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药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2554发布日期:2021-07-30 13:2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药药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瓶,具体涉及一种分药药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药瓶需要通过额外的分药药盒将药进行分类,但是密封性和二次污染的问题是分药药盒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分药药盒更多的作用是将同种类的药片放在同一格,无法进行每日计量,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会有遗忘的情况。因此如果能直接在药片上解决这些问题,就会非常的便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药药瓶,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分药药瓶,包括:瓶盖、分药结构、药腔结构和瓶身,所述瓶盖与瓶身连接,所述药腔结构与瓶盖连接,所述分药结构与药腔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药腔结构包括:第一大格腔体、第二大格腔体、第一小格腔体、第二小格腔体和连接孔,所述第一大格腔体和第二大格腔体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大格腔体和第二大格腔体连接,所述第一小格腔体和第二小格腔体的数量为3个,所述第一小格腔体设于第一大格腔体内,所述第一小格腔体内设有3个药丸腔体,所述第二小格腔体设于第二大格腔体内,所述第二小格腔体内设有2个药丸腔体,所述连接孔设于药腔结构中央。

进一步,所述瓶盖包括:内盖体、盖板、连接板、连接边和外盖体,所述内盖体中间为镂空结构,所述内盖体的镂空结构内设有凹槽,所述内盖体顶端设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与外盖体连接,所述盖板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盖板通过弧形的连接板与内盖体内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药结构包括:分药板、连接柱、连接柱开关、分药孔、分药盖和密封件,所述分药板顶端与外盖体连接,所述分药板与内盖体通过凹槽连接,所述连接柱与分药板中间孔贯通连接,所述连接柱通过连接孔与药腔结构连接,所述连接柱开关与连接柱连接,所述分药孔设于分药板上,所述分药盖与分药孔通过密封件插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将分药结构与药品结合,同时增加药腔结构,可以将分完药的状态保留,即可记录每天是否吃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药结构和药腔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分药结构和药腔结构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瓶盖100、内盖体110、盖板120、连接板130、连接边140和外盖体150。

分药结构200、分药板210、连接柱220、连接柱开关230、分药孔240、分药盖250和密封件260。

药腔结构300、第一大格腔体310、第二大格腔体320、第一小格腔体330、药丸腔体331、第二小格腔体340、连接孔350和瓶身4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药结构和药腔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分药结构和药腔结构的仰视图。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分药药瓶,包括:瓶盖100、分药结构200、药腔结构300和瓶身400,瓶盖100与瓶身400连接,药腔结构300与瓶盖100连接,分药结构200与药腔结构300连接。

其中,药腔结构300包括:第一大格腔体310、第二大格腔体320、第一小格腔体330、第二小格腔体340和连接孔350,第一大格腔体310和第二大格腔体320为半圆形,第一大格腔体310和第二大格腔体320连接,第一小格腔体330和第二小格腔体340的数量为3个,第一小格腔体330设于第一大格腔体310内,第一小格腔体330内设有3个药丸腔体331,第二小格腔体340设于第二大格腔体320内,第二小格腔体340内设有2个药丸腔体331,连接孔350设于药腔结构300中央。

瓶盖100包括:内盖体110、盖板120、连接板130、连接边140和外盖体150,内盖体110中间为镂空结构,内盖体110的镂空结构内设有凹槽,内盖体110顶端设有连接边140,连接边140与外盖体150连接,盖板120为半圆形结构,盖板120通过弧形的连接板130与内盖体110内侧连接。

分药结构200包括:分药板210、连接柱220、连接柱开关230、分药孔240、分药盖250和密封件260,分药板210顶端与外盖体150连接,分药板210与内盖体110通过凹槽连接,连接柱220与分药板210中间孔贯通连接,连接柱220通过连接孔350与药腔结构300连接,连接柱开关230与连接柱220连接,分药孔240设于分药板210上,分药盖250与分药孔240通过密封件260插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首先将瓶盖100打开,撕去包装薄膜,准备开始使用。一般情况下,每种药分为成年人和儿童,两种使用情况。我们将这种情况的分类通过药腔结构300一分为二。通过连接柱开关230转动连接柱220,连接柱220带动分药板210旋转,将不需要补充药片的药腔结构300通过盖板120遮住,然后翻转药瓶,药物流入药腔结构300的其中一个大格腔体,然后将其中的小格腔体填满,小格腔体与药瓶尺寸一一匹配,等到药片填充完毕。继续通过连接柱开关230转动药腔结构300,将装好药的腔体转到盖板120背部,再翻转药瓶。这样药物会被盖板120挡住。当需要使用时,打开分药盖250,从分药孔240就能知道还有多少顿没吃,每顿吃几粒。也不需要看说明书,就可以知道用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分药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100)、分药结构(200)、药腔结构(300)和瓶身(400),所述瓶盖(100)与瓶身(400)连接,所述药腔结构(300)与瓶盖(100)连接,所述分药结构(200)与药腔结构(300)连接;

其中,所述药腔结构(300)包括:第一大格腔体(310)、第二大格腔体(320)、第一小格腔体(330)、第二小格腔体(340)和连接孔(350),所述第一大格腔体(310)和第二大格腔体(320)为半圆形,所述第一大格腔体(310)和第二大格腔体(320)连接,所述第一小格腔体(330)和第二小格腔体(340)的数量为3个,所述第一小格腔体(330)设于第一大格腔体(310)内,所述第一小格腔体(330)内设有3个药丸腔体(331),所述第二小格腔体(340)设于第二大格腔体(320)内,所述第二小格腔体(340)内设有2个药丸腔体(331),所述连接孔(350)设于药腔结构(300)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药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100)包括:内盖体(110)、盖板(120)、连接板(130)、连接边(140)和外盖体(150),所述内盖体(110)中间为镂空结构,所述内盖体(110)的镂空结构内设有凹槽,所述内盖体(110)顶端设有连接边(140),所述连接边(140)与外盖体(150)连接,所述盖板(120)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盖板(120)通过弧形的连接板(130)与内盖体(110)内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药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药结构(200)包括:分药板(210)、连接柱(220)、连接柱开关(230)、分药孔(240)、分药盖(250)和密封件(260),所述分药板(210)顶端与外盖体(150)连接,所述分药板(210)与内盖体(110)通过凹槽连接,所述连接柱(220)与分药板(210)中间孔贯通连接,所述连接柱(220)通过连接孔(350)与药腔结构(300)连接,所述连接柱开关(230)与连接柱(220)连接,所述分药孔(240)设于分药板(210)上,所述分药盖(250)与分药孔(240)通过密封件(260)插槽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分药药瓶,包括:瓶盖、分药结构、药腔结构和瓶身,瓶盖与瓶身连接,药腔结构与瓶盖连接,分药结构与药腔结构连接。其中,药腔结构包括:第一大格腔体、第二大格腔体、第一小格腔体、第二小格腔体和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将分药结构与药品结合,同时增加药腔结构,可以将分完药的状态保留,即可记录每天是否吃药。

技术研发人员:唐承杰;张建忠;刘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昌医用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