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1095发布日期:2022-03-12 14:5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针对制粒产生的易变形起坨湿颗粒为保证其中间产品形态的完整性,采用人工接料盘并限定铺盘厚度的方式进行接料和设备间转移,这种方式需要大量人员、接料盘及接料架,增加了人力成本,占用空间较大,存在交叉污染的隐患。而常规的传送带又没有接料盘、保护罩以及振动锤,造成大量物料在运输中损耗,扩散及起坨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湿颗粒生产设备间运输易变形起坨的问题,利用合理的传送速度直接将落在接料斗内的物料通过一定角度的传送带传送至下一生产设备,结构简单,安装移动便捷,制造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主体机架(21)的第二钢管(2)与水平地面带有25度倾斜角度,主动辊(3) 下方安装变速电机(15),变速电机(15)输出端连接调速器(16),链轮(17) 主轴与电机轴连接,主动辊(3)的转轴一端装有同轴的链轮(17),链轮(17) 啮合链条(18);在主体机架(21)上安装皮带(9),皮带(9)前端配装主动辊(3),皮带(9)后端安装导辊(14);第一钢管(1)上端安装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外壁安装振动锤(5),第二钢管(2)另一端安装出料口(6),出料口(6)上安装第一亚克力保护罩(7);接料盘(10)连接固定在皮带机底部主体机架(21)上,第二亚克力保护罩(20)固定在皮带机上部主体机架(21)上。
4.主体机架(21)为不锈钢管焊接件,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端面接触成25度角焊接连接在一起,主体机架(21)下方安装固定可调节高度的可移动支架(8);主体机架(21)的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上焊接不锈钢托板(11),皮带(9)安装在托板(11)上,皮带(9)中间位置下面的主体机架(21)上固定托辊(12);皮带(9)的压轮(13)固定在主体机架(21) 上;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为不锈钢锥形焊接件;出料口(6)为不锈钢弧形焊接件,第一亚克力保护罩(7)与出料口(6)的弧形不锈钢板连接固定;接料盘(10)为不锈钢凹型板。
5.第二钢管(2)顶端安装导辊(14);压轮(13)位于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夹角处,压轮(13)在夹角处两端各一个;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下面用不锈钢管焊接四个支柱(19),支柱(19)连接在主体机架(21)上;不锈钢凹型接料盘(10)由四块盘体组合拼接构成。
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7.本实用新型利用设备间高低角度、距离及物料掉落时最大承接厚度数据为依据,设计其生产设备间物料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焊接25度夹角并带有可调节高度可移动支架钢管做主体机架;利用变速电机(15)及调速器(16),链轮(17)、链条(18)连接主动辊(3)为动力驱动皮带(9)转动,主体机架另一端安装导辊(14)使皮带(9)转向;在主体机架上安装托板(11)与托辊 (12),托举上下皮带(9),皮带(9)上焊接夹角处安装压轮(13)使其与
主体机架角度贴合,皮带下方安装叠压接料盘(10),皮带(9)与主体机架上安装第二亚克力保护罩(20);与下料设备出口承接处安装锥形不锈钢锥形焊接件 (4),在接料斗外侧物料易堆积位置安装振动锤(5);与接料设备出口承接处安装带有第一亚克力保护罩(7)的弧形出料口(6)。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焊接25度夹角并带有可调节高度可移动支架(8)钢管做主体机架,起到高低设备间连接的作用;变速电机(15)及调速器(16),链轮(17) 链条(18)连接主动辊(3)作为动力输出,使皮带(9)转动起到物料输送的效果;皮带(9)与主体机架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安装第二亚克力保护罩(20)和不锈钢接料盘(10),有效的保护了物料不受外界环境干扰,降低了物料损耗;在接料斗上安装振动锤更好的打散物料,有效的预防了物料起坨变形。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电机及调速器,链轮链条连接主动辊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皮带分层立视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料盘立视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口及保护罩侧视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料斗立视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接料盘排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2所示,一种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主体机架21的第二钢管2与水平地面带有25度倾斜角度,主动辊3下方安装变速电机15,变速电机15输出端连接调速器16,链轮17主轴与电机轴连接,主动辊3的转轴一端装有同轴的链轮17,链轮17啮合链条18;在主体机架21上安装皮带9,皮带9前端配装主动辊3,皮带9后端导辊14;如图1所示,第一钢管1上端安装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外壁安装振动锤5,如图5所示第二钢管2另一端安装出料口6,出料口6上安装第一亚克力保护罩7;接料盘10连接固定在皮带机底部主体机架21上,第二亚克力保护罩20固定在皮带机上部主体机架21上。
18.如图1所示,主体机架21为不锈钢管焊接件,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端面接触成25度角焊接连接在一起,主体机架21下方安装固定可调节高度的可移动支架8;如图3所示,主体机架21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上焊接不锈钢托板11,皮带9安装在托板11上,皮带9中间位置下面的主体机架21上固定托辊12;皮带9的压轮13固定在主体机架5上;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为不锈钢锥形焊接件;出料口6为不锈钢弧形焊接件,第一亚克力保护罩7与出料口6 的弧形不锈钢板连接固定;如图4所示接料盘10为不锈钢凹型板。
19.如图1所示,第二钢管2顶端安装导辊14;压轮13位于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夹角处,压轮13在夹角处两端各一个;如图6所示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 下面用不锈钢管焊接四个支柱19,支柱19连接在主体机架5上;如图7所示,不锈钢凹型接料盘10由四块盘体组合拼接构成。
20.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湿颗粒生产设备间运输易变形起坨的问题,利用合理的传送速度直接将落在接料斗内的物料通过一定角度的传送带传送至下一生产设备,结构简单,安装移动便捷,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是:主体机架(21)的第二钢管(2)与水平地面带有25度倾斜角度,主动辊(3)下方安装变速电机(15),变速电机(15)输出端连接调速器(16),链轮(17)主轴与电机轴连接,主动辊(3)的转轴一端装有同轴的链轮(17),链轮(17)啮合链条(18);在主体机架(21)上安装皮带(9),皮带(9)前端配装主动辊(3),皮带(9)后端安装导辊(14);第一钢管(1)上端安装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外壁安装振动锤(5),第二钢管(2)另一端安装出料口(6),出料口(6)上安装第一亚克力保护罩(7);接料盘(10)连接固定在皮带机底部主体机架(21)上,第二亚克力保护罩(20)固定在皮带机上部主体机架(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是:主体机架(21)为不锈钢管焊接件,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端面接触成25度角焊接连接在一起,主体机架(21)下方安装固定可调节高度的可移动支架(8);主体机架(21)的第一钢管(1)和第二钢管(2)上焊接不锈钢托板(11),皮带(9)安装在托板(11)上,皮带(9)中间位置下面的主体机架(21)上固定托辊(12);皮带(9)的压轮(13)固定在主体机架(21)上;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为不锈钢锥形焊接件;出料口(6)为不锈钢弧形焊接件,第一亚克力保护罩(7)与出料口(6)的弧形不锈钢板连接固定;接料盘(10)为不锈钢凹型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是:第二钢管(2)顶端安装导辊(14);压轮(13)位于第一钢管(1)与第二钢管(2)夹角处,压轮(13)在夹角处两端各一个;不锈钢锥形焊接件(4)下面用不锈钢管焊接四个支柱(19),支柱(19)连接在主体机架(21)上;不锈钢凹型接料盘(10)由四块盘体组合拼接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产设备间物料输送装置,主体机架(21)的第二钢管(2)与水平地面带有25度倾斜角度,主动辊(3)下方安装变速电机(15),变速电机(15)输出端连接调速器(16),链轮(17)主轴与电机轴连接,主动辊(3)的转轴一端装有同轴的链轮(17),链轮(17)啮合链条(18);在主体机架(21)上安装皮带(9),皮带(9)前端配装主动辊(3),皮带(9)后端安装导辊(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移动便捷,制造成本低廉,有效的解决了空间狭小操作人员多的问题,减少了交叉污染及物料损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宋洋 邹继文 潘雪丹 孟祥奎 苏威 高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华瑞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