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5175发布日期:2022-06-02 00:3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技术领域,具体为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


背景技术:

2.由于制品资源和价格问题,我国每年有60亿条编织袋用于水泥包装,占散装水泥包装的85%以上.随着柔性集装袋的开发应用,塑料编织集装装袋广泛用于海上,交通运输包装工农业产品,在农产品包装中,塑料编织袋已经广泛用于水产品包装,禽类饲料包装,养殖场的覆盖材料,农作物种植的遮阳,防风,防雹棚等材料.常见产品:饲料编织袋、化工编织袋、腻子粉编织袋、尿素编织袋、蔬菜网眼袋、水果网眼袋等,塑料编织袋按主要材料构成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目前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产品等物品的一种包装材料。其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产品,一般称为编织袋。
3.编织袋大多用于农业产品包装,但是随着编织袋行业的发展,因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向日常的日用包装带发展,不同于传统的编织袋,这种编织袋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更加注意其承重性和舒适性,因此,编制袋的缓冲抗压就尤为重要,现在市面上还少有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改进的方案,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体,所述编织袋体内壁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编织袋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层,底部支撑层四个拐角处均与加强筋底端相连接,所述编织袋体两侧均设置有侧边袋,侧边袋内部设置有多个缓冲气囊,其中,侧边袋外壁一侧设置收束用收束带,编织袋体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带,缓冲带顶部和编织袋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团块。
6.优选的,所述编织袋体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穿绳孔,穿绳孔之间串连有提拉绳,其中,编织袋体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扣块,扣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绳,弹性绳中部缠绕包裹于提拉绳表面。
7.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内部为铁丝,外部包裹有麻线绳的麻线绳,加强筋通过针线缝制与编织袋体内壁表面,缓冲团块内部为海绵块,外部同样包裹有麻线绳并通过针线缝制于编织袋体底部和缓冲带顶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该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通过加强筋、弹性绳、缓冲气囊和缓冲团块等的设置,该编织袋通过弹性绳和提拉绳的配合,能够有效提升编织袋的负压能力并且通过弹性绳的设置能够减少使用编织袋时造成的不适感,同时通过缓冲团块和缓冲气囊的设置能够
使得编织袋避免磕碰的情况发生,在提拉和放下重物时均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提高编织袋的使用效果和负载能力。
10.同时,该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的结构较为简单,相较于传统的编制袋器结构功能更为复杂,其成本相对来说更高,但是相较于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其成本没有明显增加,同时该装置通过加强筋和底部支撑层的设置,该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轴测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俯瞰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编织袋体;2、穿绳孔;3、提拉绳;4、扣块;5、弹性绳;6、缓冲带;7、缓冲气囊;8、侧边袋;9、缓冲团块;10、收束带;11、加强筋;12、底部支撑层。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18.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1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体1,编织袋体1内壁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1,编织袋体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层12,通过加强筋11加强编织袋体1内壁结构,传统编织袋1这个整体较为柔软,不做支撑较难使用,底部支撑层12四个拐角处均与加强筋11 底端相连接,编织袋体1两侧均设置有侧边袋8,侧边袋8内部设置有多个缓冲气囊7,其中,侧边袋8外壁一侧设置收束用收束带10,编织袋体1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带6,缓冲带6顶部和编织袋体 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团块9。
20.为保证该方案为最佳的优选方案,需要了解的是,编织袋体1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穿绳孔2,穿绳孔2之间串连有提拉绳3,其中,编织袋体1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扣块4,扣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绳5,弹性绳5中部缠绕包裹于提拉绳3表面,通过弹性绳5减少编制袋顶部的承载,避免编织袋体顶部受力过大导致袋体损坏,同时编织袋的纵向和横向的承
载能力相较于一般的日常用袋稍弱,通过两处承受点的设置,加强整体的承受能力。
21.为保证该实施例的顺利实施,需要了解的是,加强筋11内部为铁丝,外部包裹有麻线绳的麻线绳,加强筋11通过针线缝制与编织袋体1内壁表面,缓冲团块9内部为海绵块,外部同样包裹有麻线绳并通过针线缝制于编织袋体1底部和缓冲带6顶部,缓冲团块9和缓冲气囊7能够为编织袋侧面和底部提供一定的缓冲。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体(1)内壁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1),编织袋体(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层(12),底部支撑层(12)四个拐角处均与加强筋(11)底端相连接,所述编织袋体(1)两侧均设置有侧边袋(8),侧边袋(8)内部设置有多个缓冲气囊(7),其中,侧边袋(8)外壁一侧设置收束用收束带(10),编织袋体(1)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带(6),缓冲带(6)顶部和编织袋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团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体(1)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穿绳孔(2),穿绳孔(2)之间串连有提拉绳(3),其中,编织袋体(1)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扣块(4),扣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绳(5),弹性绳(5)中部缠绕包裹于提拉绳(3)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1)内部为铁丝,外部包裹有麻线绳的麻线绳,加强筋(11)通过针线缝制与编织袋体(1)内壁表面,缓冲团块(9)内部为海绵块,外部同样包裹有麻线绳并通过针线缝制于编织袋体(1)底部和缓冲带(6)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涉及编织袋技术领域。带有抗压缓冲结构的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体,所述编织袋体内壁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编织袋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层,底部支撑层四个拐角处均与加强筋底端相连接,所述编织袋体两侧均设置有侧边袋。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筋、弹性绳、缓冲气囊和缓冲团块等的设置,该编织袋通过弹性绳和提拉绳的配合,能够有效提升编织袋的负压能力并且通过弹性绳的设置能够减少使用编织袋时造成的不适感,同时通过缓冲团块和缓冲气囊的设置能够使得编织袋避免磕碰的情况发生,在提拉和放下重物时均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提高编织袋的使用效果和负载能力。能够提高编织袋的使用效果和负载能力。能够提高编织袋的使用效果和负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方礼文 郑碧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广天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