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0473发布日期:2021-06-15 20:0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麦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小麦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主食,通过将小麦加工成面粉等食品,作为主要粮食来源。

在小麦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小麦进行精选等加工操作,经过精选后的小麦需要经过清洗,清洗后的小麦下料送至烘干设备上烘干。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生,清洗后的小麦,在经过下料斗过程中下料极为缓慢,主要原因是,清洗后,小麦上具有水分,水分造成小麦之间形成“黏合性”无法快速下料。

上述技术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技术公开的下料斗,结构单一,无法快速有效的将小麦下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小麦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小麦下料装置,包括锥形下料斗;

所述锥形下料斗包括上锥形部以及下锥形部,所述上锥形部与下锥形部一体成型;

所述上锥形部的顶部开口大于上锥形部的底部开口;

所述下锥形部的顶部开口小于下锥形部的底部开口;

所述上锥形部的顶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所述下锥形部的底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

所述口型安装板上均装配有若干个安装螺栓;

所述口型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分布在口型安装板之间的前后两侧;

同一侧所述安装柱上固定连接有安装件。

优选地,同一侧所述口型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安装柱;

所述安装柱焊接在口型安装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柱之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焊接在安装柱上。

优选地,所述锥形下料斗上装配有振动下料装置。

优选地,所述口型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装配有振动下料装置。

优选地,所述口型安装板的中心部位均设有朝上凸出设置的凸起;

所述振动下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上下部位所述凸起之间的振动梁杆;

所述振动梁杆的顶部装配有振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横向截面形状为曲面状。

优选地,所述口型安装板焊接在锥形下料斗上;

所述口型安装板与锥形下料斗齐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麦下料装置,通过设计锥形下料斗、锥形下料斗包括上锥形部以及下锥形部,所述上锥形部与下锥形部一体成型、上锥形部的顶部开口大于上锥形部的底部开口、下锥形部的顶部开口小于下锥形部的底部开口。该结构设计的锥形下料斗下料量大,下料速度快。

通过设计上锥形部的顶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所述下锥形部的底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口型安装板上均装配有若干个安装螺栓、口型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分布在口型安装板之间的前后两侧、同一侧所述安装柱上固定连接有安装件,实现稳固安装。

上述结构设计锥形下料斗采用对称设置的上锥形部以及下锥形部不仅能够便于下料,且配合上述振动过程,下料速度快,有效提高了小麦的加工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小麦下料装置,包括锥形下料斗1;锥形下料斗1包括上锥形部11以及下锥形部12,所述上锥形部11与下锥形部12一体成型;上锥形部11的顶部开口大于上锥形部11的底部开口;下锥形部12的顶部开口小于下锥形部12的底部开口。

为了将整个锥形下料斗1方便安装,上述上锥形部11的顶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2,所述下锥形部12的底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2。具体而言,口型安装板2焊接在锥形下料斗1上;口型安装板2与锥形下料斗1齐平设置。

上锥形部11上的口型安装板2安装到出料设备上,下锥形部12上的口型安装板2安装到进料设备上。具体是,口型安装板2上均装配有若干个安装螺栓21。

同时,为了增加装配的稳定性,便于后续振动下料,上述口型安装板2(上下部位的口型安装板2之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柱3,所述安装柱3分布在口型安装板2之间的前、后两侧;同一侧所述安装柱3上固定连接有安装件。

具体而言,同一侧所述口型安装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安装柱3;安装柱3焊接在口型安装板2之间。

同时,上述安装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柱3之间的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41;安装板4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柱42,所述连接柱42焊接在安装柱3上。按照现有方式,将安装板4通过紧固螺栓41安装到附加紧固装置上,如外加的支架上,上下充分紧固。

为了促进下料,上述锥形下料斗1上装配有振动下料装置。具体是,口型安装板2的左、右两侧均装配有振动下料装置。

具体而言,上述口型安装板2的中心部位均设有朝上凸出设置的凸起22;振动下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上下部位所述凸起22之间的振动梁杆51;振动梁杆51的顶部装配有振动电机5。凸起22的横向截面形状为曲面状。

打开振动电机5,在振动电机5工作过程中,整个锥形下料斗1具有振动,清洗后的小麦能快速有效的下料,进入到下一工段设备进行加工处理。

上述结构设计锥形下料斗1采用对称设置的上锥形部11以及下锥形部12不仅能够便于下料,且配合上述振动过程,下料速度快,有效提高了小麦的加工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下料斗;

所述锥形下料斗包括上锥形部以及下锥形部,所述上锥形部与下锥形部一体成型;

所述上锥形部的顶部开口大于上锥形部的底部开口;

所述下锥形部的顶部开口小于下锥形部的底部开口;

所述上锥形部的顶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所述下锥形部的底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

所述口型安装板上均装配有若干个安装螺栓;

所述口型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分布在口型安装板之间的前后两侧;

同一侧所述安装柱上固定连接有安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侧所述口型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安装柱;

所述安装柱焊接在口型安装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柱之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焊接在安装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下料斗上装配有振动下料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型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装配有振动下料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型安装板的中心部位均设有朝上凸出设置的凸起;

所述振动下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上下部位所述凸起之间的振动梁杆;

所述振动梁杆的顶部装配有振动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横向截面形状为曲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麦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型安装板焊接在锥形下料斗上;

所述口型安装板与锥形下料斗齐平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麦下料装置,包括锥形下料斗;锥形下料斗包括上锥形部以及下锥形部,所述上锥形部与下锥形部一体成型;上锥形部的顶部开口大于上锥形部的底部开口;下锥形部的顶部开口小于下锥形部的底部开口;上锥形部的顶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所述下锥形部的底部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口型安装板;口型安装板上均装配有若干个安装螺栓;口型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分布在口型安装板之间的前后两侧;同一侧所述安装柱上固定连接有安装件。上述结构设计锥形下料斗采用对称设置的上锥形部以及下锥形部不仅能够便于下料,且配合上述振动过程,下料速度快,有效提高了小麦的加工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双收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7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