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1949发布日期:2022-07-08 23:3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


背景技术:

2.在传输带生产加工过程中,将外围胶层与芳纶、纺布层进行覆合是常见的工序。在进行外围胶层与芳纶、纺布层进行覆合时,往往直接通过辊筒进行碾压,将多层材料碾压在一起。而在碾压时,多层材料中间区域与边侧区域同时受到碾压覆合,多层材料的中间区域有时会残留少量气体,导致多层材料的局部碾压不充分,覆合后出现局部不平整。若是在对其按规格进行裁剪使用,使用过程中还经常容易出现局部开胶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从而有效减少了平带胶层覆合过程中出现的不平整等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带的整体覆合强度,减少了日后使用过程中开胶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胶层覆盖机构对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以及位于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之间的芳纶纺布层进行合拢碾压压实。胶层覆盖机构沿着传导方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外压辊筒和一组压实辊筒,压实辊筒位于外压辊筒的下游位置。外压辊筒包括外压环侧面和外压辊筒两端侧的外压端面,外压环侧面直径尺寸由中间向两端线性减小,外压环侧面的中间位置正对于上覆盖层、下覆盖层的中间位置。下游位置的外压辊筒长度尺寸大于上游位置的外压辊筒长度尺寸,传导方向上尾个外压辊筒的长度尺寸与压实辊筒的长度尺寸相同,压实辊筒为横置的圆柱形辊筒。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对上覆盖层、下覆盖层进行碾压的外压辊筒的外压环侧面的外压环侧最大直径为m,设外压辊筒的外压端面直径尺寸为da,设压实辊筒的圆柱形直径为db,则外压环侧最大直径m》外压端面直径da,压实辊筒直径db=外压环侧最大直径m。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传导方向上若干个外压辊筒的外压环侧最大直径尺寸都相同。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传导方向上若干个外压辊筒的外压端面直径尺寸都相同。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外压环侧最大直径m与外压端面直径da之间径向差为cr,则径向差cr=m-da,则径向差百分比λ=cr/da。设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胶层厚度为h,则径向差百分比λ

胶层厚度h。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设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宽度尺寸为la,设压实辊筒、尾个外压辊筒的长度尺寸为lb,则lb》la。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逐渐变长的梭形外压辊筒,对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与芳纶纺布层的中间区域进行侧排气式碾压覆合,并通过尾个外压辊筒以及压实辊筒的碾压配合,完成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与芳纶纺布层的整体碾压覆合,有效减少了平带胶层覆合过程中出现的不平整等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带的整体覆合强度,减少了日后使用过程中开胶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压辊筒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实辊筒的(局部)示意图;
17.其中:1-上覆盖层;2-芳纶纺布层;3-下覆盖层;4-外压辊筒,401-外压环侧面,402-外压端面;5-压实辊筒,501-压实环侧面;502-压实端面;da-外压端面直径;db-压实辊筒直径;m-外压环侧最大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实施例一
20.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用新型中,多组外压辊筒4对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进行两侧延伸式渐进碾压,第一个外压辊筒4的长度较短、位于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的中间区域,从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中间区域向外碾压,将残留在中间区域的空气向两侧排开,再进入下一个外压辊筒4,逐渐将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与芳纶纺布层2由中间向两侧边缘压实,最后通过压实辊筒5将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的边沿位置压实,从而避免了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与芳纶纺布层2粘合压实过程中残留气体,大幅度降低成型产品上出现不平整等现象。
21.实施例二
22.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压辊筒4为截去两尖端的梭形状结构体,外压辊筒4为中间粗两端细[其实肉眼看也细不了多少,也就是几毫米的事情],在进行碾压过程中,外压辊筒4的中间位置对上覆盖层、下覆盖层3与芳纶纺布层2产生的压力大一些,外压辊筒4两侧对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与芳纶纺布层2产生的压力逐渐减小,这样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与芳纶纺布层2之间的气体就很难停留在中间区域,即使在碾压之前有,也在碾压时被挤压向两侧,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与芳纶纺布层2的中间区域也就初始完成排气式碾压。同样的,下游区域的几个外压辊筒4逐渐将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与芳纶纺布层2之间的残留气体向两侧排出,最后由压实辊筒5完成边缘封口。
[0023]
实施例三
[0024]
在本实用新型中,压实辊筒5包括压实环侧面501和压实端面502,压实辊筒5是圆柱形,所以压实环侧面501和压实端面502的直径是相同的。最后一个外压辊筒4的长度超出了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与芳纶纺布层2的覆合范围,这样也就能够基本上完成了平带覆合
的侧排气式碾压,但可能存在平带边缘碾压力度不足、未完全封口的状态,于是在下游再设置一个压实辊筒5,对整个平带覆合进行一次无差别碾压,加固之前侧排气式碾压、并进行碾压覆合封口。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胶层覆盖机构对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以及位于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之间的芳纶纺布层(2)进行合拢碾压压实,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覆盖机构沿着传导方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外压辊筒(4)和一组压实辊筒(5),所述压实辊筒(5)位于外压辊筒(4)的下游位置;所述外压辊筒(4)包括外压环侧面(401)和外压辊筒(4)两端侧的外压端面(402);所述外压环侧面(401)直径尺寸由中间向两端线性减小,所述外压环侧面(401)的中间位置正对于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的中间位置;下游位置的外压辊筒(4)长度尺寸大于上游位置的外压辊筒(4)长度尺寸;传导方向上尾个外压辊筒(4)的长度尺寸与压实辊筒(5)的长度尺寸相同;所述压实辊筒(5)为横置的圆柱形辊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设对上覆盖层(1)、下覆盖层(3)进行碾压的外压辊筒(4)的外压环侧面(401)的外压环侧最大直径为m,设外压辊筒(4)的外压端面直径尺寸为da,则外压环侧最大直径m>外压端面直径da;设压实辊筒的圆柱形直径为db,压实辊筒直径db=外压环侧最大直径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导方向上若干个外压辊筒(4)的外压环侧最大直径尺寸都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导方向上若干个外压辊筒(4)的外压端面直径尺寸都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设外压环侧最大直径m与外压端面直径da之间径向差为cr,则径向差cr=m-da,则径向差百分比λ=cr/da;设上覆盖层(1)或下覆盖层(3)的胶层厚度为h,则径向差百分比λ

胶层厚度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其特征在于:设上覆盖层(1)或下覆盖层(3)的宽度尺寸为la,设压实辊筒(5)、尾个外压辊筒(4)的长度尺寸为lb,则lb>la。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传输带胶层覆盖机构,涉及传输带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胶层覆盖机构沿着传导方向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外压辊筒和一组压实辊筒,压实辊筒位于外压辊筒的下游位置。外压辊筒包括外压环侧面和外压辊筒两端侧的外压端面,外压环侧面直径尺寸由中间向两端线性减小,外压环侧面的中间位置正对于上覆盖层、下覆盖层的中间位置。下游位置的外压辊筒长度尺寸大于上游位置的外压辊筒长度尺寸,传导方向上尾个外压辊筒的长度尺寸与压实辊筒的长度尺寸相同,压实辊筒为横置的圆柱形辊筒。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了平带胶层覆合过程中出现的不平整等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带的整体覆合强度,减少了日后使用过程中开胶率。使用过程中开胶率。使用过程中开胶率。


技术研发人员:麻飞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东南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7/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