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跑偏皮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9739发布日期:2022-08-17 10:4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跑偏皮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跑偏皮带结构。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皮带传输机构是通过转动轮带动皮带转动,进而实现对位于皮带上的产品进行输送的目的。现有的皮带传输机构,为了避免皮带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因此一般都是在转动轮的两侧向外凸设有一环状的限位部,并通过将皮带限制在两个限位部之间来防止皮带跑偏,皮带的内侧壁设置有与转动轮相互啮合的齿牙机构来实现传动。但是,现有的这种皮带传输机构的皮带宽度有限制,必须根据转动轮的限位部的宽度来制作,如果皮带宽度过大,那么相应的转动轮的宽度也要增大,且限位部的厚度也要增大,则用料成本会上升,如果转动轮不设置限位部或者转动轮的宽度小于皮带宽度,那么皮带就会相对转动轮发生偏移。
3.因此,亟需一种防跑偏皮带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防跑偏皮带结构。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防跑偏皮带结构,包括呈环状的皮带以及插置于所述皮带内的转动辊,所述皮带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环状的凸条,所述转动辊的外侧壁向内凹陷有与所述凸条相配合的环形的凹槽,所述凸条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凸条面对所述转动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牙结构,所述凹槽面对所述凸条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结构相啮合的第二齿牙结构,所述转动辊和所述皮带通过所述第一齿牙结构和所述第二齿牙结构实现传动。
7.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条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两腰所形成的夹角在10度至90度。
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皮带上还开设有对产品进行吸附的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贯穿所述皮带并与真空腔相连通。
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皮带的厚度为0.5mm至4mm。
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条位于所述皮带的竖直中分线上。
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转动辊的竖直中分线上。
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孔至少有两个,且所述吸附孔以所述凸条为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地布置。
1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条的厚度为2mm至10mm。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跑偏皮带结构,包括呈环状的皮带以及插置于皮带内的转动辊,皮带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环状的凸条,转动辊的外侧壁向内凹陷有与凸条相配合的环形的凹槽,凸条的横截面呈梯形,凸条面对转动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牙结构,凹槽面对凸条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结构相啮合的第二齿牙结构,转动辊和
皮带通过第一齿牙结构和第二齿牙结构实现传动。故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凸条和凹槽来实现皮带和转动辊的相互限位,然后通过第一齿牙结构和第二齿牙结构实现传动,不但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皮带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跑偏的情况。
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跑偏皮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于竖直方向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辊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1.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防跑偏皮带结构100,包括呈环状的皮带10以及插置于皮带10内的转动辊20,皮带10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环状的凸条11,转动辊20的外侧壁向内凹陷有与凸条11相配合的环形的凹槽20a,凸条11的横截面呈梯形,凸条11面对转动辊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牙结构12,凹槽20a面对凸条1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结构12相啮合的第二齿牙结构21,转动辊20和皮带10通过第一齿牙结构12和第二齿牙结构21实现传动。较优的是,凸条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两腰所形成的夹角在10度至90度。
22.请参考图1至图3,皮带10上还开设有对产品进行吸附的吸附孔10a,吸附孔10a贯穿皮带10并与真空腔相连通;故在通过皮带10对极片进行运输时,还可以通过吸附孔10a将极片紧紧地吸附于皮带10上,避免极片在运动过程中掉落。举例而言,皮带10的厚度为0.5mm至4mm,凸条11的厚度为2mm至10mm,但不限于此。
23.请参考图1至图4,凸条11位于皮带10的竖直中分线上;此外,凹槽20a位于转动辊20的竖直中分线上;该设置的目的是可以保持运动过程中,凸条11与转动辊20的相互平衡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吸附孔10a至少有两个,且吸附孔10a以凸条11为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地布置,以实现对极片的均匀吸附作用,但不限于此。
24.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齿牙结构12的齿牙形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设置成等腰梯形或者半圆形等,但不限于此。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跑偏皮带结构100,包括呈环状的皮带10以及插置于皮带10内的转动辊20,皮带10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环状的凸条11,转动辊20的外侧壁向内凹陷有与凸条11相配合的环形的凹槽20a,凸条11的横截面呈梯形,凸条11面对转动辊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牙结构12,凹槽20a面对凸条1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结构12相啮合的第二齿牙结构21,转动辊20和皮带10通过第一齿牙结构12和第二齿牙结构21实现传动。故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凸条11和凹槽20a来实现皮带10和转动辊20的相互限位,然后通过第一齿牙结构12和第二齿牙结构21实现传动,不但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皮带10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跑偏的情况。
26.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
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的防跑偏皮带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跑偏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状的皮带以及插置于所述皮带内的转动辊,所述皮带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环状的凸条,所述转动辊的外侧壁向内凹陷有与所述凸条相配合的环形的凹槽,所述凸条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凸条面对所述转动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牙结构,所述凹槽面对所述凸条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结构相啮合的第二齿牙结构,所述转动辊和所述皮带通过所述第一齿牙结构和所述第二齿牙结构实现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偏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的两腰所形成的夹角在10度至9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跑偏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上还开设有对产品进行吸附的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贯穿所述皮带并与真空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偏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厚度为0.5mm至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偏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位于所述皮带的竖直中分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偏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转动辊的竖直中分线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跑偏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至少有两个,且所述吸附孔以所述凸条为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地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偏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厚度为2mm至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跑偏皮带结构,包括呈环状的皮带以及插置于皮带内的转动辊,皮带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环状的凸条,转动辊的外侧壁向内凹陷有与凸条相配合的环形的凹槽,凸条的横截面呈梯形,凸条面对转动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牙结构,凹槽面对凸条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结构相啮合的第二齿牙结构,转动辊和皮带通过第一齿牙结构和第二齿牙结构实现传动。故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凸条和凹槽来实现皮带和转动辊的相互限位,然后通过第一齿牙结构和第二齿牙结构实现传动,不但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皮带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跑偏的情况。动过程中发生跑偏的情况。动过程中发生跑偏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74)专利代理机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