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7866发布日期:2022-03-23 14:4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常规的电梯主要包括轿厢和轿架,其中,轿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立柱,整体呈框架结构,轿厢设置在轿架中。在安装过程中,由于轿架立柱的存在,且导轨与立柱之间需要保证一定的间隙,避免导轨与轿架立柱之间出现摩擦,使得目前的电梯导轨之间的间距一般为轿厢的宽度加140mm,但是,这样就导致导轨和轿厢之间的间距比较大,不能充分的利用井道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井道空间装大电梯的电梯轿厢安装结构。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梯轿厢安装结构,包括轿厢本体、轿架以及导轨,所述轿厢本体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所述轿架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立柱相连,且两个立柱之间的间距大于轨道的宽度;所述导轨位于两立柱之间,并通过滑靴与上横梁、下横梁滑动配合相连;所述轿厢本体安装于轿架内,其轿顶和轿底的翻边上且对应导轨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使导轨与轿顶和轿底之间具有间隙。
6.本方案通过增大两个立柱之间的间距,使导轨能够进入两立柱之间,从而减少导轨与轿厢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扩大轿厢本体的尺寸,能够适应于井道空间比较大的环境,充分利用井道空间安装大电梯;为了避免导轨与轿厢本体相互干涉,在轿厢本体的轿顶和轿底的翻边上且对应导轨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与导轨相对应,使得导轨与轿厢本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避免两者产生干涉。
7.进一步,所述轿底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拉杆与两立柱相连,其中,位于轿厢同一侧的两所述拉杆分布与轿厢同一侧的两立柱的两侧,两拉杆的一端分别与一立柱连接,另一端与轿底相连。
8.这样设计,通过拉杆将轿底和立柱之间衔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9.进一步,所述立柱上设有撞弓,所述撞弓位于立柱背离轿厢本体的一侧。
10.这样设计,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轿厢拉杆与撞弓之间产生的干涉。
11.进一步,所述导轨上还设有与撞弓配合的端站支架,所述端站支架设在两立柱之间。
12.这样设计,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轿厢拉杆与端站支架之间产生的干涉。
13.进一步,所述导轨上端设有隔磁板,所述隔磁板位于上横梁的上方。
14.这样设计,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轿厢拉杆与隔刺板之间产生的干涉,同时,将隔磁板设置在上横梁的上方,是利用隔磁板来感应确定电梯运行位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通过改变电梯轿架的结构,拉开立柱之间的间距,并使导轨能够进入两立柱之间,从而压缩了导轨和轿厢之间的间隙;同时在轿顶翻边以及轿底翻边开设让位缺口,就保证导轨和轿厢之间的间隙;这样,在相同大小井道的条件下,就能将电梯轿厢的尺寸做到更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19.图中:轿厢本体1、导轨2、立柱3、端站支架4、上横梁5、隔磁板6、撞弓7、拉杆8。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本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一种电梯轿厢安装结构,包括轿厢本体1、轿架以及导轨2,轿厢本体1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轿架包括上横梁5和下横梁,上横梁5和下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立柱3相连,且两个立柱3之间的间距大于轨道的宽度;导轨2位于两立柱3之间,并通过滑靴与上横梁5、下横梁滑动配合相连;轿厢本体1安装于轿架内,其轿顶和轿底的翻边上且对应导轨2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使导轨2与轿顶和轿底之间具有间隙。
22.本方案通过增大两个立柱3之间的间距,使导轨能够进入两立柱之间,从而减少导轨与轿厢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扩大轿厢本体1的尺寸,能够适应于井道空间比较大的环境,充分利用井道空间安装大电梯;为了避免导轨2与轿厢本体1相互干涉,在轿厢本体1的轿顶和轿底的翻边上且对应导轨2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与导轨2相对应,使得导轨2与轿厢本体1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避免两者产生干涉。
23.作为优选,轿底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拉杆8与两立柱3相连,其中,位于轿厢同一侧的两所述拉杆8分布与轿厢同一侧的两立柱的两侧,两拉杆的一端分别与一立柱3连接,另一端与轿底相连。
24.这样设计,通过拉杆8将轿底和立柱3之间衔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25.作为优选,立柱3上设有撞弓7,撞弓7位于立柱3背离轿厢本体1的一侧。
26.这样设计,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轿厢拉杆8与撞弓7之间产生的干涉。
27.作为优选,导轨2上还设有与撞弓7配合的端站支架4,端站支架4设在两立柱3之间。
28.这样设计,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轿厢拉杆8与端站支架4之间产生的干涉。
29.作为优选,导轨2上端设有隔磁板6,隔磁板6位于上横梁5的上方。
30.这样设计,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轿厢拉杆8与隔刺板之间产生的干涉,同时,将隔磁板6设置在上横梁5的上方,是利用隔磁板6来感应确定电梯运行位置。
31.通过改变电梯轿架的结构,拉开立柱之间的间距,并使导轨能够进入两立柱之间,从而压缩了导轨和轿厢之间的间隙;同时在轿顶翻边以及轿底翻边开设让位缺口,就保证导轨和轿厢之间的间隙;这样,在相同大小井道的条件下,就能将电梯轿厢的尺寸做到更大。
32.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轿厢安装结构,包括轿厢本体(1)、轿架以及导轨(2),所述轿厢本体(1)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所述轿架包括上横梁(5)和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5)和下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立柱(3)相连,且两个立柱(3)之间的间距大于轨道的宽度;所述导轨(2)位于两立柱(3)之间,并通过滑靴与上横梁(5)、下横梁滑动配合相连;所述轿厢本体(1)安装于轿架内,其轿顶和轿底的翻边上且对应导轨(2)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使导轨(2)与轿顶和轿底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拉杆(8)与两立柱(3)相连,其中,位于轿厢同一侧的两所述拉杆(8)分布于轿厢同一侧的两立柱的两侧,两拉杆的一端分别与一立柱(3)连接,另一端与轿底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上设有撞弓(7),所述撞弓(7)位于立柱(3)背离轿厢本体(1)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上还设有与撞弓(7)配合的端站支架(4),所述端站支架(4)设在两立柱(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上端设有隔磁板(6),所述隔磁板(6)位于上横梁(5)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安装结构,包括轿厢本体、轿架以及导轨,所述轿厢本体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所述轿架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两根立柱相连,且两个立柱之间的间距大于轨道的宽度;所述导轨位于两立柱之间,并通过滑靴与上横梁、下横梁滑动配合相连;所述轿厢本体安装于轿架内,其轿顶和轿底的翻边上且对应导轨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使导轨与轿顶和轿底之间具有间隙。为了避免导轨与轿厢本体相互干涉,在轿厢本体的轿顶和轿底的翻边上且对应导轨的位置开设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与导轨相对应,使得导轨与轿厢本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避免两者产生干涉。避免两者产生干涉。避免两者产生干涉。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云 刘登林 唐川东 王成华 伍克林 李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