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99369发布日期:2021-08-17 13:4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



背景技术:

现在的社会发展快速,且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中用到很多的瓶子和罐子之类装水的器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其中塑料罐的使用占比相对较大,很多塑料罐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因掉落或挤压压力过大,使罐体出现裂缝或损坏,造成无法正常使用,只能对其进行丢弃处理,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同时在装入热水类的液体会传导热量到外侧,使得人们无法拿稳罐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循环使用且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塑料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呈中空设置,所述罐体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其相连接且用于密封罐体下端部的密封底盖,所述的罐体位于下端部开口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可回收利用且用于加强该开口密封性的密封单元,所述罐体的上端部设置有与其相连接且用于密封罐体上端部的密封顶盖。

在上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中,所述的密封底盖与罐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罐体位于下端部处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缺口,该罐体位于环形缺口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密封底盖位于相对应外螺纹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

在上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中,所述的密封底盖与罐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密封性的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中,所述的密封底盖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轴向向上延伸的凸起部一,所述的凸起部一的内径大于所述密封底盖的内径。

在上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中,所述的密封顶盖与罐体也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罐体位于上端部处的内周壁上也开设有环形缺口,该罐体位于所述环形缺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密封顶盖位于相对应内螺纹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

在上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中,所述的密封顶盖与罐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密封性的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中,所述的密封顶盖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凸起的凸起部二,且凸起部二的外径大于罐体的外径,所述的凸起部二的下端面设置有轴向向下凸起且与所述凸起部一相抵触的延展部,该延展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罐体的外径。

在上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中,所述的密封单元为嵌设于所述罐体底端开口处的密封盖,所述的罐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凸起且用于限制嵌入后密封盖位置的凸环,该凸环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加强密封性的密封环垫,所述的密封盖与罐体之间也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

1、密封底盖、密封单元、密封顶盖、凸起部一、凸起部二、延展部以及罐体呈中空设置,具有多重保护效果,防止罐体损坏,在其部分损坏后,还能进行拆分回收并重新利用,从而达到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密封底盖;3、密封单元;4、密封顶盖;5、密封圈;6、凸起部一;7、凸起部二;8、延展部;9、凸环;10、密封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包括罐体1,罐体1呈中空设置,罐体1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其相活动连接且用于密封罐体1下端部的密封底盖2,罐体1位于下端部开口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可回收利用且用于加强该开口密封性的密封单元3,罐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与其相活动连接且用于密封罐体1上端部的密封顶盖4,密封单元3为嵌设于所述罐体1底端开口处的密封盖,罐体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凸起且用于限制嵌入后密封盖位置的凸环9,该凸环9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加强密封性的密封环垫10,密封盖与罐体1之间也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圈5,并通过密封底盖2对其抵触安装。

作为优选结构,密封底盖2与罐体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罐体1位于下端部处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径向向内凹陷且使罐体1外壁的横截面呈阶梯结构的环形缺口,该罐体1位于环形缺口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密封底盖2位于相对应外螺纹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细说,为了加强连接处的密封性,密封底盖2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罐体1上且用于加强密封性的密封圈5,该密封圈5设置于所述内螺纹的下方处,密封底盖2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供密封圈5嵌入的嵌入槽,同时为了不影响密封底盖2与罐体1的螺纹配合,罐体1也开设有供密封圈5安装的缺口,密封顶盖4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密封顶盖4上且用于加强密封性的密封圈5,该密封圈5设置于所述外螺纹的上方处,密封顶盖4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供密封圈5嵌入的嵌入槽。

进一步细说,为了防止罐体1因掉落损坏,同时具有多重防护效果,密封底盖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轴向向上延伸且用于减少罐体1受损的凸起部一6,凸起部一6的内径大于所述密封底盖2位于内螺纹处的内径,且使凸起部一6的内周壁与相对应罐体1的外周壁之间留有空隙,罐体1位于空隙处的外周壁上可套设隔热套,减少凸起部一6上的传导热量,同时也起到对罐体1的保护作用,密封顶盖4位于罐体1外处的外周壁还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凸起且用于减少罐体1受损的凸起部二7,且凸起部二7的外径大于罐体1的外径,凸起部二7的下端面设置有轴向向下凸起且与所述凸起部一6相抵触的延展部8,该延展部8的内径大于所述罐体1的外径,并使延展部8的内周壁与相对应罐体1的外周壁之间留有空隙,凸起部一6与延展部8相抵触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缓冲环片。

作为优选结构,密封顶盖4与罐体1也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罐体1位于上端部处的内周壁上也开设有径向向外凹陷且使罐体1内壁的横截面呈阶梯结构的环形缺口,该罐体1位于所述环形缺口处设置有内螺纹,密封顶盖4位于相对应内螺纹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呈中空设置,所述罐体(1)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其相连接且用于密封罐体(1)下端部的密封底盖(2),所述的罐体(1)位于下端部开口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可回收利用且用于加强该开口密封性的密封单元(3),所述罐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与其相连接且用于密封罐体(1)上端部的密封顶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底盖(2)与罐体(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罐体(1)位于下端部处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缺口,该罐体(1)位于环形缺口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密封底盖(2)位于相对应外螺纹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底盖(2)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密封性的密封圈(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底盖(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轴向向上延伸的凸起部一(6),所述的凸起部一(6)的内径大于所述密封底盖(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顶盖(4)与罐体(1)也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罐体(1)位于上端部处的内周壁上也开设有环形缺口,该罐体(1)位于所述环形缺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密封顶盖(4)位于相对应内螺纹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顶盖(4)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强密封性的密封圈(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顶盖(4)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凸起的凸起部二(7),且凸起部二(7)的外径大于罐体(1)的外径,所述的凸起部二(7)的下端面设置有轴向向下凸起且与所述凸起部一(6)相抵触的延展部(8),该延展部(8)的内径大于所述罐体(1)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单元(3)为嵌设于所述罐体(1)底端开口处的密封盖,所述的罐体(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凸起且用于限制嵌入后密封盖位置的凸环(9),该凸环(9)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加强密封性的密封环垫(10),所述的密封盖与罐体(1)之间也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圈(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属于塑料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塑料罐损坏只能废弃,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罐包括罐体,罐体呈中空设置,罐体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其相连接且用于密封罐体下端部的密封底盖,罐体位于下端部开口处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可回收利用且用于加强该开口密封性的密封单元,罐体的上端部设置有与其相连接且用于密封罐体上端部的密封顶盖。本实用新型具有损坏后还能回收利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颜通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通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