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耐高温集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6049发布日期:2021-09-22 21:1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超耐高温集装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袋,具体涉及一种超耐高温集装袋。


背景技术:

2.集装袋与小编织袋相比,具有容量大、便于装卸、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等特点。目前,大部分集装袋由于自身材质限制,耐高温性能不理想;另外,袋身上的吊带局部易磨损,整体强度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性好,吊带耐磨,使用强度高的超耐高温集装袋。
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耐高温集装袋,它包括内袋和外袋,所述内袋由共聚尼龙膜热封而成,所述外袋包括袋身,在所述袋身上设有吊带,所述吊带包括吊带本体,在所述吊带本体外部设有耐磨护套,所述吊带本体由单层涤纶织带叠加成四层式结构,该四层式结构分为涤纶织带层ⅰ、涤纶织带层ⅱ、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所述涤纶织带层ⅰ和涤纶织带层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ⅰ,所述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ⅱ,所述连接体ⅰ和连接体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吊带本体,所述单层涤纶织带由锁边线将经纱和纬纱编织连接而成。
5.进一步地,所述内袋由2

5层共聚尼龙膜热封而成。
6.进一步地,所述共聚尼龙膜为耐高温共聚尼龙膜。
7.进一步地,所述外袋依次由外涂覆层、pp力布层、粘结层、pp平布层和内涂覆层组成,所述外涂覆层、pp力布层、粘结层、pp平布层和内涂覆层的厚度比为1:2.5:1.2:1.7:1。
8.进一步地,所述pp力布层和pp平布层都是耐高温pp层。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外袋采用厚度比为1:2.5:1.2:1.7:1的外涂覆层、pp力布层、粘结层、pp平布层和内涂覆层组成,并且pp力布层和pp平布层都是耐高温pp层,保证外袋能经受高温而不变形,内袋采用共聚尼龙膜热封而成,并且共聚尼龙膜为耐高温共聚尼龙膜,确保内袋能经受高温而不变形,在外袋上设有吊带,在吊带本体外部设置耐磨护套,大大提高了该部位的耐磨性能,吊带本体由单层涤纶织带叠加成四层式结构,该四层式结构分为涤纶织带层ⅰ、涤纶织带层ⅱ、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涤纶织带层ⅰ和涤纶织带层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ⅰ,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ⅱ,连接体ⅰ和连接体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吊带本体,连接性好,使用强度高。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袋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吊带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吊带本体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耐高温集装袋,它包括内袋1和外袋,所述内袋1由2

5层共聚尼龙膜热封而成,所述共聚尼龙膜为耐高温共聚尼龙膜,所述外袋依次由外涂覆层12、pp力布层13、粘结层14、pp平布层15和内涂覆层16组成,所述外涂覆层12、pp力布层13、粘结层14、pp平布层15和内涂覆层16的厚度比为1:2.5:1.2:1.7:1,所述外袋包括袋身2,在所述袋身2上设有吊带3,所述吊带3包括吊带本体4,在所述吊带本体4外部设有耐磨护套5,所述吊带本体4由单层涤纶织带叠加成四层式结构,该四层式结构分为涤纶织带层ⅰ6、涤纶织带层ⅱ7、涤纶织带层ⅲ8和涤纶织带层ⅳ9,所述涤纶织带层ⅰ6和涤纶织带层ⅱ7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ⅰ10,所述涤纶织带层ⅲ8和涤纶织带层ⅳ9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ⅱ11,所述连接体ⅰ10和连接体ⅱ11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吊带本体4,所述单层涤纶织带由锁边线将经纱和纬纱编织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外袋采用厚度比为1:2.5:1.2:1.7:1的外涂覆层、pp力布层、粘结层、pp平布层和内涂覆层组成,并且pp力布层和pp平布层都是耐高温pp层,保证外袋能经受高温而不变形,内袋采用共聚尼龙膜热封而成,并且共聚尼龙膜为耐高温共聚尼龙膜,确保内袋能经受高温而不变形,在外袋上设有吊带,在吊带本体外部设置耐磨护套,大大提高了该部位的耐磨性能,吊带本体由单层涤纶织带叠加成四层式结构,该四层式结构分为涤纶织带层ⅰ、涤纶织带层ⅱ、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涤纶织带层ⅰ和涤纶织带层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ⅰ,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ⅱ,连接体ⅰ和连接体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吊带本体,连接性好,使用强度高。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超耐高温集装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袋(1)和外袋,所述内袋(1)由共聚尼龙膜热封而成,所述外袋包括袋身(2),在所述袋身(2)上设有吊带(3),所述吊带(3)包括吊带本体(4),在所述吊带本体(4)外部设有耐磨护套(5),所述吊带本体(4)由单层涤纶织带叠加成四层式结构,该四层式结构分为涤纶织带层ⅰ(6)、涤纶织带层ⅱ(7)、涤纶织带层ⅲ(8)和涤纶织带层ⅳ(9),所述涤纶织带层ⅰ(6)和涤纶织带层ⅱ(7)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ⅰ(10),所述涤纶织带层ⅲ(8)和涤纶织带层ⅳ(9)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ⅱ(11),所述连接体ⅰ(10)和连接体ⅱ(11)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吊带本体(4),所述单层涤纶织带由锁边线将经纱和纬纱编织连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高温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袋(1)由2

5层共聚尼龙膜热封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高温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尼龙膜为耐高温共聚尼龙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高温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依次由外涂覆层(12)、pp力布层(13)、粘结层(14)、pp平布层(15)和内涂覆层(16)组成,所述外涂覆层(12)、pp力布层(13)、粘结层(14)、pp平布层(15)和内涂覆层(16)的厚度比为1:2.5:1.2:1.7: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耐高温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pp力布层(13)和pp平布层(15)都是耐高温pp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耐高温集装袋,它包括内袋和外袋,所述内袋由共聚尼龙膜热封而成,所述外袋包括袋身,在所述袋身上设有吊带,所述吊带包括吊带本体,在所述吊带本体外部设有耐磨护套,所述吊带本体由单层涤纶织带叠加成四层式结构,该四层式结构分为涤纶织带层Ⅰ、涤纶织带层Ⅱ、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所述涤纶织带层Ⅰ和涤纶织带层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Ⅰ,所述涤纶织带层Ⅲ和涤纶织带层Ⅳ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连接体Ⅱ,所述连接体Ⅰ和连接体Ⅱ通过缝纫线相连组成吊带本体,所述单层涤纶织带由锁边线将经纱和纬纱编织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耐高温性好,吊带耐磨,使用强度高。强度高。强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威尼特包装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