u形翻转板(13)的中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结构还包括上层轨座(3)、上层滑轨(4)、下层轨座(5)和下层滑轨(6);所述前挡板(2)的截面为f形,所述上层轨座(3)设置在前挡板(2)上层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所述下层轨座(5)设置在前挡板(2)下层水平部分的下表面,所述上层轨座(3)在上层滑轨(4)上滑动,所述下层轨座(5)在下层滑轨(6)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结构还包括滑套(10)和滑杆(11),所述滑杆(11)竖直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滑套(10)固定在升降式后挡板(9)后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为可升降底板,所述底板(15)的截面为l形,所述底板(15)下部竖直部分与丝杆升降结构(16)连接,丝杆升降结构(16)带动底板(15)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转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17)、第一轴承座(18)、第二转轴(19)和第二轴承座(20),所述第二轴承座(20)固定设置在u形翻转板(13)底部,第二转轴(19)固定在支架(1)上;第一轴承座(18)固定在u形翻转板(13)背面中部,第一转轴(17)中部与第三气缸(21)的气缸杆端部连接,第三气缸(21)的缸体通过底座(22)与支架(1)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包装流水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包装流水线中使用的自动翻转结构。其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前挡板、第一气缸、侧挡板、升降式后挡板、第二气缸、底板、扇形侧板、U形翻转板和第三气缸;所述前挡板、侧挡板、升降式后挡板及底板围成上部开口的槽体;所述第一气缸与前挡板中部连接,推动前挡板在前后方向平移;所述第二气缸吊装在支架上部,第二气缸与升降式后挡板连接,驱动升降式后挡板升降;所述U形翻转板扣在升降式后挡板后部,U形翻转板下部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扇形侧板设置在U形翻转板两侧;所述第三气缸铰接在支架下部,第三气缸的气缸杆端部与U形翻转板的中部铰接。

技术研发人员:裴建峰;王新国;支树龙;曹保华;孟帅;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科隆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