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蚝塑型养殖工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3311发布日期:2021-12-11 12:2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蚝塑型养殖工船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蚝塑型养殖工船。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生蚝人工养殖主要为吊笼式养殖,养殖采收后直接进入市场,生蚝的外形在自然状态下形状各异,导致生蚝的价格不高,也很少产出精品品种。生蚝塑型养殖,主要方式为:采集预上市生蚝,放在养殖笼中受洋流冲击,生蚝相互撞击,促进生蚝机体加速生长,增加实体重量;落潮时,养殖笼中生蚝在阳光下生长,蚝壳呈现出深紫红色,且表面圆润,提高外观品质。国外目前的生蚝塑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近岸滩涂,产业需求位置要求高、占地面积大,项目投资高,而且沿海近岸滩涂塑型,养殖的环境还要受到潮差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蚝塑型养殖工船。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生蚝塑型养殖工船,所述养殖工船包括船体、起升门架和养殖架组;所述船体包括首部浮箱、左右船舷浮箱和尾部浮箱,船舷中间由连梁连接;所述左右船舷浮箱上沿船体长度方向设置门架轨道;起升门架跨在左右船舷浮箱上,沿船体长度方向移动,起升门架带动养殖架组升降。
6.所述起升门架包括主梁、支腿和门架端梁平台,门架端梁平台上面布置行走机构和起升卷扬机,门架起升和行走采用变频调速,实现同步;主梁顶部左右各安装一组定滑轮组,钢绳套在定滑轮组上,一端连接挂钩,另一端连接起升卷扬机;所述起升行走机构底部与门架轨道配合滑动,用于带动起升门架沿门架轨道行走及养殖架组的升降。
7.所述养殖架组包括框架和养殖筐;所述框架由上部框架梁、下部框架梁和两根竖向框架梁焊接而成;上部框架梁和下部框架梁之间布置竖向钢丝绳,两根竖向框架梁之间布置横向钢丝绳;养殖筐为多个,均匀系固在横向钢丝绳上。
8.所述起升门架无起升作业时停驻于首部浮箱的门架停放区域。
9.所述首部浮箱主甲板上布置船员操作及监控室、居住室,首部浮箱内部安装能源系统,给起升门架的起升和行走提供电力能源,并保证船上船员、压载所必须的电力供应;首部浮箱、船舷浮箱和尾部浮箱布置压载水仓,船体调载吃水1.5m,并能实现首尾平衡调载。
10.所述养殖工船为无动力工船,由拖轮系带拖航道养殖水域,采用单点系泊系固于养殖水域。
11.所述养殖筐采用两点捆扎方式系固在横向钢丝绳上.
12.所述养殖筐为带盖挤塑成形筐。
13.所述起升门架的主梁、支腿由型钢焊接制成,门架端梁平台由板材焊接。
14.所述横向钢丝绳两端采用卸扣系固于竖向框架梁。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6.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可替代沿海滩涂生蚝塑型养殖。操作灵活,实用海域广,使用成本低,可以被国内沿海各大养殖群体广泛推广使用。性价比高,在保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造价大大降低。节约占有用地,在保证必要养殖规模情况下,大大减少土地资源的占有量,提高了海域使用效率。效益提高,同等重量情况下的生蚝养殖物,经过塑型养殖后,可实现增值30%,提高了养殖效益。有利于标准化、系列化。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养殖工船的船体俯视图;
18.图2为本发明养殖工船的养殖架组安装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养殖工船主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养殖架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养殖架组左视图;
22.图6为本发明养殖架组俯视图;
23.图7为本发明养殖架组起升作业状态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养殖架组无起升作业状态示意图;
25.图中:1、首部浮箱;2、起升门架;3、门架轨道;4、左右船舷浮箱;5、连梁;6、尾部浮箱;7、门架端梁平台;8、起升行走机构;9、上部框架梁;10、下部框架梁;11、竖向框架梁;12、竖向钢丝绳;13、横向钢丝绳;14、养殖筐;15、船体;16、养殖架组;17、门架停放区域;18、卸扣;19、钢绳;20、定滑轮组;21、挂钩;22、起升卷扬机。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养殖工船的船体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养殖工船的养殖架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养殖工船主视图,图4为本发明养殖架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养殖架组左视图,图6为本发明养殖架组俯视图,如图所示:
28.本发明生蚝塑型养殖工船,所述养殖工船包括船体15、起升门架2和养殖架组16;所述船体包括首部浮箱1、左右船舷浮箱3和尾部浮箱6,船舷中间由连梁5连接;所述左右船舷浮箱4上沿船体15长度方向设置门架轨道3;起升门架2跨在左右船舷浮箱4上,沿船体15长度方向移动,起升门架2带动养殖架组16升降。
29.所述起升门架2包括主梁、支腿和门架端梁平台7,门架端梁平台7上面布置行走机构和起升卷扬机22,门架起升和行走采用变频调速,实现同步;主梁顶部左右各安装一组定滑轮组20,钢绳19套在定滑轮组20上,一端连接挂钩21,另一端连接起升卷扬机;所述起升行走机构8底部与门架轨道3配合滑动,用于带动起升门架2沿门架轨道3行走及养殖架组16的升降。
30.所述养殖架组16包括框架和养殖筐14;所述框架由上部框架梁9、下部框架梁10和两根竖向框架梁11焊接而成;上部框架梁9和下部框架梁10之间布置竖向钢丝绳12,两根竖向框架梁11之间布置横向钢丝绳13;养殖筐14为多个,均匀系固在横向钢丝绳13上。
31.所述起升门架2无起升作业时停驻于首部浮箱1的门架停放区域17。
32.所述首部浮箱1主甲板上布置船员操作及监控室、居住室,首部浮箱1内部安装能源系统,给起升门架2的起升和行走提供电力能源,并保证船上船员、压载所必须的电力供应;首部浮箱1、船舷浮箱4和尾部浮箱6布置压载水仓,船体调载吃水1.5m,并能实现首尾平衡调载。
33.所述养殖工船为无动力工船,由拖轮系带拖航道养殖水域,采用单点系泊系固于养殖水域。
34.所述养殖筐14采用两点捆扎方式系固在横向钢丝绳13上。
35.所述养殖筐14为带盖挤塑成形筐。
36.所述起升门架2的主梁、支腿由型钢焊接制成,门架端梁平台7由板材焊接。
37.所述横向钢丝绳13两端采用卸扣18系固于竖向框架梁11。
38.工作时,将养殖工船由拖轮系带拖航道养殖水域,采用单点系泊系固于养殖水域。如图8所示,无起升作业时,起升门架2停驻于首部浮箱1的门架停放区域17;如图7所示,有起升作业时,起升门架2在起升卷扬机的带动下将一组养殖架通过挂钩钩起升出水面,固定在船舷上,达到光照效果,减少由于潮汐带来的阳光照射不足或照射过量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该组养殖架起升到位后,起升门架沿门架轨道行走移泊下一组养殖架放置区域,实行起升或下放作业。本发明养殖架的养殖模式,可以取代岸基塑型养殖中的洋流冲击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工船包括船体(15)、起升门架(2)和养殖架组(16);所述船体(15)包括首部浮箱(1)、左右船舷浮箱(4)和尾部浮箱(6),船舷中间由连梁(5)连接;所述左右船舷浮箱(4)上沿船体(15)长度方向设置门架轨道(3);起升门架(2)跨在左右船舷浮箱(4)上,沿船体(15)长度方向移动,起升门架(2)带动养殖架组(16)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门架(2)包括主梁、支腿和门架端梁平台(7),门架端梁平台(7)上面布置行走机构和起升卷扬机,门架起升和行走采用变频调速,实现同步;主梁顶部左右各安装一组定滑轮组(20),钢绳(19)套在定滑轮组(20)上,一端连接挂钩(21),另一端连接起升卷扬机;所述起升行走机构(8)底部与门架轨道(3)配合滑动,用于带动起升门架(2)沿门架轨道(3)行走及养殖架组(16)的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架组(16)包括框架和养殖筐(14);所述框架由上部框架梁(9)、下部框架梁(10)和两根竖向框架梁(11)焊接而成;上部框架梁(9)和下部框架梁(10)之间布置竖向钢丝绳(12),两根竖向框架梁(11)之间布置横向钢丝绳(13);养殖筐(14)为多个,均匀系固在横向钢丝绳(1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门架(2)无起升作业时停驻于首部浮箱(1)的门架停放区域(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部浮箱(1)主甲板上布置船员操作及监控室、居住室,首部浮箱(1)内部安装能源系统,给起升门架(2)的起升和行走提供电力能源,并保证船上船员、压载所必须的电力供应;首部浮箱(1)、船舷浮箱和尾部浮箱(6)布置压载水仓,船体(15)调载吃水1.5m,并能实现首尾平衡调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工船为无动力工船,由拖轮系带拖航道养殖水域,采用单点系泊系固于养殖水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筐(14)采用两点捆扎方式系固在横向钢丝绳(13)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筐(14)为带盖挤塑成形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门架(2)的主梁、支腿由型钢焊接制成,门架端梁平台(7)由板材焊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丝绳(13)两端采用卸扣(18)系固于竖向框架梁(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包括船体、起升门架和养殖架组;所述船体包括首部浮箱、左右船舷浮箱和尾部浮箱,船舷中间由连梁连接;所述左右船舷浮箱上沿船体长度方向设置门架轨道;起升门架跨在左右船舷浮箱上,沿船体长度方向移动,起升门架带动养殖架组升降。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生蚝塑型养殖工船,可替代沿海滩涂生蚝塑型养殖。操作灵活,实用海域广,使用成本低。使用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邱裕林 张兴刚 邱俊 张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森淼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