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2718发布日期:2022-05-17 11:4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物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环形物流穿梭车的主动轮无法根据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而改变,且输料台的高度多为固定设置,输送机构无法根据输料台的高度而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相比于现有技术。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其结构包括环形轨道机构,所述环形轨道机构包括两个导轨,所述环形轨道上设置有穿梭车,所述穿梭车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腔体,所述腔体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泵,每组所述伸缩泵最少为两个,所述伸缩泵顶面设置有机盖,所述机盖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护板,两个所述护板之间的所述机盖顶面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腔体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道组件,每组所述滑道组件包括两个前后并列设置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顶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滑块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底面设置有转轮机构,同组两个所述滑道之间的腔体底面上设置有双向液压泵,所述双向液压泵的两个执行端分别于同组的两个连接块连接。
5.优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的驱动链条,连接两所述驱动链条的驱动转轴,与所述驱动转轴连接的链条驱动电机。
6.优选地,所述转轮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限位板底面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底面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靠近伸缩泵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靠近减速电机一侧的外壁下部设置有从动轮。
7.优选的,两组伸缩泵之间的所述腔体底面上设置有电池。
8.优选的,所述腔体底面上设置有主控板。
9.优选的,所述主控板分别与伸缩泵、液压泵和减速电机电性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液压泵对液压缸施压和泄压,驱动液压杆伸缩,液压杆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限位板下方的转轮机构伸缩,从而达到转轮机构根据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而改变,同时通过伸缩泵升降机盖,从而使输送机构顶部始终与输料台高度对应。
附图说明
11.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的主视图;
13.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14.图4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的仰视图;
15.图5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的左视图;
16.图6为实施例中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实施例中的主控板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19.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包括:环形轨道1机构,环形轨道机构包括两个导轨,环形轨道1上设置有穿梭车2,穿梭车2包括机箱21,机箱21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腔体,腔体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泵22,每组伸缩泵22最少为两个,伸缩泵22顶面设置有机盖23,机盖23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护板24,两个护板24之间的机盖23顶面设置有输送机构25,腔体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道组件,每组滑道组件包括两个前后并列设置的滑道26,滑道2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7,滑块2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71,第一限位板271顶面设置有连接块273,滑块27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272,第二限位板272底面设置有转轮机构28,同组两个滑道26之间的腔体底面上设置有双向液压泵29,双向液压泵29的两个执行端分别于同组的两个连接块27连接。
20.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输送机构25包括两对称设置的驱动链条,连接两驱动链条的驱动转轴,与驱动转轴连接的链条驱动电机。
21.进一步的,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转轮机构28包括设置于第二限位板272底面的转向机构281,转向机构281底面设置有主动轮282,主动轮282靠近伸缩泵22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减速电机283,减速电机283与主动轮282传动连接,主动轮282靠近减速电机283一侧的外壁下部设置有从动轮284。
22.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两组伸缩泵22之间的腔体底面上设置有电池3。
23.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腔体底面上设置有主控板4。
24.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主控板4分别与伸缩泵22、液压泵291和减速电机283电性连接。
25.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先将通过主控板4控制双向液压泵29工作,双向液压泵29通过执行端带动同组连接块273向双向液压泵29收缩,连接块273通过第一限位板271带动滑块27沿滑道26滑动,滑块27带动转轮机构28,滑块27滑动至最靠近双向液压泵29的滑道26一端处后,工作人员将穿梭车放置于两个导轨上,前侧或后侧的两个主动轮282外壁与其中一个导轨顶面贴合,然后通过双向液压泵29带动滑块27沿滑道26向远离双向液压泵29的一端运动,直至另一侧的两个主动轮282外壁与另一导轨顶面贴合,且从动轮284远离双向液压泵29的外壁与导轨外壁贴合后,叉车将货物放置于输送装置25上,然后通过主控板4控制减速电机283驱动主动轮282运动,主动轮282带动穿梭车沿环形轨道1机构运动,直至对应输料台,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板4控制伸缩泵22升降机盖23,直至驱动链条最高点与输料台顶部平行,输送装置25将货物输送至输料台上
26.综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泵对液压缸施压和泄压,驱动液压杆
伸缩,液压杆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限位板下方的转轮机构伸缩,从而达到转轮机构根据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而改变,同时通过伸缩泵升降机盖,从而使输送机构顶部始终与输料台高度对应。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包括环形轨道(1)机构,所述环形轨道机构包括两个导轨,所述环形轨道(1)上设置有穿梭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2)包括机箱(21),所述机箱(21)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腔体,所述腔体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泵(22),每组所述伸缩泵(22)最少为两个,所述伸缩泵(22)顶面设置有机盖(23),所述机盖(23)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护板(24),两个所述护板(24)之间的所述机盖(23)顶面设置有输送机构(25),所述腔体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道组件,每组所述滑道组件包括两个前后并列设置的滑道(26),所述滑道(2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7),所述滑块(2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71),所述第一限位板(271)顶面设置有连接块(273),所述滑块(27)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272),所述第二限位板(272)底面设置有转轮机构(28),同组两个所述滑道(26)之间的腔体底面上设置有双向液压泵(29),所述双向液压泵(29)的两个执行端分别于同组的两个连接块(273 )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5)包括两对称设置的驱动链条,连接两所述驱动链条的驱动转轴,与所述驱动转轴连接的链条驱动电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机构(28)包括设置于第二限位板(272)底面的转向机构(281),所述转向机构(281)底面设置有主动轮(282),所述主动轮(282)靠近伸缩泵(22)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减速电机(283),所述减速电机(283)与主动轮(282)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282)靠近减速电机(283)一侧的外壁下部设置有从动轮(28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两组伸缩泵(22)之间的所述腔体底面上设置有电池(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底面上设置有主控板(4)。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4)分别与伸缩泵(22)、液压泵(291)和减速电机(283)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物流穿梭车,其机构包括环形轨道机构,环形轨道机构包括两个导轨,环形轨道上设置有穿梭车,穿梭车包括机箱,机箱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腔体,腔体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泵,每组伸缩泵最少为两个,伸缩泵顶面设置有机盖,机盖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护板,两个护板之间的机盖顶面设置有输送机构,腔体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道组件,每组滑道组件包括两个前后并列设置的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顶面设置有连接块,滑块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底面设置有转轮机构,同组两个滑道之间的腔体底面上设置有双向液压泵,双向液压泵的两个执行端分别于同组的两个连接块连接。的两个连接块连接。的两个连接块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于笔钧 周恩祥 季林晨 许俊峰 谢盛林 花永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菲达宝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3
技术公布日:202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