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1767发布日期:2022-04-09 10:3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城轨车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抗侧滚装置是城轨车辆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它用于限制车体相对于转向架的侧滚运动,车辆在架大修期间,抗侧滚装置需要进行分解检修,需要从车体和转向架上分离下来进行分解检修,检修完毕后重新将其安装于车体与转向架之间。
3.抗侧滚装置总成重量约80kg,在将其与车体分离或安装时均需要借助升降车辅助予以完成,分离过程:首先将升降车推至抗侧滚装置下方,在升降平台放置简易木质工装,升起升降车至木质工装支撑住抗侧滚装置,松开紧固件后,缓慢降下升降车,一人推车,2人在两侧看护一起推离落车台位;安装过程:首先将抗侧滚装置吊至升降车平台上的简易木质工装,一人推车,2人在两侧看护一起推进落车台位,到达安装位置下方后,通过移动升降小车位置进行对位调整后,升起升降车后再行安装;此种方式需要3人共同完成,存在调整对位不精确、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使其能方便抗侧滚装置的固定,防止在转运和对位过程中意外掉落,提高安装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拆装升降装置由液压升降小车、机架和调整机构组成;所述液压升降小车的升降杆的顶部连接有机架;液压升降小车的升降杆为交叉设置的两根;两根所述升降杆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的机架固定在液压升降小车上表面,用于连接调整机构和液压升降小车,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机架上方的两侧设置有作为调整机构滑道的角钢;所述的调整机构具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板,并与所述的调整机构滑道即所述的角钢连为一体;所述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以丝杠ⅰ定位的定位套;与丝杠ⅰ配合设置有可沿所述的调整机构滑道前后滑动的底板ⅰ;所述的底板ⅰ设置在机架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可沿所述的调整机构滑道前后滑动的底板ⅱ;所述的底板ⅱ通过连接角钢与所述的底板ⅰ固联,构成转动所述的手轮带动丝杠ⅰ旋转,使所述的底板ⅰ、底板ⅱ前后沿滑道同步移动的结构;所述的底板ⅰ、底板ⅱ上均设置有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左右调整滑道,并设置有可在所述的左右调整滑道上左右移动的t型支撑板;所述的t型支撑板倒置设置,每块所述t型支撑板的外侧均安装有托举抗侧滚装置的v型托举件;所述的v型托举件通过丝杠ⅱ与上下调整手轮连接,构成在上下调整手轮的作用下,调整v型托举件高度的结构。
7.所述的底板ⅰ上安装有移动板,下方安装z型防脱滑动定位块,用以对底板ⅰ的移动进行限位。
8.所述v型托举件的上方设置有防止擦伤抗侧滚装置的橡胶防护垫。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抗侧滚装置安装时横向,纵向及上下对位调整,方便抗侧滚装置安装时的位置精准调整 ,不需要来回移动升降小车位置来对位安装,省时省力,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11.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12.图3为图1的侧视图。
13.图4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5.图中:1、液压升降小车,2、机架,3、升降杆,4、调整机构滑道,5、定位套,6、固定板,7、角钢,8、丝杠ⅰ,9、底板ⅰ,10、底板ⅱ,11、手轮,12、z型防脱滑动定位块,13、锁紧螺母,14、上下手轮,15、v型托举件,16、丝杠ⅱ,17、蝶形锁紧螺母,18、左右调整滑道,19、t型支撑板,20、移动板,21、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16.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17.1.如图5所示,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拆装升降装置由液压升降小车1、机架2和调整机构组成;所述液压升降小车1的升降杆3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支撑单元;液压升降小车的升降杆3为交叉设置的两根;两根所述升降杆3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的机架2固定在液压升降小车1上表面,用于连接调整机构和液压升降小车1,并起到支撑作用;结合图1-4所示,所述机架2上方的两侧设置有作为调整机构滑道4的角钢;所述的调整机构具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板5,并与所述的调整机构滑道即所述的角钢连为一体;所述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以丝杠ⅰ8定位的定位套5;与丝杠ⅰ8配合设置有可沿所述的调整机构滑道前后滑动的底板ⅰ9;所述的底板ⅰ9设置在机架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可沿所述的调整机构滑道前后滑动的底板ⅱ10;所述的底板ⅱ10通过连接角钢7与所述的底板ⅰ9固联,构成转动所述的手轮带动丝杠ⅰ旋转,使所述的底板ⅰ、底板ⅱ前后沿滑道同步移动的结构;所述的底板ⅰ9、底板ⅱ10上均设置有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左右调整滑道18,并设置有可在所述的左右调整滑道上左右移动的t型支撑板19;所述的左右调整滑道18为放置t型支撑板脱出的t型防脱出滑道;t型支撑板19手动推拉调整,调整到位后用蝶形锁紧螺母17手动锁紧;结合图4,所述的t型支撑板19倒置设置,结合图1、图3,每块所述t型支撑板的外侧均安装有托举抗侧滚装置的v型托举件15;所述的v型托举件15通过丝杠ⅱ16与上下调整手轮14连接,构成在上下调整手轮的作用下,调整v型托举件高度的结构。
18.所述的底板ⅰ上安装有移动板20,下方安装z型防脱滑动定位块12,用以对底板ⅰ的移动进行限位。
19.所述v型托举件的上方设置有防止擦伤抗侧滚装置的橡胶防护垫。
20.行走轮21选用轮径200mm行走轮取代原有升降小车轮径120mm行走轮,更加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拆装升降装置由液压升降小车、机架和调整机构组成;所述液压升降小车的升降杆的顶部连接有机架;液压升降小车的升降杆为交叉设置的两根;两根所述升降杆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的机架固定在液压升降小车上表面;所述机架上方的两侧设置有作为调整机构滑道的角钢;所述的调整机构具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板,并与所述的调整机构滑道即所述的角钢连为一体;所述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以丝杠ⅰ定位的定位套;与丝杠ⅰ配合设置有可沿所述的调整机构滑道前后滑动的底板ⅰ;所述的底板ⅰ设置在机架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可沿所述的调整机构滑道前后滑动的底板ⅱ;所述的底板ⅱ通过连接角钢与所述的底板ⅰ固联,构成转动手轮带动丝杠ⅰ旋转,使所述的底板ⅰ、底板ⅱ前后沿滑道同步移动的结构;所述的底板ⅰ、底板ⅱ上均设置有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左右调整滑道,并设置有可在所述的左右调整滑道上左右移动的t型支撑板;所述的t型支撑板倒置设置,每块所述t型支撑板的外侧均安装有托举抗侧滚装置的v型托举件;所述的v型托举件通过丝杠ⅱ与上下调整手轮连接,构成在上下调整手轮的作用下,调整v型托举件高度的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ⅰ上安装有移动板,下方安装z型防脱滑动定位块,用以对底板ⅰ的移动进行限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托举件的上方设置有防止擦伤抗侧滚装置的橡胶防护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轨车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涉及的一种城轨车辆抗侧滚装置拆装升降装置由液压升降小车、机架和调整机构组成;机架上方的两侧设置有作为调整机构滑道的角钢;调整机构具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套;与丝杠Ⅰ配合设置有可沿调整机构滑道前后滑动的底板Ⅰ;底板Ⅰ设置在机架长度方向的一端;机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还设置有与底板Ⅰ固联的底板Ⅱ;底板Ⅰ、底板Ⅱ上均设置有左右调整滑道,并设置有可在T型支撑板;每块T型支撑板的外侧均安装有托举抗侧滚装置的V型托举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抗侧滚装置安装时横向,纵向及上下对位调整,省时省力,提高安装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飞 刘玉晶 罗敏 常超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