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7319发布日期:2021-07-23 21:2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叉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前移式叉车的驾驶室内的基本组成包括:驾驶室10、方向盘转向器20、座椅30、底板总成40和踏板本体50。其中,h1:底板总成40与踏板本体50的高度差;h2:座椅30与底板总成40的高度差。

现有技术中,只有方向盘转向器20和座椅30的位置时可以调节的,其余部件均不可以调节,也就是说,图1中h1和h2是不可调节的,h1和h2决定了驾驶员上、下车的便利性以及驾驶员坐在座椅30上搁脚的舒适性。对于个子较小的驾驶员,上车会比较费劲,坐在座椅30上操作叉车时,双脚可能会处于悬空状态,一天工作下来,会很疲劳;对于个子高大的驾驶员,同样会存在问题,由于h2尺寸不可调,驾驶员过于高大,其腿偏长,此时驾驶车辆时会比较局促,腿伸不开,一天工作下来,也会很疲劳。

因此,如何避免驾驶员驾车时难以保证舒适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可以实现底板总成的上下移动,从而便于提高驾驶员驾车时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包括底板操纵系统,所述底板操纵系统包括底板总成及与所述底板总成相连、用以带动所述底板总成上下移动的第一伸缩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相连、用以控制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运动的控制系统。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底板总成滑动连接的安装底座,通过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沿竖向的伸缩运动以推动所述底板总成相对所述安装底座上下滑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具体为第一电动推杆。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底座铰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底板总成铰接。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总成的下方的踏板系统,所述踏板系统包括用以供驾驶员上下车的踏板本体及与所述踏板本体连接、用以带动所述踏板本体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伸缩调节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调节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伸缩调节装置包括直线导轨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直线导轨的固定端用以与驾驶室的车架固接,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动端与所述踏板本体固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用以与车架铰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与所述踏板本体铰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座椅感知开关和/或开关按钮组;

通过所述座椅感知开关触发所述控制器,以控制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伸缩调节装置运动;

通过所述开关按钮组触发所述控制器,以控制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启停。

可选地,所述开关按钮组包括:

用以使所述底板总成降低的第一按钮;

用以使所述底板总成升高的第二按钮。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为plc。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包括底板操纵系统,底板操纵系统包括底板总成和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其中,第一伸缩调节装置与底板总成相连,第一伸缩调节装置用于带动底板总成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还包括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与第一伸缩调节装置相连,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运动。这样一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运动,以使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带动底板总成上下移动,一方面,在驾驶员上下车时,底板总成向下移动,以便于营造更大的上下车空间,使驾驶员上下驾驶室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在驾驶员坐定后,可以通过调节底板总成上下移动,从而便于提高驾驶员驾车时的舒适性。也就是说,相较于传统无法根据驾驶员身高大小调节底板总成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实际身高调整底板总成的位置,不仅可以使驾驶员上下驾驶室更加便捷,而且可以提高驾驶员驾车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驾驶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驾驶室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叉车驾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叉车驾驶系统踏板本体缩回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叉车驾驶系统踏板本体伸出时的俯视图;

图6为底板操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踏板本体缩回时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踏板本体伸出时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底板操纵系统和踏板系统的自动控制流程图;

图10为底板操纵系统的手动控制流程图;

图11为底板操纵系统和踏板系统的主控制框图;

图12为底板总成升降控制框图;

图13为踏板本体伸缩控制框图。

其中:

10-驾驶室、101-车架、20-方向盘转向器、30-座椅、40-底板总成、50-踏板本体;

4-底板操纵系统、41-安装底座、42-第一电动推杆;

5-踏板系统、51-直线导轨、52-第二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可以实现底板总成的上下移动,从而便于提高驾驶员驾车时的舒适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请参考图2至图13,图2为现有技术中驾驶室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叉车驾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叉车驾驶系统踏板本体缩回时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叉车驾驶系统踏板本体伸出时的俯视图;图6为底板操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踏板本体缩回时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中踏板本体伸出时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底板操纵系统和踏板系统的自动控制流程图;图10为底板操纵系统的手动控制流程图;图11为底板操纵系统和踏板系统的主控制框图;图12为底板总成升降控制框图;图13为踏板本体伸缩控制框图。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可应用于叉车驾驶系统,叉车驾驶系统包括驾驶室10,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设于驾驶室10中,该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包括底板操纵系统4,底板操纵系统4包括底板总成40和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其中,第一伸缩调节装置与底板总成40相连,第一伸缩调节装置用于带动底板总成40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还包括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与第一伸缩调节装置相连,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运动。

这样一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运动,以使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带动底板总成40上下移动,一方面,在驾驶员上下车时,底板总成40向下移动,以便于营造更大的上下车空间,使驾驶员上下驾驶室10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在驾驶员坐定后,可以通过调节底板总成40上下移动,从而便于提高驾驶员驾车时的舒适性。

也就是说,相较于传统无法根据驾驶员身高大小调节底板总成40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实际身高调整底板总成40的位置,不仅可以使驾驶员上下驾驶室10更加便捷,而且可以提高驾驶员驾车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还包括与底板总成40滑动连接的安装底座41,该安装底座41与驾驶室10的车架101固定连接,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和底板总成40均设于安装底座41的上方位置,通过第一伸缩调节装置沿竖向的伸缩运动以推动底板总成40相对安装底座41上下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具体为第一电动推杆42,同时,底板总成40只能沿竖向滑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2的活动端沿竖向的伸缩运动以推动底板总成40相对安装底座41上下滑动。当然,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通过直线导轨连接,或者通过管套套接等。

具体地说,第一电动推杆42的固定端与安装底座41铰接,铰接点为f,第一电动推杆42的活动端与底板总成40铰接,铰接点为g。第一电动推杆42的伸长与缩短运动,可以分别带动底板总成40相对于安装底座41的升高与降低动作。

为了进一步地便于驾驶员上下车,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还包括设于底板总成40的下方的踏板系统5,踏板系统5包括踏板本体50和第二伸缩调节装置,其中,踏板本体50用于供驾驶员上下车,第二伸缩调节装置与踏板本体50连接,第二伸缩调节装置用于带动踏板本体50沿水平方向移动,且第二伸缩调节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

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二伸缩调节装置运动,以使第二伸缩调节装置带动踏板本体50沿水平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在驾驶员上下车时,踏板本体50向外伸出,以便于驾驶员更便捷的上下车。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较而言,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

h3:驾驶室10的宽度;

h4:踏板本体50所占的宽度;

h5:底板总成40的有效宽度。

其中,由于驾驶室10的宽度尺寸h3是有限的,而因底板总成40的离地高度都很高,为了驾驶员上、下车方便,因此,现有叉车也设置了踏板本体50;而为了让踏板本体50真正起到方便上下车的作用,尺寸h4必须足够大,因此,在h3有限的前提下,必然是要压缩h5的空间,就导致绝大多数这类车型的h5尺寸都偏小,h5就是脚部空间,使得驾驶员操作空间小,舒适性差。

然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踏板系统5,通过第二伸缩调节装置带动踏板本体50沿水平方向移动,这样即可在驾驶员上下车时,使踏板本体50向外伸出,以便于驾驶员更便捷的上下车,而驾驶员在正常驾驶状态时,通过第二伸缩调节装置带动踏板本体50缩回,通过隐藏式的踏板本体50的设置方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驾驶员脚步空间的问题,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驶员驾车时的舒适性。

具体地说,第二伸缩调节装置包括直线导轨51和第二电动推杆52,直线导轨51的固定端与驾驶室10的车架101固接,直线导轨51的滑动端与踏板本体50固接,第二电动推杆52的固定端与驾驶室10的车架101铰接,铰接点为k,第二电动推杆52的活动端与踏板本体50铰接,铰接点为j。基于上述结构,踏板本体50可在第二电动推杆52的推动或者拉动下,进行直线伸出或缩回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踏板本体50只在上车或下车时使用,不涉及驾驶员在正常操作状态时的使用。

在上述基础上,上述控制系统可以设置为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和/或手动控制系统。其中,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座椅感知开关,座椅感知开关用于触发控制器;手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开关按钮组,其中,通过座椅感知开关触发控制器,以控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和第二伸缩调节装置运动;通过开关按钮组触发控制器,以控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启停。当然,控制器具体可以设置为plc。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的控制功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内容,并不是本申请的保护重点,本申请的保护重点是通过控制器、座椅感知开关和/或开关按钮组的连接关系实现控制第一伸缩调节装置和/或第二伸缩调节装置运动的功能。

关于自动控制:

第一步:获取座椅感知开关的感应信号;

第二步:根据感应信号判断驾驶员是否在座;

第三步:若否,则控制底板操纵系统4的第一电动推杆42缩至第一预设位置、踏板系统5的第二电动推杆52伸至第二预设位置;

第四步:若是,则控制底板操纵系统4的第一电动推杆42伸至第一记忆位置、踏板系统5的第二电动推杆52缩至第二记忆位置。

针对上述第一步和第二步,需要注意的是,驾驶员所坐的座椅30,其内部具有座椅感知开关sa1,座椅感知开关sa1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当驾驶员坐在座椅30上时,sa1=1,当驾驶员离开座椅30时,sa1=0。

针对第三步,当驾驶员离座(sa1=0)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底板操纵系统4的第一电动推杆42缩短(继电器ka1=1,继电器ka2=0)以使底板总成40降低、控制踏板系统5的第二电动推杆52伸长(继电器ka3=1,继电器ka4=0)以使踏板本体50伸出;当第一电动推杆42缩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2停止,当第二电动推杆52伸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52停止。

所谓预设位置是指相应电动推杆所能达到的极限位置。

针对第四步,当驾驶员在座(sa1=1)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底板操纵系统4的第一电动推杆42伸长(继电器ka1=0,继电器ka2=1)以使底板总成40升高、控制踏板系统5的第二电动推杆52缩短(继电器ka3=0,继电器ka4=1)以使踏板本体50缩回;当第一电动推杆42缩至第一记忆位置时,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2停止,当第二电动推杆52伸至第二记忆位置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52停止。

所谓记忆位置是指相应电动推杆之前所达到的、可供驾驶员提升驾驶舒适性的位置。

关于手动开关控制:

开关按钮组包括用于使底板总成40降低的第一按钮sb1和用于使底板总成40升高的第二按钮sb2。按钮sb1和按钮sb2分别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2的缩短与伸长动作。当按下底板总成40降低的第一按钮(sb1=1),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2缩短(继电器ka1=1,继电器ka2=0),拉动底板总成40向下降低;当按下底板总成40升高的第二按钮(sb2=1),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2伸长(继电器ka1=0,继电器ka2=1),推动底板总成40向上升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每一个控制动作停止时,控制器均读取并记录电动推杆所处在的位置信息并同时覆盖上一次记录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感知的叉车驾驶室底盘总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