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8447发布日期:2020-06-05 22:2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枕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轨枕在生产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轨枕的强度,需要对其进行蒸汽养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将轨枕模具码放在一起进行养护,出养护池时,再通过拆垛装置将轨枕模具拆分输出。然而,拆分的轨枕模具通常是横向堆积在同一层的若干模具,后续还需要将模具分离,才能进行下一步工艺操作。

基于此,

本技术:
提供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能够将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能够将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分离,可用于轨枕养护的出池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包括:

第一传送链以及驱使第一传送链运行的第一电机,用于输送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

第二传送链以及驱使第二传送链运行的第二电机,用于输出分离后的轨枕模具;

第三传送链以及驱使第三传送链运行的第三电机,第三传送链一端穿插在第一传送链末端,另一端穿插在第二传送链前端,第三传送链下方设有驱使其升降的气囊,通过升降将堆积的轨枕模具逐个传送到第二传送链上,实现分离。

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第一传送链末端,用于检测堆积在最前端轨枕模具的到位情况;

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第三传送链末端,用于检测分离的轨枕模具的到位情况;

第三传感器,设置在第三传送链下方,用于检测第三传送链升降高度;

第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传送链上,用于检测轨枕模具的输出间隔;

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气囊、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连接;第一电机驱使第一传送链输送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过程中,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堆积在最前端的轨枕模具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a,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停止,控制气囊充气顶升第三传送链,抬升堆积在最前端的轨枕模具,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第三传送链升至预定高度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b,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运行,将抬升的轨枕模具输送向第三传送链末端,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分离的轨枕模具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停止,并控制气囊放气使第三传送链下落,将分离的轨枕模具放在第二传送链前端,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第三传送链下落至预定高度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d,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运行,将分离的轨枕模具输出,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输出的轨枕模具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e,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停止,控制第一电机运行,进行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第一限位气缸、第二限位气缸,第一限位气缸、第二限位气缸分别安装在第三传送链的前端、末端,控制器控制第一限位气缸上升,阻碍轨枕模具的分离,控制器控制第二限位气缸上升,阻碍第二传送链输出分离的轨枕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传送链与气囊间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若干竖向套筒,竖向套筒内设有导向杆,对第三传送链的升降轨迹进行限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用于轨枕养护的出池系统,能够将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分离开,便于下一步工艺操作。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控制,控制精准可靠,有利于提高模具出养护池和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三传送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包括:

第一传送链11以及驱使第一传送链11运行的第一电机12,用于输送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

第二传送链21以及驱使第二传送链21运行的第二电机22,用于输出分离后的轨枕模具;

第三传送链31以及驱使第三传送链31运行的第三电机32,第三传送链31一端穿插在第一传送链11末端,另一端穿插在第二传送链21前端,第三传送链31下方设有驱使其升降的气囊33,通过升降将堆积的轨枕模具逐个传送到第二传送链21上,实现分离。

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13,设置在第一传送链11末端,用于检测堆积在最前端轨枕模具的到位情况;

第二传感器34,设置在第三传送链31末端,用于检测分离的轨枕模具的到位情况;

第三传感器35,设置在第三传送链31下方,用于检测第三传送链31升降高度;

第四传感器23,设置在第二传送链21上,用于检测轨枕模具的输出间隔;

控制器(图中未画出),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22、第三电机32、气囊33、第一传感器13、第二传感器34、第三传感器35和第四传感器23连接;第一电机12驱使第一传送链11输送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过程中,当第一传感器13检测到堆积在最前端的轨枕模具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a,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12停止,控制气囊33充气顶升第三传送链31,抬升堆积在最前端的轨枕模具,当第三传感器35检测到第三传送链31升至预定高度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b,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32运行,将抬升的轨枕模具输送向第三传送链31末端,当第二传感器34检测分离的轨枕模具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32停止,并控制气囊33放气使第三传送链31下落,将分离的轨枕模具放在第二传送链21前端,当第三传感器35检测到第三传送链31下落至预定高度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d,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22运行,将分离的轨枕模具输出,当第四传感器23检测到输出的轨枕模具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e,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22停止,控制第一电机11运行,进行循环。

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第一限位气缸36、第二限位气缸37,第一限位气缸36、第二限位气缸37分别安装在第三传送链31的前端、末端,控制器控制第一限位气缸36上升,阻碍轨枕模具的分离,控制器控制第二限位气缸37上升,阻碍第二传送链输出分离的轨枕模具。

所述第三传送链31与气囊33间设有支架38,支架38上设有若干竖向套筒39,竖向套筒39内设有导向杆310,对第三传送链31的升降轨迹进行限定。

本发明可以用于轨枕养护的出池系统,能够将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分离开,便于下一步工艺操作。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控制,控制精准可靠,有利于提高模具出养护池及模具分离效率。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送链以及驱使第一传送链运行的第一电机,用于输送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

第二传送链以及驱使第二传送链运行的第二电机,用于输出分离后的轨枕模具;

第三传送链以及驱使第三传送链运行的第三电机,第三传送链一端穿插在第一传送链末端,另一端穿插在第二传送链前端,第三传送链下方设有驱使其升降的气囊,通过升降将堆积的轨枕模具逐个传送到第二传送链上,实现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第一传送链末端,用于检测堆积在最前端轨枕模具的到位情况;

第二传感器,设置在第三传送链末端,用于检测分离的轨枕模具的到位情况;

第三传感器,设置在第三传送链下方,用于检测第三传送链升降高度;

第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传送链上,用于检测轨枕模具的输出间隔;

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气囊、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连接;第一电机驱使第一传送链输送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过程中,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堆积在最前端的轨枕模具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a,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停止,控制气囊充气顶升第三传送链,抬升堆积在最前端的轨枕模具,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第三传送链升至预定高度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b,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运行,将抬升的轨枕模具输送向第三传送链末端,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分离的轨枕模具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停止,并控制气囊放气使第三传送链下落,将分离的轨枕模具放在第二传送链前端,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第三传送链下落至预定高度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d,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运行,将分离的轨枕模具输出,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输出的轨枕模具时,向控制器发送到位信号e,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停止,控制第一电机运行,进行循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第一限位气缸、第二限位气缸,第一限位气缸、第二限位气缸分别安装在第三传送链的前端、末端,控制器控制第一限位气缸上升,阻碍轨枕模具的分离,控制器控制第二限位气缸上升,阻碍第二传送链输出分离的轨枕模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送链与气囊间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若干竖向套筒,竖向套筒内设有导向杆,对第三传送链的升降轨迹进行限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枕模具的分离系统,包括:第一传送链以及驱使第一传送链运行的第一电机,用于输送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第二传送链以及驱使第二传送链运行的第二电机,用于输出分离后的轨枕模具;第三传送链以及驱使第三传送链运行的第三电机,第三传送链一端穿插在第一传送链末端,另一端穿插在第二传送链前端,第三传送链下方设有驱使其升降的气囊,通过升降将堆积的轨枕模具逐个传送到第二传送链上,实现分离。本发明可以用于轨枕养护的出池系统,能够将横向堆积的轨枕模具分离开,便于下一步工艺操作。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控制,控制精准可靠,有利于提高模具出池分离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郑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智创赋能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合伙)
技术研发日:2020.03.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