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浮盘和内浮顶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6699发布日期:2021-03-16 22:2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浮盘和内浮顶储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常压油品储罐浮盘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内浮顶储罐的一种新型柔性浮盘。



背景技术:

常压油品储罐一般可分为固定顶罐和浮顶罐2种型式,其中,浮顶罐又包括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2种罐型,通过加装浮盘减少罐存油品挥发,因此,浮盘技术是降低罐内油品损失,保障油品存储安全的关键技术。目前,常压油品储罐特别是内浮顶储罐所采用的内浮盘型式大体可划分为4种:敞口隔舱式浮盘、单盘式浮盘、双盘式浮盘、浮筒式浮盘,现简述如下:

敞口隔舱式浮盘:浮盘周围设置环形的敞口隔舱,隔舱起浮力作用,中间为单层盘板,

材料通常是钢制的,盘板与储存的液体接触,浮盘不设排水设施。

单盘式浮盘:浮盘周围设置若干环形密封舱,中间为单层盘板,材料通常是钢制的,盘板与储存的液体接触,浮盘不设排水设施。

双盘式浮盘:整个浮盘由密封隔舱构成,材料通常是钢制的,浮盘与储存的液体接触,浮盘设排水设施。

浮筒式浮盘:浮盘下面设有若干浮筒,浮筒浮于液体上面,浮盘不与液体直接接触,由于浮盘与液体之间存在气相空间,导致存储液体更易挥发泄露。

上述4种浮盘的制造材料通常为钢、铝、增强聚酯、硬泡沫塑料和各种复合材料等,由于浮盘不能变形,均可视为硬质浮盘。由于制造型式和材料的限制,硬质浮盘均需要考虑浮盘的支撑结构、浮动结构、密封结构等,存在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易卡盘沉盘、维修困难、密封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柔性浮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浮盘,所述浮盘包括薄膜和内圈,所述薄膜外缘固定于内圈中,所述内圈固定在所用储油罐内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为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多层薄膜为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材料为阻燃材料和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酰胺(p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为整块薄膜或多块薄膜拼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材料的密度小于待储存液体密度,使薄膜浮于液体之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材料耐油,耐蚀,阻燃,可变形,韧性好,强度高,不透气。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内圈为钢制内圈。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内浮顶储罐,所述内浮顶储罐包括前述柔性浮盘。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内浮顶储罐包括罐体,通气孔,量油管,人孔;通气孔设置在罐体顶部,人孔设置在罐体下部,所述柔性浮盘固定于罐体内中部,所述量油管一端穿过柔性浮盘,另一端固定于罐体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同于现有的硬质浮盘,本发明的柔性浮盘,浮于油体表面,消除油气挥发空间,与油体紧密贴合,不需要额外的支撑结构和浮动结构,也不需要复杂的密封结构,随着油品的升降随之自由浮动,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易于检修维护、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浮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浮盘在油品处于低位时运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浮盘在油品处于高位时运行示意图;

图中:1-人孔;2-罐体;3-通气孔;4-薄膜;5-量油管;6-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本实用新型柔性浮盘包括薄膜4和钢制内圈6,钢制内圈6焊接在罐体2的内壁上,位置以罐体2中部为宜,薄膜的密度小于待储存液体密度,使薄膜浮于液体之上,薄膜材料应耐油,耐蚀,阻燃,可变形,韧性好,强度高,不透气,本实施例中的薄膜4由pe/阻燃纤维/尼龙/evoh/尼龙/阻燃纤维/pe七层薄膜复合加工而成,薄膜通过塑料压条紧密压入内圈中,从而将薄膜固定在罐体内壁上的钢制内圈中,量油管5一端固定在罐体顶部,另一端穿过薄膜,量油管外壁同样设置一钢制内圈,高度与罐体内壁上的钢制内圈同高,薄膜4以同样的方式压入量油管的钢制内圈中加以固定,以10000m3常压内浮顶储罐(储罐罐体直径为φ31000,罐筒体高14580,罐设备总高17948)为例,薄膜直径约为φ50000,通过罐体内壁上的钢制内圈固定在储罐罐体内壁中间位置,距罐底约7500处,当罐体内油品外输,油品液面逐渐下降,柔性浮盘的薄膜亦随液面下降,并紧贴在液面上,罐外空气通过罐顶通气孔3进入罐内以平衡储罐罐体内外部压力,如图2所示。当储罐开始收油时,罐体内油品液面逐渐上升,柔性浮盘的薄膜亦随液面上升,并紧贴在液面上,罐外空气通过罐顶通气孔3排出罐外以平衡储罐内外部压力,如图3所示。检修人员可通过罐底人孔1进入储罐内部进行检修作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新型柔性浮盘可以浮在油品液面上方,并与液面紧密贴合,彻底消除油气挥发空间,同时,由于没有浮盘支撑结构、浮动结构、密封结构等,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浮盘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易卡盘沉盘、维修困难、密封效果差等问题。

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盘包括薄膜和内圈,所述薄膜外缘固定于内圈中,所述内圈固定在所用储油罐内壁,量油管穿过所述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薄膜为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阻燃材料和pe、hdpe、pa、evoh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整块薄膜或多块薄膜拼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材料的密度小于待储存液体密度,使薄膜浮于液体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为钢制内圈。

8.一种内浮顶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浮顶储罐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浮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浮顶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浮顶储罐包括罐体,通气孔,量油管,人孔;通气孔设置在罐体顶部,人孔设置在罐体下部,所述柔性浮盘固定于罐体内中部,所述量油管一端穿过柔性浮盘,另一端固定于罐体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常压油品储罐浮盘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柔性浮盘和内浮顶储罐。浮盘包括薄膜和钢制内圈,薄膜外缘固定于钢制内圈中,钢制内圈固定在所用储油罐内壁。薄膜材料具有耐油,耐蚀,阻燃,可变形,韧性好,强度高,不透气等特性,浮于油体表面,消除油气挥发空间,与油体紧密贴合,不需要额外的支撑结构和浮动结构,也不需要复杂的密封结构,随着油品的升降随之自由浮动,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易于检修维护、密封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民;初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7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