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4112发布日期:2021-08-13 16:1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

装配式建筑大量的预制件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等;现场进行大量的装配作业,并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具有绿色环保、节约时间的特点;现场进行装配作业时,需要将装配式构件采用吊装机构运输到高处,但是现有的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对吊板缺乏稳定机构,容易受外力影响,导致吊板、吊运件、墙体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包括l型侧板,所述l型侧板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且l型侧板顶端延伸部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l型侧板顶端一端通过减震座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l型侧板顶端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且升降电机与轴承座之间通过旋转轴固定套接有三个等距离的卷轮,三个所述卷轮下端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有吊运箱,所述l型侧板一侧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柱,且第二液压柱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品型块,所述l型侧板一侧内壁中上端两侧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柱,且第一液压柱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三角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两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离的弹簧柱,且弹簧柱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离的第三液压柱,且第三液压柱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配重块底端为粗糙面。

优选的,所述矩形开口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矩形开口两侧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杆,且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均为定滑轮。

优选的,所述吊运箱底端四角固定安装有缓冲脚轮,且吊运箱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吊运箱为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三角板内部镶嵌安装有钕铁硼磁铁片。

优选的,三个所述卷轮下端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有载板,且载板底端四侧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的吊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通过升降电机、卷轮、钢丝绳、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配合工作,使得吊运箱受力均匀的上升,且l型侧板一侧从下而上设置有品型块、三角板,使得吊运箱在上升时限位且稳定,减小大风、暴雨等外力因素对吊运箱的影响,且吊运箱为金属材料制成和三角板内部镶嵌安装有钕铁硼磁铁片,确保吊运箱不会偏移上升轨道,降低吊运箱撞击墙体的概率。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通过底座两端设置有弹簧柱和移动轮,便于装置移动,且底座底端中间设置有第三液压柱和配重块,便于装置定位,通过吊运箱底端四角固定安装有缓冲脚轮,降低吊运箱降落对其内部吊运件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通过钢丝绳与吊运箱之间设置有载板,使得载板受力更加均匀,且载板和吊运箱之间设置有等距离的吊钩,均匀吊运箱的受力,提高吊运箱升降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局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品型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电机、2卷轮、3l型侧板、4第一液压柱、5第二液压柱、6底座、7移动轮、8第三液压柱、9品型块、10三角板、11吊运箱、12第一导杆、13矩形开口、14第二导杆、15载板、16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包括l型侧板3,l型侧板3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6,且l型侧板3顶端延伸部开设有矩形开口13,l型侧板3顶端一端通过减震座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1,l型侧板3顶端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且升降电机1与轴承座之间通过旋转轴固定套接有三个等距离的卷轮2,三个卷轮2下端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有吊运箱11,l型侧板3一侧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柱5,且第二液压柱5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品型块9,l型侧板3一侧内壁中上端两侧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柱4,且第一液压柱4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三角板10。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6底端两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离的弹簧柱,且弹簧柱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轮7;

底座6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离的第三液压柱8,且第三液压柱8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配重块底端为粗糙面;

矩形开口13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12,矩形开口13两侧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杆14,且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4均为定滑轮;

吊运箱11底端四角固定安装有缓冲脚轮,且吊运箱11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吊运箱11为金属材料制成;

三角板10内部镶嵌安装有钕铁硼磁铁片。

工作原理:通过升降电机1、卷轮2、钢丝绳、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4配合工作,使得吊运箱11受力均匀的上升,且l型侧板3一侧从下而上设置有品型块9、三角板10,使得吊运箱11在上升时限位且稳定,减小大风、暴雨等外力因素对吊运箱11的影响,且吊运箱11为金属材料制成和三角板10内部镶嵌安装有钕铁硼磁铁片,确保吊运箱11不会偏移上升轨道,降低吊运箱11撞击墙体的概率;通过底座6两端设置有弹簧柱和移动轮7,便于装置移动,且底座6底端中间设置有第三液压柱8和配重块,便于装置定位,通过吊运箱11底端四角固定安装有缓冲脚轮,降低吊运箱11降落对其内部吊运件的影响。

实施例2

参照图4,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进一步的,三个卷轮2下端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有载板15,且载板15底端四侧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的吊钩16。

工作原理:通过钢丝绳与吊运箱11之间设置有载板15,使得载板15受力更加均匀,且载板15和吊运箱11之间设置有等距离的吊钩16,均匀吊运箱11的受力,提高吊运箱11升降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包括l型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侧板(3)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6),且l型侧板(3)顶端延伸部开设有矩形开口(13),所述l型侧板(3)顶端一端通过减震座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1),l型侧板(3)顶端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且升降电机(1)与轴承座之间通过旋转轴固定套接有三个等距离的卷轮(2),三个所述卷轮(2)下端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有吊运箱(11),所述l型侧板(3)一侧外壁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柱(5),且第二液压柱(5)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品型块(9),所述l型侧板(3)一侧内壁中上端两侧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柱(4),且第一液压柱(4)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三角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底端两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离的弹簧柱,且弹簧柱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离的第三液压柱(8),且第三液压柱(8)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配重块底端为粗糙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开口(13)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12),矩形开口(13)两侧倾斜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杆(14),且第一导杆(12)和第二导杆(14)均为定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箱(11)底端四角固定安装有缓冲脚轮,且吊运箱(11)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吊运箱(11)为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10)内部镶嵌安装有钕铁硼磁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卷轮(2)下端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有载板(15),且载板(15)底端四侧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的吊钩(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施工用吊装装置,属于装配式施工技术领域,包括L型侧板,所述L型侧板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且L型侧板顶端延伸部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L型侧板顶端一端通过减震座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L型侧板顶端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且升降电机与轴承座之间通过旋转轴固定套接有三个等距离的卷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升降电机、卷轮、钢丝绳、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配合工作,且L型侧板一侧从下而上设置有品型块、三角板,使得吊运箱在上升时限位且稳定,减小大风、暴雨等外力因素对吊运箱的影响,且吊运箱为金属材料制成和三角板内部镶嵌安装有钕铁硼磁铁片,确保吊运箱不会偏移上升轨道,降低吊运箱撞击墙体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易强;吴钟盛;李中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航科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8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