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1374发布日期:2022-03-09 10:0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


背景技术:

2.包装机就是把产品包装起来的一类机器,起到保护,美观的作用。 包装机主要分2个方面: 1.流水线式整体生产包装,2.产品外围包装设备。在医疗用品领域,包装时不仅需要保证包装的严密性更要保证包装过程中没有污染,所以医疗用品在包装时的要求较高。传统医用防护口罩自动包装时,进料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配合,因为医用防护口罩的特殊性,自动上料过程中容易出现相邻医用防护口罩纠缠在一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医用防护口罩自动包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通过自动顶料结构配合上料,上料过程均匀稳定,快捷方便,负压吸附干净卫生;两组上料位配合加工,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消耗,保证持续性加工需求,极大提升加工效率;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实用性强。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所述的安装框架上设有移动上料位,移动上料位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料结构,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之间设有与升料结构配合上料结构;
5.所述的移动上料位包括与安装框架连接的底座,底座上对称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上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滑动座,滑动座上设有与升料结构配合的定位槽和配合槽,底座上设有多个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块与滑动座连接。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料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并与滑动座连接的第一限位支撑架,第一限位支撑架上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限位滑块和第一丝杆,限位滑块与第一丝杆螺纹配合,第一丝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固定座与限位支撑架连接,限位滑块通过连板与升料板连接,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支撑架之间设有连梁,连梁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多个感应器。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料结构包括设置于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之间的第二限位支撑架和设置于安装框架上的负压装置,第二限位支撑架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移动块,移动块与第二丝杆螺纹配合,第二丝杆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二限位支撑架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固定座与第二限位支撑架连接,移动块的底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对称设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上料板连接,上料板上设有多个负压吸头,负压吸头通过通气管与负压装置连接。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限位滑槽上设有多组与滑动座配合的辊轴。
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通气管为螺旋状软管。
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自动顶料结构配合上料,上料过程均匀稳定,快捷方便,负压吸附干净卫生;
12.(2)两组上料位配合加工,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消耗,保证持续性加工需求,极大提升加工效率;
13.(3)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上料位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上料位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料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结构示意图。
20.图中:安装框架1,移动上料位2,升料结构3,上料结构4,底座5,限位滑槽6,辊轴7,滑动座8,定位槽9,配合槽10,电动推杆11,第一连接块12,第一限位支撑架13,限位滑块14,第一丝杆15,第一电机16,第一固定座17,连板18,升料板19,连梁20,固定板21,感应器22,第二限位支撑架23,负压装置24,移动块25,第二丝杆26,第二连接块27,第二电机28,第二固定座29,安装板30,气缸31,上料板32,负压吸头33,通气管34。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5中,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1,所述的安装框架1上设有移动上料位2,移动上料位2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料结构3,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1之间设有与升料结构3配合上料结构4;
22.所述的移动上料位2包括与安装框架1连接的底座5,底座5上对称设有限位滑槽6,限位滑槽6上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滑动座8,滑动座8上设有与升料结构3配合的定位槽9和配合槽10,底座5上设有多个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块12与滑动座8连接。
2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升料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并与滑动座8连接的第一限位支撑架13,第一限位支撑架13上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限位滑块14和第一丝杆15,限位滑块14与第一丝杆15螺纹配合,第一丝杆15与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16通过第一固定座17与限位支撑架13连接,限位滑块14通过连板18与升料板19连接,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支撑架13之间设有连梁20,连梁20上设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设有多个感应器22。通过自动顶料结构配合上料,上料过程均匀稳定,快捷方便,负压吸附干净卫生。
2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料结构4包括设置于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1之间的第二限位支撑架23和设置于安装框架1上的负压装置24,第二限位支撑架23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移动块25,移动块25与第二丝杆26螺纹配合,第二丝杆26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块27与第二限
位支撑架23连接,第二丝杆26与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28通过第二固定座29与第二限位支撑架23连接,移动块25的底部设有安装板30,安装板30上对称设有气缸31,气缸31的输出端与上料板32连接,上料板32上设有多个负压吸头33,负压吸头33通过通气管34与负压装置24连接。两组上料位配合加工,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消耗,保证持续性加工需求,极大提升加工效率。
2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限位滑槽6上设有多组与滑动座8配合的辊轴7。滑动座8移动更加顺畅,实用性强。
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通气管34为螺旋状软管。便于拉伸,提升活动范围,实用性强。
2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时,将与升料结构3配合的存料架体放置于配合位置,然后工作中第一电机16随感应器22配合工作,利用丝杆结构保持自动顶料配合,待一组上料位的原料上料完毕后,电动推杆11工作,拉动滑动座8,使另一组上料位的原料进入上料区域上料,接着替换新的存料架体即可保持持续性自动顶料上料。
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自动顶料结构配合上料,上料过程均匀稳定,快捷方便,负压吸附干净卫生;两组上料位配合加工,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消耗,保证持续性加工需求,极大提升加工效率;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框架(1)上设有移动上料位(2),移动上料位(2)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料结构(3),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1)之间设有与升料结构(3)配合上料结构(4);所述的移动上料位(2)包括与安装框架(1)连接的底座(5),底座(5)上对称设有限位滑槽(6),限位滑槽(6)上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滑动座(8),滑动座(8)上设有与升料结构(3)配合的定位槽(9)和配合槽(10),底座(5)上设有多个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块(12)与滑动座(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料结构(3)包括对称设置并与滑动座(8)连接的第一限位支撑架(13),第一限位支撑架(13)上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限位滑块(14)和第一丝杆(15),限位滑块(14)与第一丝杆(15)螺纹配合,第一丝杆(15)与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16)通过第一固定座(17)与限位支撑架(13)连接,限位滑块(14)通过连板(18)与升料板(19)连接,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支撑架(13)之间设有连梁(20),连梁(20)上设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设有多个感应器(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结构(4)包括设置于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1)之间的第二限位支撑架(23)和设置于安装框架(1)上的负压装置(24),第二限位支撑架(23)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移动块(25),移动块(25)与第二丝杆(26)螺纹配合,第二丝杆(26)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块(27)与第二限位支撑架(23)连接,第二丝杆(26)与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机(28)通过第二固定座(29)与第二限位支撑架(23)连接,移动块(25)的底部设有安装板(30),安装板(30)上对称设有气缸(31),气缸(31)的输出端与上料板(32)连接,上料板(32)上设有多个负压吸头(33),负压吸头(33)通过通气管(34)与负压装置(2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滑槽(6)上设有多组与滑动座(8)配合的辊轴(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管(34)为螺旋状软管。

技术总结
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包装的自动感应进料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所述的安装框架上设有移动上料位,移动上料位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升料结构,对称设置的安装框架之间设有与升料结构配合上料结构。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自动顶料结构配合上料,上料过程均匀稳定,快捷方便,负压吸附干净卫生;两组上料位配合加工,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消耗,保证持续性加工需求,极大提升加工效率;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海 李云胜 陈大勇 邓小顺 张欣 许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