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3047发布日期:2022-02-12 01:5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水电站地下厂房中,为了避免桥机运行到轨道端部时产生过大的冲击力,影响厂房墙体结构安全,通常在桥机轨道两端需要分别布置刹车挡结构。但传统的刹车当结构,设置在地下厂房的安装间端部,且刹车挡距墙体一定间隔,造成空间浪费,同时还会增加厂房开挖量,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包括地下厂房内的岩壁表面、岩壁吊车梁以及在岩壁吊车梁端部设置的车挡,还包括车挡柱,所述车挡柱设置在岩壁吊车梁的端部,所述车挡柱的底部与岩壁吊车梁的上表面相接,所述车挡柱在岩壁吊车梁上的轨道的走向方向上与岩壁表面相接配合,所述车挡固定设置在车挡柱上并在岩壁吊车梁上的轨道的走向方向上相对于车挡柱向外伸出。
5.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锚杆,所述车挡柱通过锚杆锚固于岩壁表面内部的岩体上。
6.进一步的是:所述锚杆为砂浆锚杆。
7.进一步的是:锚杆的直为20~28mm、间排距为0.5~0.8m、入岩深度不小于40d且不小于2m,其中d锚杆的直径。
8.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防潮墙,在防潮墙与岩壁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车挡柱穿出防潮墙后与防潮墙表面平齐。
9.进一步的是:在岩壁表面还包括喷混凝土层。
10.进一步的是:车挡柱呈长方体形。
11.进一步的是:车挡柱在岩壁吊车梁上的轨道的走向方向上的柱中心线与岩壁吊车梁上的轨道的中心线重合。
12.进一步的是:在车挡柱顶部相接配合地设置有一连系梁,所述连系梁为端墙构造柱的连系梁。
13.进一步的是:车挡为钢结构,并且车档采用部分预埋设置在车挡柱上。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车挡柱,并将车挡柱设置于车挡与岩壁吊车梁相应端部的岩壁表面之间,作为车档的安装和支撑结构,可有效地为车档提供抗冲击支撑作用,保证车档的有效性。另外,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车档柱后,通过车档柱的传递作用可实现车档与相应的岩壁之间的冲击载荷的传递,同时车档与岩壁之间无预留空间,可有效的降低空间浪费,同时还会减少厂房开挖量,节约施工成本。另外,通过设置相应的锚杆结构,可进一步提高车档柱与岩壁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可提高对车档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7.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18.图中标记为:岩壁表面1、岩壁吊车梁2、车挡3、车挡柱4、锚杆5、防潮墙6、喷混凝土层7、连系梁8、轨道9。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0.需要说明,若本发明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用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方位用语,是为了利于构件间相对位置联系的描述,非为相关构件、构件间位置关系的绝对位置特指,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若本发明中有涉及数量的用语,如“多”、“多个”、“若干”等,具体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
2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包括地下厂房内的岩壁表面1、岩壁吊车梁2以及在岩壁吊车梁2端部设置的车挡3,还包括车挡柱4,所述车挡柱4设置在岩壁吊车梁2的端部,所述车挡柱4的底部与岩壁吊车梁2的上表面相接,所述车挡柱4在岩壁吊车梁2上的轨道9的走向方向上与岩壁表面1相接配合,所述车挡3固定设置在车挡柱4上并在岩壁吊车梁2上的轨道9的走向方向上相对于车挡柱4向外伸出。
22.其中,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车挡柱4,并将车挡柱4设置于车挡3与岩壁吊车梁2相应端部的岩壁表面1之间,同时作为车档3的安装和支撑结构,这样在车档3受到桥机运行产生的冲击力时,可直接通过车挡柱4传递到岩壁上,进而确保车档3的有效性。而且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车档柱4后,通过车档柱4的传递作用可实现车档3与相应的岩壁之间的冲击载荷的传递,同时车档3与岩壁之间无预留空间,可有效的降低空间浪费,同时还会减少厂房开挖量,节约施工成本。
23.更具体的,为提高车挡柱4与岩体之间连接结构强度,本发明中进一步还设置有锚杆5,所述车挡柱4通过锚杆5锚固于岩壁表面1内部的岩体上。更具体的,所述锚杆5可优选设置为砂浆锚杆,并可设置有多根锚杆5按照排列方式进行分布设置。
24.另外,为保证锚杆5的有效性,本发明对于锚杆5可优选如下具体设置:锚杆5采用呈排列方式分布设置,并且锚杆5的直为20~28mm、间排距为0.5~0.8m、入岩深度不小于40d且不小于2m,其中d锚杆5的直径。如具体可设置直径为20mm的锚杆5,并按照排距60cm,间距40cm,入岩深度2m等参数进行布置。
25.更具体的,通常地下厂房还会设置有防潮墙6,防潮墙6通常为沿着岩壁表面1而设置,并在防潮墙6与岩壁表面1之间会预留一定的间隙,如附图中所示。此时,本发明中可设置所述车挡柱4穿出防潮墙6后与防潮墙6表面平齐,相应的车档3自然应当设置在车挡柱4穿出防潮墙6后对应的部位上。具体可参照附图中所示结构。
26.更具体的,通常还会在岩壁表面1设置有喷混凝土层7。本发明中车挡柱4可通过喷混凝土层7后与岩壁表面1间接连接;也可在车挡柱4处不设置喷混凝土层7,而在其它区域设置喷混凝土层7,而使车挡柱4直接与岩壁表面1接触。
27.更具体的,本发明中的车档柱4为作为车档3的安装和支撑结构,因此其结构强度应当满足相应要求。同时车挡柱4的高度以及相应结构尺寸等应当满足车档3安装高度和安装尺寸要求。更具体的,如附图所示,本发明中可设置车挡柱4呈长方体形,并且车档柱4的顶部高程高出车档3安装位置40cm~60cm,以确保车档3的有效安装。具体可设置车挡柱4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结构上的形状为75cm
×
80cm的矩形,即车挡柱4可设置为长方体形。
28.更具体的,为确保车挡柱4平衡承载轨道9上的桥机的冲击作用,相应的可设置车挡柱4在岩壁吊车梁2上的轨道9的走向方向上的柱中心线与岩壁吊车梁2上的轨道9的中心线重合。当然,不失一般性,车档3的相应中心线也可优选设置为与上述岩壁吊车梁2上的轨道9的中心线重合。
29.更具体的,为进一步提高车挡柱4的结构强度,本发明进一步还可在车挡柱4顶部相接配合地设置有一连系梁8,并且该连系梁8可直接作为端墙构造柱的连系梁用。
30.更具体的,本发明所述的车挡3一般优选为钢结构,并且车档3可采用部分预埋设置在车挡柱4上;而车挡柱4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车档3则可方便采用浇筑施工后形成与车挡柱4之间的固定安装配合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包括地下厂房内的岩壁表面(1)、岩壁吊车梁(2)以及在岩壁吊车梁(2)端部设置的车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挡柱(4),所述车挡柱(4)设置在岩壁吊车梁(2)的端部,所述车挡柱(4)的底部与岩壁吊车梁(2)的上表面相接,所述车挡柱(4)在岩壁吊车梁(2)上的轨道(9)的走向方向上与岩壁表面(1)相接配合,所述车挡(3)固定设置在车挡柱(4)上并在岩壁吊车梁(2)上的轨道(9)的走向方向上相对于车挡柱(4)向外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杆(5),所述车挡柱(4)通过锚杆(5)锚固于岩壁表面(1)内部的岩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5)为砂浆锚杆。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锚杆(5)的直为20~28mm、间排距为0.5~0.8m、入岩深度不小于40d且不小于2m,其中d锚杆(5)的直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潮墙(6),在防潮墙(6)与岩壁表面(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车挡柱(4)穿出防潮墙(6)后与防潮墙(6)表面平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岩壁表面(1)还包括喷混凝土层(7)。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挡柱(4)呈长方体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挡柱(4)在岩壁吊车梁(2)上的轨道(9)的走向方向上的柱中心线与岩壁吊车梁(2)上的轨道(9)的中心线重合。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挡柱(4)顶部相接配合地设置有一连系梁(8),所述连系梁(8)为端墙构造柱的连系梁。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挡(3)为钢结构,并且车档(3)采用部分预埋设置在车挡柱(4)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属于地下工程领域,提供一种施工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地下厂房桥机刹车挡的安装结构;包括地下厂房内的岩壁表面、岩壁吊车梁以及在岩壁吊车梁端部设置的车挡,还包括车挡柱,所述车挡柱设置在岩壁吊车梁的端部,所述车挡柱的底部与岩壁吊车梁的上表面相接,所述车挡柱在岩壁吊车梁上的轨道的走向方向上与岩壁表面相接配合,所述车挡固定设置在车挡柱上并在岩壁吊车梁上的轨道的走向方向上相对于车挡柱向外伸出。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车档柱的传递作用可实现车档与相应的岩壁之间的冲击载荷的传递,同时车档与岩壁之间无预留空间,可有效的降低空间浪费,同时还会减少厂房开挖量,节约施工成本。节约施工成本。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雪 张恩宝 熊先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