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及包含其顶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8402发布日期:2022-04-27 12:5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及包含其顶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顶升装置配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及包含其顶升结构。


背景技术:

2.顶升装置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由于顶升装置应用的场合非常广泛,在一些场合中需要对特定形状的物体进行举升,现有技术中,顶升装置的顶升端面是一定的,无法适应全部的场合,在一些需要采用加力杆的场合中,不但要求支点处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且需要支点处对加力杆形成约束,防止打滑,否则加力杆容易滑下,起不到顶升的作用,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便于配合加力杆使用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不足,提出一种哑铃状顶升头。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其特征在于,安装在顶升装置上,该顶升头包括连接柱及顶升块,所述连接柱连接在所述顶升块下表面,所述顶升块包括限位部及顶升面,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顶升面两侧,所述限位部高于所述顶升面,所述顶升面为圆弧形面或者所述顶升面为多边形面。
6.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顶升面之间的夹角为1
°
~90
°

7.优选地,所述顶升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8.优选地,所述连接柱为螺纹柱或者圆柱体或者多边形柱体。
9.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从上至下逐渐变宽,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顶升面的侧面为斜面,所述斜面向下并向所述顶升面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顶升面的侧面为垂直面,所述垂直面垂直所述顶升面。
10.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侧面呈圆弧形或者多边形。
11.优选地,所述顶升装置为油压顶升装置、液压顶升装置、电动顶升装置、气动顶升装置、机械顶升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1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顶升结构,包括顶升装置和哑铃状顶升头,所述顶升装置上设有插接口,所述哑铃状顶升头通过连接柱插入所述插接口,实现两者连接。
13.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力杆可以伸入两限位部之间,支撑在顶升面上,顶升装置带动顶升头,顶升头带动加力杆,加力杆可以带动扳手等工具,将螺栓拧开,加力杆在限位部限位下不会移位,保证顶升效果。特别是法兰盘上的螺栓,每个螺栓的扳动角度不一样,而顶升面为圆弧面或者多边形面,加力杆可以担在顶升面的不同位置上施力,十分合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证杆状施力部件抵触,以实现顶升,千斤顶可以为油压、液压、电动、
气动、机械等顶升装置,本实用新型顶升头均可以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实施例1的第一种结构主视图。
16.图2是实施例1的第一种结构一种状态下的侧视图。
17.图3是实施例1的第一种结构另一种状态下的侧视图。
18.图4是实施例1的第二种结构的侧视图。
19.图5是实施例1的第三种结构的主视图。
20.图6是实施例1的第三种结构侧视图。
21.图7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22.图中:
23.1、连接柱,2、顶升块,21、限位部,211、垂直面,212、斜面,22、顶升面,3、加力杆,4、顶升装置,α、所夹锐角。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安装在顶升装置4上,该顶升头包括连接柱1及顶升块2,连接柱1连接在顶升块下表面,顶升块的下表面为平面,方便和顶升装置4抵触。顶升块包括限位部21及顶升面22,限位部21位于顶升面22两侧,限位部21高于顶升面22,顶升面22为圆弧形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顶升面22为多边形面,由若干首尾相连呈环状分布的面组成。在加力杆3放置于顶升面22上时,加力杆3被两侧限位部21限制在顶升面22上,不会滑移。不管是顶升面22呈圆弧形或者是顶升面22为多边形面,如图2、3所示,当加力杆3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时,加力杆3和顶升面22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但仍然处于顶升面22的顶升范围内,实现有力举升,适应加力杆角度的变化,进而应用加力杆3的扳手等工具可以旋拧位于不同位置的螺栓,方便使用。
26.限位部21和顶升面22之间所夹锐角α为1
°
~90
°
,方便加力杆3从限位部滑入顶升面22,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27.顶升面22上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防止加力杆在顶升面22上滑移。
28.连接柱1为螺纹柱或者圆柱体或者多边形柱体,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到顶升装置上,或者如图5、6所示,圆柱体的连接柱可以插入顶升装置中,再增加限位件;或者,呈多边形柱体的连接柱可以对应插入顶升装置的多边形孔内,实现定位固定。
29.限位部21从上至下逐渐变宽,限位部21朝向顶升面的侧面为斜面212,斜面212向下并向顶升面方向延伸,起到导向作用,该斜面和顶升面的夹角为90
°‑
179
°
;限位部远离顶升面的侧面为垂直面,垂直面垂直顶升面,垂直面延伸至顶升块下表面,保证顶升块的外立面平整。
30.限位部21侧面呈圆弧形,或者如图4所示,限位部21侧面呈多边形,能限制加力杆3左右移动即可。
31.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顶升结构,包括顶升装置4和哑铃状顶升头,顶升装置4上设有插接口,哑铃状顶升头通过连接柱1插入插接口,实现两者连接。
32.顶升装置4为油压顶升装置、液压顶升装置、电动顶升装置、气动顶升装置、机械顶升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顶升头均可以配套使用。
33.以上所述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其特征在于:安装在顶升装置上,该顶升头包括连接柱及顶升块,所述连接柱连接在所述顶升块下表面,所述顶升块包括限位部及顶升面,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顶升面两侧,所述限位部高于所述顶升面,所述顶升面为圆弧形面或者所述顶升面为多边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和顶升面之间所夹锐角为1
°
~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面上设置有防滑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螺纹柱或者圆柱体或者多边形柱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从上至下逐渐变宽,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顶升面的侧面为斜面,所述斜面向下并向所述顶升面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顶升面的侧面为垂直面,所述垂直面垂直所述顶升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侧面呈圆弧形或者多边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为油压顶升装置、液压顶升装置、电动顶升装置、气动顶升装置、机械顶升装置中的任意一种。8.一种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装置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哑铃状顶升头,所述顶升装置上设有插接口,所述哑铃状顶升头通过连接柱插入所述插接口,实现两者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哑铃状顶升头及包含其顶升结构,安装在顶升装置上,该顶升头包括连接柱及顶升块,所述连接柱连接在所述顶升块下表面,所述顶升块包括限位部及顶升面,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顶升面两侧,所述限位部高于所述顶升面,所述顶升面为圆弧形面或者所述顶升面为多边形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顶升头的顶升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保证杆状施力部件抵触,以实现顶升,顶升装置可以为油压、液压、电动、气动、机械等顶升装置,本实用新型顶升头均可以配套使用。本实用新型顶升头均可以配套使用。本实用新型顶升头均可以配套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铖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9
技术公布日:202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