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装车用运输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4137发布日期:2022-08-03 15:38阅读:2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装车用运输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装车用运输机器人。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产品生产运输以及装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物料的物流效率也更加的高效,在对物料进行装车的过程中,如何快速精确的将货物搬送至货车上显得尤为重要。
3.目前在对物料装车时,通过将物料放置在搬运小车上,通过小车按照预设的轨迹行驶至待盛装车的位置处,然后通过机器人或是人工将搬运到来的物料放置在车厢内,进而完成对物料的装载,但是这种操作方式由于搬运小车只能进行位置的移动,在将货物搬运至车厢内时,还是需要借助其他设备或是人工来回运动来完成对货物的装卸,严重影响对货物装卸的效率,而且增加对货物装卸的成本。
4.因此,现需要一种既可以将物料运输至车厢内、又可以节省装卸成本的运输机器人,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装车用运输机器人,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6.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装车用运输机器人,包括升降组件和运输组件两部分;
7.其中,升降组件包括带动运输机器人进行移动的滚动件,以及与所述滚动件连接、用于带动工件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一侧,包括第一动力模块,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模块两侧的至少两组运输机构,其中每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多级动力传递,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模块连接的第一运输机构,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机构一侧、跟随所述第一运输机构运动、实现对工件进行双倍距离的运输的第二运输机构,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运输机构一侧、跟随所述第二运输机构运动、实现对工件进行三倍距离运输的第三运输机构;当对工件进行装车时,将工件放置在对称设置的2个运输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将工件提升至车厢预设的高度位置,通过第一动力模块带动与之连接的运输机构向车厢内进行移动,进而第一动力模块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运输机构进行移动,进而第一运输机构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运输机构进行加倍的移动,进而第二运输机构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三运输机构进行加倍的移动,直到到达至车厢内的预设位置,进而实现对工件的稳定传输,进一步的增加传输机构移动的距离,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避免来回取件造成的时间浪费,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省工作时间。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滚动件连接,用于对升降机构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固定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一侧的第二动力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动力模块连接、跟随所述第二动力模块运动、实现对工件高度的调节的升降连杆;对工件进行升降时,通过第二动力模块相对于固定座进行运动,进而带动与之连接的升降连杆进行上
下移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稳定升降,大大的提高对工件升降的稳定性,提供升降的效率。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连杆呈剪刀状设置,至少均匀设置为2层、且各连杆均通过转轴进行连接,跟随所述第二动力模块运动、使相邻连杆相对于转轴呈预设角度的运动,进而实现对工件高度的调节;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为若干层升降连杆,剪刀状的升降连杆机构大大的提高升降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转轴滑动于其中、且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模块连接、另一端与下层所述连杆连接,用于对升降机构运动的高度进行限制,只需要一个动力模块既可以带动整个升降机构进行上下运动,进而节省升降的成本,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一侧、用于对传输组件进行位置的限制的底座,以及与所述第一动力模块连接、且设置在所述底座之间、跟随所述第一动力模块运动、实现对工件的运输的传送机构,以及一端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输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运输机构进行移动的卡块;第一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传送机构进行移送,进而带动关于传送机构连接的卡块进行移动,进而卡块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运输机构进行移动,进而实现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的联动作用,大大的提高运输的效率。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运输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匹配的凹槽,跟随所述传送机构运动、实现对工件预设距离的运输的第一移动板,以及至少设置为2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板两侧、且其一侧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用于跟随所述第一移动板运动带动所述第三运输机构运动的传送带,以及与所述传动带一端连接、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板一侧、且一侧与所述第三运输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三运输机构运动的滑块;在第一运输机构的作用下,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移动板进行移动,进而带动与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的传送带进行移动,进而带动与传送带连接的滑块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三运输机构的移动,实现第二运输机构和第三运输机构的联动作用,大大的提高运输的效率,节省运输成本。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运输机构包括其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凹槽,跟随所述滑块的运动、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倍距离的运输的第二移动板;第二移动板跟随滑块进行移动,进一步的提高移动的距离,大大的提高运输的效率。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移动板进行移动,齿轮齿条的设计进一步的提高对工件运输的稳定性,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装车用运输机器人,包括升降组件和运输组件两部分,其中升降组件包括带动运输机器人进行移动的滚动件,以及与所述滚动件连接、用于带动工件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一侧,包括第一动力模块,以及相对于第一动力模块、至少对称设置为2组的运输机构,用于传送工件;当对货物进行装车时,将货物放置在升降机构的运输组件上,通过滚轮带动运输机器人移动至待装载的货车旁,通过升降机构带动运输组件到达至预设的高度时,第一动力模块带动与之连接的运输机构进行预设距离的伸缩,直到将货物运输至车厢内,只需要人工将其卸下即可,避免其来回走动造成的搬运时间浪费的问题,大大的提高装载的效率,进一步的节省装车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输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部分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输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运输机构和第二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各附图标记为:滚轮1、升降机构2、固定座2a、凹槽21a、第二气缸2b、升降连杆2c、第一转轴2d、第二转轴2e、支撑板3、第一运输机构4、第一电机4a、底座4b、连接轴4c、齿条4d、齿轮4e、滚动件4f、卡块4g、第二运输机构5、第一移动板5a、第一传送带5b、第一滑块5c、第二传送带5d、第二滑块5e、固定件5f、第三运输机构6。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25.申请人认为,传统的在对货物进行装车时,通过将货物放置在搬运小车上,由小车将货物移动至火车旁,再通过搬运设备或是人工来回走动再将其搬运至车厢内,这种搬运方式不能将货物直接移送至车厢内预设的位置处,其自动化程度不高,不仅增加人力物力,而且还严重影响装载货物的时间,大大的影响工作的效率。
26.为此,申请人设计一种智能装车用运输机器人,通过升降组件的滚轮带动运输机器人将货物运输至预设的位置处,通过升降机构将货物移动至与车厢的位置相匹配,通过运输机构将货物移送至车厢内的预设位置,进一步的减少人工走动搬运货物的时间,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省装载货物的成本。
27.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装车用运输机器人,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升降组件和运输组件两部分;其中升降组件包括带动运输机器人进行移动的滚动件4f,本实施例中的滚动件4f为滚轮1,以及与滚轮1连接、用于带动货物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2;运输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一侧,其中升降组件与运输组件之间通过支撑板3连接,运输组件包括第一动力模块,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动力模块为第一气缸,以及对称设置在第一气缸两侧的两组运输机构,其中每组运输机构包括三级动力传递,包括与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运输机构,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一运输机构4上面、跟随第一运输机构4运动、实现对工件进行双倍距离运输的第二运输机构5,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运输机构5一侧、跟随述第二运输机构5运动、实现对工件进行三倍距离运输的第三运输机构6;当对待运输的货物进行装车时,通过滚轮1将放置在运输机器人上的货物移送至货车旁边的预设位置处,通过升降机构2带动货物移动至与车厢预设高度的位置相匹配,等货物到达至车厢的预设高度位置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2组运输机构同时向车厢内进行移动,通过第一电机4a分别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运输机构4进行左右移动,进而第一运输机构4分别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二运输机构5在其
移动距离的基础上、再次承接第一运输机构的运动距离上再次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与第二运输机构5连接的第三运输机构6承接其移动距离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实现对货物三倍距离的移动,直到到达至车厢内的预设位置处,进而实现对货物的稳定运输,此时只需要相关设备或是人工将其搬下即可,进而避免每次需要来回移动才能完成装载所造成的时间浪费问题,在不使用时,则可以将其进行收缩至一起,进而减少占用的空间,大大的提高运输机器人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搬运货物时间浪费的问题,实现长距离、多运输的效果,进一步的节省对货物装卸的成本,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28.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对货物升降时的稳定性,避免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晃动造成的货物滑落的问题,升降机构2包括与滚轮1连接,用于对升降机构2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固定座2a,以及设置在固定座2a一侧的第二动力模块,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动力模块为第二气缸2b,以及与第二气缸2b连接、跟随第二气缸2b运动、实现对工件高度调节的升降连杆2c,其中升降连杆2c呈剪刀状设置,均匀设置为2层、且各连杆均通过转轴进行连接,跟随第二气缸2b运动、使相邻连杆相对于转轴呈预设角度的运动,进而实现对工件高度的调节,固定座2a上设置有凹槽21a,第一转轴2d滑动于其中、且第一转轴2d一端与第二气缸2b连接、另一端与下层的升降连杆2c分别连接,其他各连杆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转轴2e连接,用于对升降机构2运动的高度进行限制;当对待搬运的货物进行上升时,通过第二气缸2b沿着固定座2a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轴2d在凹槽21a内进行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与第一转轴2d连接的第一层升降连杆2c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依次带动各层连杆进行上下移动,直到货物到达预设的高度位置、第二气缸2b停止运动,进而实现对物料的稳定升降,且升降机构2采用剪刀式的结构,使得货物在上升时保持平衡,进而避免错位造成的货物滑落的问题,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省装载的成本。
29.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运输距离的精度,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卡滞的问题,其中第一运输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升降组件一侧、用于对传输组件进行位置的限制的底座4b,以及与第一电机4a连接、且设置在底座4b之间、跟随第一电机4a运动、实现对工件的运输的传送机构,本实施例中的传送机构为齿轮4e齿条4d机构,其中第一电机4a通过连接轴4c与齿轮4e连接,且底座4b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齿条4d运动的滚动件4f,以及一端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运输机构5连接、用于带动第二运输机构5进行移动的卡块4g;第二运输机构5包括滑动连接于底座4b上、且其上设置有与卡块4g匹配的凹槽21a,跟随传送机构运动、实现对工件预设距离的运输的第一移动板5a,以及至少设置为2个,分别位于第一移动板5a两侧、且其一侧与底座4b一侧的固定件5f呈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一移动板5a滑动连接、用于跟随第一移动板5a运动带动第三运输机构6运动的传送带,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带5b和第二传送带5d,以及分别与第一传送带5b和第二传送带5d一端连接、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板5a一侧、且一侧与第三运输机构6连接,用于带动第三运输机构6运动的滑块,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滑块包括第一滑块5c和第二滑块5e,第三运输机构6包括其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滑块5c、第二滑块5e相匹配的凹槽21a,跟随第一滑块5c、第二滑块5e的运动、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倍距离运输的第二移动板;当为货物搬运至车厢内时,通过第一电机4a带动与之分别连接的连接轴4c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分别与连接轴4c连接的齿轮4e进行转动,进而齿轮4e带动与之连接的齿条4d在滚动件4f的支撑下向车厢内进行移动,进而齿条4d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移动板5a、在卡块4g的支撑下向车厢内移动,与此同时,在第
一移动板5a运动的时候,带动第一传送带5b和第二传送带5d在第一移动板5a的滑槽内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分别与之一端连接的第一滑块5c、第二滑块5e在第一移动板5a的滑槽内进行移动,第一滑块5c和第二滑块5e的移动进而带动与之卡接的第二移动板进一步的向车厢内进行加倍距离的移动,进而实现放置在第二移动板上的货物通过三倍距离的运输、将其移动至车厢内的预设位置处,当运输完成,第一电机4a进行翻转,进而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移动板5a和第二移动板进行合并,进而节省运输机器人的占用空间,大大的提高运输机器人使用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30.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明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