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9297发布日期:2021-10-30 09:1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其能够实现水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导管等材料的运输。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对江河海洋进一步的开发与建设,水下混凝土在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桥梁、水利、海洋等工程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水下混凝土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将模板放置在水下围成一个浇筑腔室。目前一般都是采用水面浮驳托运、吊装水下模板及材料的方式进行施工。以模板安装为例,若采用现有技术,则是首先搭设水面浮驳并在浮驳上安装卷扬设备,陆上人员将模板吊至浮驳上,水面人员配合移动浮驳到指定位置,然后将模板下放至水下安装区域配合潜水员安装。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在进行浮驳运输、定位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员进行配合,若距离较远或施工区域存在流速时,运输时间较长,投入人员较多;(2)当运输区域存在流速时,水面浮驳运输受水流影响较大,需要投更多的人员和措施保障施工安全;(3)由于是水下施工,施工时受水位变动影响较大,当水位发生变动时,水面浮驳也发生变化,这就造成下放的模板位置也发生变化,对水下潜水员的施工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特别是在对营运期的水电站进行维护检修时,需要增设或修补水面下的结构,但由于水电站水工结构的特殊性,大多数水下施工区域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且施工区域可能存在水流流速,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通过一个装置实现模板、导管等材料的运输。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包括左导墙、厂坝导墙、承载索、起重滑车、牵引设备,在混凝土施工待施工水域两岸的左导墙和厂坝导墙之间等间隔设置至少一条承载索,在承载索上安装一台起重滑车,起重滑车通过牵引设备连接,牵引设备带动起重滑车沿承载索往复运动。
5.进一步地,在厂坝导墙上安装与承载索对应的龙门架。
6.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还包括连系梁工字钢、工字钢和支撑板,工字钢垂直固定在左导墙内侧,支撑板一端固定在左导墙内侧,另一侧固定在工字钢底部,支撑板、工字钢和左导墙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工字钢腹板上钻孔两侧固定δ为200的钢板加固形成承载索固定孔,在工字钢两侧的连系梁工字钢底边上分别开设牵引索固定孔和电缆索固定孔,索道钢丝绳左索头通过u型卡固定在承载索固定孔上,右索头绕过龙门架顶梁上的滑轮后固定在厂坝导墙的锚筋板上形成索道,与每一个起重滑车相对应地,还设置一条电缆索和一条电缆,电缆一端与厂坝导墙上的电源连接,另一端沿龙门架向上绕过固定在龙门架上的定滑轮与起重滑车连接,电缆索左端与电缆索固
定孔连接,右端固定在龙门架上。
7.所述牵引设备包括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均固定在厂坝导墙上,第一牵引索一端固定在第一卷扬机上,另一端连接在起重滑车上,第二牵引索一端固定在第一卷扬机,另一端绕过固定在牵引索固定孔上的定滑轮,连接在起重滑车上。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高了模板等物料的运输效率,特别适合在大跨度或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的水下施工,且能够完成模板、导管等物料的运输,提高了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为实施例1涉及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平面布置图。
10.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11.图3为实施例1涉及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的主视图。
12.图4为图3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
13.图5为图4中的g

g剖视图。
14.图6为实施例1涉及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中的索道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实施例1:
17.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包括左导墙1、厂坝导墙2、承载索3、起重滑车4、牵引设备,在混凝土施工待施工水域两岸的左导墙1和厂坝导墙2之间等间隔设置至少一条承载索3,在承载索3上安装一台起重滑车4,起重滑车4通过牵引设备连接,牵引设备带动起重滑车沿承载索3往复运动。所述承载索3的数量和间隔与施工段的宽度和模板的宽度有关。如可以设置4条两两间隔为3m的承载索3。
18.为了平衡左导墙1和厂坝导墙2之间的高度,在厂坝导墙2上安装与承载索3对应的龙门架5,同时龙门架5还可以作为承载索3等多种绳索的固定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索3为两条的索道钢丝绳,施工时在各轴线之间倒手使用。
19.具体地,本实施例涉及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还包括连系梁工字钢6、工字钢7和支撑板8,工字钢7垂直固定在左导墙1内侧,支撑板8一端固定在左导墙1内侧,另一侧固定在工字钢7底部,支撑板8、工字钢7和左导墙1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工字钢腹板上钻孔两侧固定δ为200的钢板加固形成承载索固定孔9,在工字钢两侧的连系梁工字钢底边上分别开设牵引索固定孔10和电缆索固定孔11,索道钢丝绳左索头通过u型卡固定在承载索固定孔9上,右索头绕过龙门架5顶梁上的滑轮后固定在厂坝导墙的锚筋板上形成索道。与每一个起重滑车4相对应地,还设置一条电缆索12和一条电缆13。电缆13一端与厂坝导墙2上的电源连接,另一端沿龙门架5向上绕过固定在龙门架5上的定滑轮与起重
滑车4连接,为起重滑车提供动力,电缆索12左端与电缆索固定孔10连接,右端固定在龙门架5上。
20.所述牵引设备包括第一卷扬机14、第二卷扬机15、第一牵引索16和第二牵引索17,第一卷扬机14和第二卷扬机15均固定在厂坝导墙2上,第一牵引索16一端固定在第一卷扬机14上,另一端连接在起重滑车4上,第二牵引索17一端固定在第一卷扬机14,另一端绕过固定在牵引索固定孔10上的定滑轮,连接在起重滑车4上。在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的带动下带动起重滑车沿承载索3左右移动。
21.本实施例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厂坝导墙2作为模板等物料的上货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2.使用时,将模板、导管等物料放置在厂坝导墙2一侧,然后将物料放置在起重滑车4上,起重滑车4沿承载索3移动,移动到工位后将物料下放。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导墙、厂坝导墙、承载索、起重滑车、牵引设备,在混凝土施工待施工水域两岸的左导墙和厂坝导墙之间等间隔设置至少一条承载索,在承载索上安装一台起重滑车,起重滑车通过牵引设备连接,牵引设备带动起重滑车沿承载索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厂坝导墙上安装与承载索对应的龙门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还包括连系梁工字钢、工字钢和支撑板,工字钢垂直固定在左导墙内侧,支撑板一端固定在左导墙内侧,另一侧固定在工字钢底部,支撑板、工字钢和左导墙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工字钢腹板上钻孔两侧固定δ为200的钢板加固形成承载索固定孔,在工字钢两侧的连系梁工字钢底边上分别开设牵引索固定孔和电缆索固定孔,索道钢丝绳左索头通过u型卡固定在承载索固定孔上,右索头绕过龙门架顶梁上的滑轮后固定在厂坝导墙的锚筋板上形成索道,与每一个起重滑车相对应地,还设置一条电缆索和一条电缆,电缆一端与厂坝导墙上的电源连接,另一端沿龙门架向上绕过固定在龙门架上的定滑轮与起重滑车连接,电缆索左端与电缆索固定孔连接,右端固定在龙门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设备包括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均固定在厂坝导墙上,第一牵引索一端固定在第一卷扬机上,另一端连接在起重滑车上,第二牵引索一端固定在第一卷扬机,另一端绕过固定在牵引索固定孔上的定滑轮,连接在起重滑车上。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索道滑车的水下模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导墙、厂坝导墙、承载索、起重滑车、牵引设备,在混凝土施工待施工水域两岸的左导墙和厂坝导墙之间等间隔设置至少一条承载索,在承载索上安装一台起重滑车,起重滑车通过牵引设备连接,牵引设备带动起重滑车沿承载索往复运动。提高了模板等物料的运输效率,特别适合在大跨度或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的水下施工,且能够完成模板、导管等物料的运输,提高了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率。提高了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率。提高了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 单宇翥 卢向达 张亚雯 陈彦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太平洋水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