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结构以及移动血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2366发布日期:2021-06-29 23:2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道结构以及移动血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道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结构以及移动血库。



背景技术:

血液运输过程中的设备至关重要,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专门的血液运输设备。申请人在这个领域有深入的研究,申请人之前有申请了一系列的专利,如专利申请2019100182892血液闭环管控方法及管控系统、专利2019200314168血液闭环管控系统、专利申请2019100182905一种移动血库、专利2019200313856一种移动血库、专利申请2019100182695一种蒸发板、专利201920031412x一种血袋存储盒及移动血库、专利2019200313841一种血袋存储箱及移动血库、专利2019200314149一种可制冷制热的移动血库、以及外观设计2019301698495移动血库等。

申请人在之前201920031412x一种血袋存储箱及移动血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其内箱体的结构和风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其风道结构和内箱体的结构,提出另一种制冷效果好,温度均匀的医用冷藏箱,可以作为移动血库或者是作为其他医用冷藏箱使用。该风道结构的改进可以让箱体内温度分布更均匀,解决常规冷藏箱箱体内温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内盖、风扇和外盖,所述风扇位于内盖和外盖中间,所述内盖与外盖的形状相匹配,外盖和内盖连接后形成风腔;所述外盖四侧边分别设有出风口,外盖中间设有回风口。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为由内到外逐渐扩大的喇叭状出风口,方便空气流动。

一种移动血库,包括箱体和与之连接的箱盖,还包括所述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的内盖固定在移动血库的箱盖内侧。

优选的,还包括内框体,所述内框体顶部边沿向外延伸,内框体的顶部边沿处设有通风口。盖合时,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一部分位于内框体的竖向侧壁上,一部分位于顶部边沿上。

优选的,所述内框体内部设有隔板、底部设有内框体回风孔、侧壁设有红外检测窗口。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设有蒸发板,内框体底部设有内框体底座,内框体与蒸发板之间有风道间隙,用于空气循环流动。

优选的,所述隔板内部中空,两侧壁有多个通风孔,便于空气向内框体内部流动。

当盖板盖合时,风从风腔的出风口流出,经过风道间隙流向箱体底部,从内框体的内框体回风孔和隔板回流到内框体内,再向上从回风口吸入,形成内部循环通风系统。

优选的,所述箱体与箱盖盖合处设有密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当盖板盖合时,风从风腔的出风口流出,经过风道间隙流向箱体底部,从内框体的内框体回风孔和隔板回流到内框体内,再向上从回风口吸入,形成内部循环通风系统,使得箱体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2、采用蒸发板设于储存箱体内的直冷方式,再加内部循环通风的方式,使得温度控制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盖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内框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风道循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设有密封件和减震底座的移动血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内盖、2是外盖、3是风扇、4是出风口、5是回风口、6是箱体、7是箱盖、8是内框体、9是通风口、10是内框体回风孔、11是蒸发板、12是隔板、13是红外检测窗口、14是内框体底座、15是测温组件、16是减震底座、17是密封件、18是箱门吸合磁铁、19是提手、20是第一电子锁、21是电池、22是第二电子锁、23是冷凝器、24是风道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内盖1、外盖2和风扇3,所述风扇3位于内盖1和外盖2中间,所述内盖1与外盖2的形状相匹配,外盖和内盖连接后形成风腔;所述外盖2四侧边分别设有出风口4,外盖3中间设有回风口5。所述出风口4为由内到外逐渐扩大的喇叭状出风口。

一种移动血库,包括箱体6和与之连接的箱盖7,还包括所述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的内盖1固定在移动血库的箱盖7内侧。还包括内框体8,所述内框体顶部边沿向外延伸,内框体8的顶部边沿处设有通风口9,所述通风口9与所述出风口4连通。所述通风口9一部分位于内框体的竖向侧壁上,一部分位于顶部边沿上。

所述内框体8内部设有隔板12、底部设有内框体回风孔10、侧壁设有红外检测窗口13。所述隔板内部中空,两侧壁有多个通风孔。便于通风和风道循环。

所述箱体内壁设有蒸发板11,内框体8底部设有内框体底座14,内框体8与蒸发板11之间有风道间隙24。

所述箱盖7盖合时,如箭头所示,风从风腔的出风口4流出,经过风道间隙24流向箱体底部,从内框体的内框体回风孔10和隔板12回流到内框体内,再向上从回风口5吸入,形成内部循环通风系统。

箱体和箱盖处还可以设置密封件17,使得箱体密闭性更好,便于控制温度。箱体底部还可以设有减震底座16,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震动,保护血袋中的血液不受影响。

所述移动血库还包括供电设备,例如电池21、制冷结构、测温组件15、红外感应装置等,这些均为现有技术或者在之前的专利里面有详细描述,并非本实用新型要保护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内盖(1)、风扇(3)和外盖(2),其特征是,所述风扇(3)位于内盖(1)和外盖(2)中间,所述内盖(1)与外盖(2)的形状相匹配,外盖(2)和内盖(1)连接后形成风腔;所述外盖(2)四侧边分别设有出风口(4),外盖(2)中间设有回风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风口(4)为由内到外逐渐扩大的喇叭状出风口。

3.一种移动血库,包括箱体(6)和与之连接的箱盖(7),其特征是,还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的内盖(1)固定在移动血库的箱盖(7)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移动血库,其特征是,还包括内框体(8),所述内框体顶部边沿向外延伸,内框体(8)的顶部边沿处设有通风口(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移动血库,其特征是,所述通风口(9)一部分位于内框体的竖向侧壁上,一部分位于顶部边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移动血库,其特征是,所述内框体(8)内部设有隔板(12)、底部设有内框体回风孔(10)、侧壁设有红外检测窗口(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移动血库,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内壁设有蒸发板(11),内框体(8)底部设有内框体底座(14),内框体(8)与蒸发板(11)之间有风道间隙(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移动血库,其特征是,所述隔板(12)内部中空,两侧壁有多个通风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移动血库,其特征是,所述箱盖(7)盖合时,风从风腔的出风口(4)流出,出风口(4)与通风口(9)连通,经过风道间隙(24)流向箱体底部,从内框体的内框体回风孔(10)和隔板(12)回流到内框体内,再向上从回风口(5)吸入,形成内部循环通风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移动血库,其特征是,所述箱体(6)与箱盖(7)盖合处设有密封件(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结构,包括内盖(1)、风扇(3)和外盖(2),所述风扇(3)位于内盖(1)和外盖(2)中间,所述内盖(1)与外盖(2)的形状相匹配,外盖(2)和内盖(1)连接后形成风腔;所述外盖(2)四侧边分别设有出风口(4),外盖(2)中间设有回风口(5)。还公开了一种移动血库,包括箱体(6)和与之连接的箱盖(7),所述风道结构的内盖(1)固定在移动血库的箱盖(7)内侧,还包括内框体(8),所述内框体顶部边沿向外延伸,内框体(8)的顶部边沿处设有通风口(9),所述通风口(9)与所述出风口(4)连通。该风道结构的改进可以让箱体内温度分布更均匀,解决常规冷藏箱箱体内温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潘松成;陈金榜;李达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胜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