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8917发布日期:2021-07-13 15:2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撑料架结构,具体涉及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



背景技术:

直线燃料棒在转运前需要纵向移动(与燃料棒传输方向垂直)到达指定工位,由于燃料棒制造过程中,都是在传输料架上进行,燃料棒要在与传输料架垂直方向进行一定距离的移动,就会与其产生滑动摩擦,而较大的滑动摩擦可能导致燃料棒表面产生磨伤或磨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它能够有效的避免燃料棒与传输料架之间产生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包括辊筒,轴承,支撑杆,螺栓,弹簧垫圈,锁紧螺母,平垫圈和支撑板,所述的辊筒与轴承连接,轴承装在支撑杆上,支撑杆通过螺栓结构与锁紧螺母连接,螺栓通过螺纹结构与机架相连,弹簧垫圈通过螺栓压在支撑板上被固定,锁紧螺母通过螺纹结构与支撑杆相连,平垫圈被锁紧螺母压在支撑板上固定,支撑板被螺栓压紧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板通过支撑杆和锁紧螺母支撑和固定支撑杆和其上的辊筒。

所述的辊筒通过轴—轴承方式与轴承连接。

所述的辊筒采用软性材料或经过抛光的不锈钢制得。

所述的辊筒由三段直径不同的轴组成。

所述的支撑杆用于支撑和固定辊筒,支撑杆由两部分组成,其上为长方体,上半部分沉槽,用于安装和固定轴承。

所述的支撑杆下半部分为全螺纹杆,用于与锁紧螺母紧固固定。

所述的支撑杆通过间隙配合将轴承装在上半部分,下半部分通过螺纹结构与锁紧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滚动摩擦方式,考虑到原有纵向移动过程中,燃料棒与传输线料杆为滑动摩擦,受到摩擦力较大,为此新装置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设计为辊筒和支撑的结构。(2)分体式结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设计成多个零件,便于拆装和更换,长期使用后磨损的只有辊筒部分,只需将其拆卸下来更换即可,其它部分固定在原有位置,省去重新调节的时间,更换效率和准确率更高。(3)不损伤燃料棒表面,经纵向移动后,燃料棒表面无新增磨伤或磨痕等,保证了燃料棒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表面质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工作)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工作)左视图。

图中,1辊筒,2轴承,3支撑杆,4螺栓,5弹簧垫圈,6锁紧螺母,7平垫圈,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包括辊筒1,轴承2,支撑杆3,螺栓4,弹簧垫圈5,锁紧螺母6,平垫圈7和支撑板8,其中,辊筒1通过轴—轴承方式与轴承2连接。轴承2装在支撑杆3上半部分沉槽中,支撑杆3通过螺栓结构与锁紧螺母6连接。螺栓4通过螺纹结构与机架相连。弹簧垫圈5通过螺栓4压在支撑板8上被固定,锁紧螺母6通过螺纹结构与支撑杆3相连。平垫圈7被锁紧螺母6压在支撑板8上固定。支撑板8被螺栓4压紧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板8通过支撑杆3和锁紧螺母6支撑和固定支撑杆3和其上的辊筒1。

辊筒1用于燃料棒转运或传输,与燃料棒直接接触,在转运或传输时,燃料棒与辊筒1为滚动摩擦,相较滑动摩擦,减少了燃料棒与辊筒1之间的摩擦力,极大地降低了相对滑动对燃料棒表面造成的划伤或划痕。辊筒1采用软性材料或经过抛光的不锈钢制得,辊筒由三段直径不同的轴组成,直径最大轴直接与燃料棒接触,直径较大轴用于端面限位,避免辊筒1轴向方向位移量过大,甚至是从轴承2中掉出,直径最小轴与轴承2配合,实现辊筒1的支撑和转动,其中直径最小轴必须经热处理,且需根据轴承2尺寸进行设计。辊筒1通过轴—轴承连接方式与轴承2相连并固定。轴承2用于实现辊筒1的支撑和转动,安装在支撑杆3中,轴承2与辊筒1通过轴—轴承方式相连。支撑杆3用于支撑和固定辊筒1,支撑杆由两部分组成,其上为长方体,上半部分沉槽,用于安装和固定轴承2,利用沉槽和直径较大轴共同限定轴承2在辊筒1轴向方向位置,支撑杆3下半部分为全螺纹杆,用于与锁紧螺母6紧固固定。支撑杆3通过间隙配合将轴承2装在上半部分,下半部分通过螺纹结构与锁紧螺母6连接。螺栓4用于将支撑板8固定在机架上(图1中双点画线为机架,也可以是其它支撑平台、料架等),螺栓4通过螺纹结构与机架相连,并将弹簧垫圈5和支撑板8固定在机架上。弹簧垫圈5主要用于紧固支撑板8,由于弹簧垫圈5具有一定伸缩能力,当被压紧后具有一定只退功能,而辊筒1上燃料棒转运过程中会受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会使得支撑板8具有移动的趋势,久而久之,会使螺栓4松脱失效,为此使用弹簧垫圈5可消除上述情况,因为弹簧垫圈伸缩过程中就可以将移动趋势的能力逐步释放。弹簧垫圈5和螺纹4和支撑板8接触。锁紧螺母6用于紧固支撑杆3,通过螺纹结构与支撑杆3相连,且与平垫圈7接触。平垫圈7用于调节锁紧螺母6,增大与支撑板8的接触面积,承受较大压力,与锁紧螺母6和支撑板8接触。支撑板8实现整套装置与机架连接功能,与支撑杆3不接触,在支撑杆3通过位置处为通槽,可调节支撑杆3的位置,与弹簧垫圈5接触,并被螺栓4固定在机架上,与锁紧螺母6和平垫圈7接触,利用锁紧螺母6和平垫圈7将支撑杆3固定在支撑板8上。

本装置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安装好后,将燃料棒排列放置在装置上,可手动或自动。手动:转动辊筒1,实现燃料棒转运。自动:将装置中辊筒1的直径最小轴加长伸出支撑杆3中,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利用电机带动辊筒1转动,实现燃料棒转运。



技术特征:

1.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轴承,支撑杆,螺栓,弹簧垫圈,锁紧螺母,平垫圈和支撑板,所述的辊筒与轴承连接,轴承装在支撑杆上,支撑杆通过螺栓结构与锁紧螺母连接,螺栓通过螺纹结构与机架相连,弹簧垫圈通过螺栓压在支撑板上被固定,锁紧螺母通过螺纹结构与支撑杆相连,平垫圈被锁紧螺母压在支撑板上固定,支撑板被螺栓压紧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板通过支撑杆和锁紧螺母支撑和固定支撑杆和其上的辊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筒通过轴—轴承方式与轴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筒采用软性材料或经过抛光的不锈钢制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筒由三段直径不同的轴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用于支撑和固定辊筒,支撑杆由两部分组成,其上为长方体,上半部分沉槽,用于安装和固定轴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下半部分为全螺纹杆,用于与锁紧螺母紧固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通过间隙配合将轴承装在上半部分,下半部分通过螺纹结构与锁紧螺母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棒用滚动支撑料架,包括辊筒,轴承,支撑杆,螺栓,弹簧垫圈,锁紧螺母,平垫圈和支撑板,所述的辊筒与轴承连接,轴承装在支撑杆上,支撑杆通过螺栓结构与锁紧螺母连接,螺栓通过螺纹结构与机架相连,弹簧垫圈通过螺栓压在支撑板上被固定,锁紧螺母通过螺纹结构与支撑杆相连,平垫圈被锁紧螺母压在支撑板上固定,支撑板被螺栓压紧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板通过支撑杆和锁紧螺母支撑和固定支撑杆和其上的辊筒。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滚动摩擦方式,考虑到原有纵向移动过程中,燃料棒与传输线料杆为滑动摩擦,受到摩擦力较大,为此新装置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设计为辊筒和支撑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黄帆;曹晖;傅冀庆;尤勇;刘君涌;易平;于文昕;蒙笑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