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6701发布日期:2020-10-28 11:4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管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纸管在生产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搬运。

现有的搬运多为人工徒手搬运。即操作人员的双手分别拿住纸管的两端,并且手指插入纸管,实现夹紧,避免纸管掉落。

但是,由于人手的生理结构限制,以及纸管的圆柱筒状结构,每次人工搬运是,最多只能同时拿起3~5根纸管,每次搬运的数量较少,需多次来回走动搬运,十分不便。

并且,人手直接与纸管接触,长时间工作中,容易被较为粗糙的纸管断面磨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可对多根纸管进行同时夹持,提升每次搬运的数量,方便搬运操作,并且纸管不会与人手直接接触,避免人手被磨破的不良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连杆、插杆、固定支撑板以及手柄;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连杆位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插杆位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侧壁,所述固定支撑板分别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的螺栓活动连接;所述手柄位于上连接杆远离插杆的一侧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均呈细长杆状并且长度相同,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杆的凹槽内的销轴以及下连接杆的凹槽内的销轴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数量为多个并且长度相同,所述连杆沿上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呈细长杆状并且插杆的轴线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相垂直;所述插杆沿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和通槽,所述上连接杆上的螺栓与通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连接杆上的螺栓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通过上连接杆、下连接杆、连杆、插杆以及手柄的配合使用,可对多根纸管进行同时夹持,大幅提升每次搬运的数量,减少来回走动搬运的次数,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方便搬运操作,并且纸管不会与人手直接接触,避免人手被磨破的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夹持纸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连接杆;2、下连接杆;3、连杆;4、销轴;5、插杆;6、固定支撑板;7、螺栓;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3,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包括上连接杆1、下连接杆2、连杆3、插杆5、固定支撑板6以及手柄8;所述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平行设置,所述连杆3位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之间,所述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活动连接,所述插杆5位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的侧壁,所述插杆5用于插入纸管的中心孔,从而实现纸管的定位和夹持,所述固定支撑板6分别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上的螺栓7活动连接;所述手柄8位于上连接杆1远离插杆5的一侧的中部,手柄8用于方便手握。

所述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均呈细长杆状并且长度相同,所述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杆1的凹槽内的销轴4以及下连接杆2的凹槽内的销轴4铰接,连杆3可相对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翻转。

所述连杆3的数量为多个并且长度相同,所述连杆3沿上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

所述插杆5呈细长杆状并且插杆5的轴线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相垂直;所述插杆5沿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一个插杆5对应一根纸管。

所述固定支撑板6上设置有通孔和通槽,所述上连接杆1上的螺栓7与通槽的位置相对应,上连接杆1上的螺栓7可在通槽内调整,所述下连接杆2上的螺栓7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搬运纸管时,首先根据纸管的直径参数,调节上连接杆1上的插杆5和下连接杆2上的插杆5的间隙,具体为拧松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上的螺栓7,手动调节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的间隙,期间连杆3发生偏转,调节到位后,拧紧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上的螺栓7,锁紧固定支撑板6,从而固定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随后双手分别握持一个夹持装置的手柄8,将插杆5对准纸管断面的中心孔插入,从纸管的两端插入形成夹持,此时即可一次性搬运多根纸管,并且双手不与纸管直接接触。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杆(1)、下连接杆(2)、连杆(3)、插杆(5)、固定支撑板(6)以及手柄(8);所述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平行设置,所述连杆(3)位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之间,所述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活动连接,所述插杆(5)位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的侧壁,所述固定支撑板(6)分别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上的螺栓(7)活动连接;所述手柄(8)位于上连接杆(1)远离插杆(5)的一侧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均呈细长杆状并且长度相同,所述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杆(1)的凹槽内的销轴(4)以及下连接杆(2)的凹槽内的销轴(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数量为多个并且长度相同,所述连杆(3)沿上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呈细长杆状并且插杆(5)的轴线与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相垂直;所述插杆(5)沿上连接杆(1)和下连接杆(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阵列状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板(6)上设置有通孔和通槽,所述上连接杆(1)上的螺栓(7)与通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连接杆(2)上的螺栓(7)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管搬运用夹持装置,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连杆、插杆、固定支撑板以及手柄;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连杆位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插杆位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侧壁,所述固定支撑板分别与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的螺栓活动连接;所述手柄位于上连接杆远离插杆的一侧的中部。本实用新型可对多根纸管进行同时夹持,提升每次搬运的数量,方便搬运操作,并且纸管不会与人手直接接触,避免人手被磨破的不良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钮萍;吴利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市梅中纸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0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