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1443发布日期:2022-05-11 12:4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


背景技术:

2.码头上使用的轮胎吊,用于吊取堆场地上的集装箱,轮胎吊在作业时需要在堆场地来回行走。早期的轮胎吊都是采用燃烧柴油提供动力,而现在的轮胎吊基本上都完成了油改电的提升,即由电力进行驱动。
3.电力驱动的方式,是在轮胎吊上安装集电器,在堆场地布置滑触线,集电器与滑触线可滑动地电连接,这样轮胎吊在行走时就可以持续获得电能供给。集电器通常是连接在伸缩架上,利用气缸进行驱动,需要作业的时候,气缸驱动伸缩架展开,从而将集电器推送到位与滑触线进行电连接,停止作业的时候,气缸驱动伸缩架收回,集电器靠在轮胎吊侧边。
4.在实际的工作现场发现,由于码头一直在吊装集装箱,大型卡车来回不停地行走,因此地面频繁地震动,造成集电器并不会牢固地停靠在轮胎吊侧边,经常会自动脱开,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之前也有人专门在轮胎吊上加装一个闭锁气缸来锁住伸缩架,但是,闭锁气缸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而且闭锁气缸也会发生漏气,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其克服了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包括伸缩臂架和集电小车,所述伸缩臂架连接在所述集电小车和轮胎吊之间,所述伸缩臂架包括座框、开合气缸、二个内转臂及二个外转臂,二个所述内转臂对称设置在所述座框的左右两侧边并且内端与所述座框转动连接,二个所述外转臂分别对应二个所述内转臂设置,所述外转臂的内端与所述内转臂的外端转动连接,所述开合气缸连接于二个所述内转臂之间,所述座框连接在轮胎吊侧边,所述座框设有挂钩;所述集电小车包括固定框、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上的升降框、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框竖向移动的升降气缸及集电器,所述集电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上,二个所述外转臂的外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框左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挂钩在所述升降框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可勾住所述升降框;开机时,所述升降气缸先顶起所述升降框,使所述挂钩与升降框脱离,然后所述开合气缸收缩从而带动二个所述内转臂旋转闭合从而将所述集电小车向外推出;停机时,所述开合气缸伸长从而带动二个所述内转臂旋转打开从而拉回所述集电小车靠于轮胎吊侧边,之后所述升降气缸再降下所述升降框使所述升降框挂扣在所述挂钩上。
7.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8.通过在座框底部设置挂钩,这样收回集电小车之后,直接利用挂钩勾住升降框,从而限制住集电小车,可避免集电小车意外脱开,结构简单并且工作可靠。另外由于升降气缸是带动升降框和集电器竖向移动,使集电器可与滑触线接触或分离,因此直接借助升降气
缸带动升降框竖向移动来控制集电小车与挂钩之间的挂接和分离,并不需要额外增加气缸,有效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0.图1绘示了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的侧视示意图。
11.图2绘示了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的俯视示意图。
12.图3绘示了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的立体示意图。
13.图4绘示了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的挂钩与本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请参照图1至图4,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包括伸缩臂架10和集电小车20,所述伸缩臂架10连接在所述集电小车20和轮胎吊(图未示)之间,所述伸缩臂架10用于推动所述集电小车20向外移动或向内收回。
15.所述伸缩臂架10包括座框12、开合气缸14、二个内转臂16及二个外转臂18,二个所述内转臂16对称设置在所述座框12的左右两侧边并且内端与所述座框12转动连接,二个所述外转臂18分别对应二个所述内转臂16设置,所述外转臂18的内端与所述内转臂16的外端转动连接,所述开合气缸14连接于二个所述内转臂16之间,用于驱动二个内转臂打开或关闭,所述座框12连接在轮胎吊侧边,所述座框12上设有挂钩121,所述挂钩121用于在所述集电小车20收回时限制住集电小车。
16.所述集电小车20包括固定框22、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上的升降框24、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框竖向移动的升降气缸26及集电器28,所述集电器28安装于所述升降框24上。所述集电器28用来和滑触线电连接,所述升降气缸26带动升降框24上升时可控制集电器28上移从而与滑触线脱离,反之,所述升降气缸26带动升降框24下降时可控制集电器28下移从而与滑触线连接,集电器与滑触线的连接是现有技术。
17.本实施例当中,二个所述外转臂18的外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框22左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挂钩121在所述升降框24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可勾住所述升降框24。开机时,所述升降气缸26先顶起所述升降框24,使所述挂钩121与升降框24脱离,然后所述开合气缸14收缩从而带动二个所述内转臂16旋转闭合从而将所述集电小车20向外推出(如图2所示);停机时,所述开合气缸14伸长从而带动二个所述内转臂16旋转打开从而拉回所述集电小车20靠于轮胎吊侧边,之后所述升降气缸26再降下所述升降框24使所述升降框挂扣在所述挂钩121上。
18.优选地,所述挂钩121位于所述座框12的底部,这样巧妙地利用了升降框24竖向移动来控制升降框与挂钩121之间的扣接。
19.优选地,所述挂钩121连接在一本体122上,所述本体122与所述座框12固定连接。从而,挂钩的装卸非常方便,也容易制作,方便现场技改操作。可以理解地,所述挂钩121的数量可以不固定。
20.优选地,所述挂钩121的钩端朝上设置。实际上,只要降下升降框24之后可以与挂钩扣接在一起,就可以稳定地限制住集电小车。
21.优选地,所述伸缩臂架10带动所述集电小车20水平向外推出或收回。与市面上带动集电小车呈抛物线移动的方式相比,集电小车移动更平稳,与滑触线的连接更可靠。
22.优选地,所述升降框2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可贴住所述固定框22的侧壁行走。从而升降框移动更顺畅。
23.优选地,所述升降气缸26连接于所述固定框22的底部。
24.优选地,所述开合气缸14设置在所述座框12的顶部。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包括伸缩臂架和集电小车,所述伸缩臂架连接在所述集电小车和轮胎吊之间,所述集电小车包括固定框、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上的升降框、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框竖向移动的升降气缸及集电器,所述集电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架包括座框、开合气缸、二个内转臂及二个外转臂,二个所述内转臂对称设置在所述座框的左右两侧边并且内端与所述座框转动连接,二个所述外转臂分别对应二个所述内转臂设置,所述外转臂的内端与所述内转臂的外端转动连接,二个所述外转臂的外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框左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开合气缸连接于二个所述内转臂之间,所述座框连接在轮胎吊侧边,所述座框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在所述升降框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可勾住所述升降框;开机时,所述升降气缸先顶起所述升降框,使所述挂钩与升降框脱离,然后所述开合气缸收缩从而带动二个所述内转臂旋转闭合从而将所述集电小车向外推出;停机时,所述开合气缸伸长从而带动二个所述内转臂旋转打开从而拉回所述集电小车靠于轮胎吊侧边,之后所述升降气缸再降下所述升降框使所述升降框挂扣在所述挂钩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位于所述座框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连接在一本体上,所述本体与所述座框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的钩端朝上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架带动所述集电小车水平向外推出或收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可贴住所述固定框的侧壁行走。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固定框的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气缸设置在所述座框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吊自动取电小车,包括伸缩臂架和集电小车,所述集电小车包括固定框、升降框、升降气缸及集电器,所述伸缩臂架包括座框、开合气缸、二个内转臂及二个外转臂,二个所述内转臂对称设置在所述座框的左右两侧边并且内端与所述座框转动连接,所述外转臂的内端与所述内转臂的外端转动连接,二个所述外转臂的外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框左右侧边转动连接,所述开合气缸连接于二个所述内转臂之间,所述座框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在所述升降框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可勾住所述升降框。通过在座框底部设置挂钩,这样收回集电小车之后,直接利用挂钩勾住升降框,从而限制住集电小车,可避免集电小车意外脱开,结构简单并且工作可靠。靠。靠。


技术研发人员:许跃骞 黄琦璇 陆文理 洪学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嵩屿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